大庆油田能源总当量向上向新向好

文摘   2025-01-01 16:35   黑龙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大庆油田连续10年

实现原油高质量稳产

连续14年

实现天然气稳定增长

三次采油产量再破千万吨

实现连续23年超千万吨

外围油田原油产量

提前66天突破600万吨

新能源自消纳发电量

超7亿千瓦时

是历年累计发电量的1.4倍



作为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重大嘱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端稳能源饭碗,持续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上扬成长“第二曲线”,开发建设65年的老油田呈现出能源总当量向上向新向好的新气象新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庆油田新篇章。



油气生产向“上”而行。油田扎实开展水驱综合挖潜、三采优化提效、天然气产能提升等重点工作,水驱开发坚持“控水与挖潜并举、产量与效益并重”,注水结构调整由“控水控液”向“提控优化”转变,措施挖潜由常规压裂向规模应用多种压裂新工艺转变,井网优化调整由常规加密向层系井网整体优化转变,水驱产量降幅得到有效控制。在三次采油工作中,油田以多提高采收率1个百分点为目标,强化全过程精准调控,扎实推进提质提效,持续扩大高效驱油体系应用规模,推动应用层系密封性监测方法,丰富完善跟踪调控手段,三次采油产量再破千万吨,实现连续23年超千万吨。



在天然气生产方面,油田按照“稳定松辽、加快川渝、高效建库”的思路,扎实推进天然气快上产,持续提升储气库调峰能力。通过深挖老区潜力,攻关难采储量开发难题,探索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接替,天然气产量实现稳中有升。



绿色低碳向“新”而行。油田新能源项目实现自主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管理,目前在建风光电项目达到19项,装机规模比去年扩大6倍。其中,林甸60万千瓦、广西62万千瓦集中式风光发电项目全面开工,对外清洁供能取得新突破;黑龙江首个水热型地热供暖项目——方正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工程顺利开工,迈出了企地合作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重要一步。油田圆满完成2024年二氧化碳注气任务,通过积极优化徐深9净化厂和乙烯液化站运行参数,注气量比上年增加8.2万吨,在“十四五”末将建成中国石油规模最大的百万千瓦级低碳油气生产基地。



高质量发展向“好”而行,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8+N”科技攻关体系,开展“非常规工程技术提产年”活动,先后参与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积极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功发布国际标准1项、立项国际标准12项;聚焦6个方面、24条举措、71项任务,向重点改革发起攻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率高于国资委要求10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大庆钻探重组改革等任务,发挥了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积极推进数字强基、数业融合、智能探索,超10万口单井、6000余座站场实现数字化,油气生产物联网做到主体采油厂全覆盖;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探索构建红色网格治理模式,将生产经营、安全环保等任务细化,实现区域定界、任务定人、管理定责、行为定标,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庆模式”。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私信小编)

文字丨记者 王继红

编辑丨李阳

审核丨李艳艳

监制丨袁博文


大庆油田报
中共大庆油田委员会机关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