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
武汉位列全球第十三
《自然》杂志发布的2024科研城市报告
武汉首次跻身全球前九
在汉单位获得19项国家科技奖
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二
每万家企业中高企数量达171家
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向9000亿元目标迈进
“独树一帜”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我们交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优异答卷。”在11月28日举行的“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科技创新专场,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董丹红现场向全市人民报告。
董丹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考察湖北武汉,对武汉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深切期望。武汉科技战线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全力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成势见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争相崛起,不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以“武汉所能”服务“国家所需”,交出了一份科技自立自强的亮眼答卷。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胜,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慧中、湖北江城实验室主任杨道虹、达梦数据库董事长冯裕才、鼎龙控股董事长朱双全,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敏等嘉宾,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与主旨报告共同回答了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武汉为什么能?
作为第五个获批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武汉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打造“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创新增长极和科技策源地。董丹红现场报告,武汉全力服务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武汉聚力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精密重力测量2个国家大设施已建成运行,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3个国家大设施加快建设,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5个省级大设施正在推进建设和预研预制。在汉重大科技基础平台吸引省外国外学者纷至沓来,“追光、追磁、追芯”,武汉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推进在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已获批21家,在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达34家,产出的突破性成果在探月工程、卫星导航等国家任务上应用。8家湖北实验室效能不断提升,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新能源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等16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对外发布。核心科技持续突破,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汉单位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共获得19项国家科技奖,数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创历史最好成绩。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武汉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5323家、是2021年的1.67倍,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5%。以“揭榜挂帅”组织重大科技攻关
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凝聚武汉力量
武汉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每年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截至目前,武汉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实施了33个市科技重大专项,在可回收火箭、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全国产高端数据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产航母总体设计、电磁弹射技术应用、北斗高精度导航等“国之重器”凝聚武汉科技贡献力量。同时,为解决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难、应用场景碎片化等问题,市科创局积极推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当前已组织科技型企业发布揭榜攻关榜单100项,推动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揭榜答题21项,“为新产品找市场,为市场找新产品”。柯敏。
市科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敏在报告会现场介绍,今年6月,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方公司发布揭榜攻关榜单,揭榜金额为100万元。经线上线下对接沟通,湖北工业大学张晓星教授团队利用激光照射挂冰根部、融化冰柱等方法攻克技术难题,保证接触网不受冰害的影响,于9月顺利完成揭榜,目前双方已签署正式合作协议。
“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198.43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五,是2021年的1.95倍。”董丹红介绍,武汉聚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普遍存在的“不敢转”“不愿转”“不便转”等问题,武汉制定成果转化“二十条”,全力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开展在汉高校院所服务地方贡献度评价、推动职务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实施技术交易“四方有奖”等政策措施,开创全国先河。“湖北工业大学改革后3年技术交易总额达到9.1亿元,超过改革前6年总和。”柯敏介绍,为支持在汉高校院所释放转化潜能,市科创局积极推动江汉大学等18家市属单位开展赋权改革试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给政策、给资金,为成果就地就近转化提供更多保障”。目前,各高校均建立了成果收益分配机制,提升科研团队收益分配比例。报告会上,柯敏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介绍,该校规定以转让或许可方式将获得收益的97%奖励给科研团队,以作价投资方式将形成股权的85%奖励给科研团队。此外,各高校均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在汉高校院所设立的成果转化专项经费已超过1亿元。
“成立两年多以来,我们开展创新合作的半径越来越大,链接全球一流创新资源为武汉的创新发展所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院长助理王慧中表示,作为武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武创院的定位正是做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集聚者、整合者、催化者。“科学家们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努力在成果转化这场‘接力赛’中当好‘助跑员’‘加速器’。”王慧中介绍,在武创院的平台上,既有院士专家团队及一流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也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和专业的投资机构,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平台,织就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的转化应用体系。除了搭平台,武创院还勇于“闯新路”,通过探索“产业孵化+平台赋能”模式,采取“拨转股+风险投资”等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呵护早期科创项目“走稳”转化第一步,推动科创成果实现从财政支持到市场认可再到资本接力的闭环。“今年8月,我们通过‘拨转股’方式孵化的‘千载玻璃多维存储’项目摘得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王慧中说,从武汉、湖北,到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再到海外……越来越多的科创项目从海内外汇聚而来,在武创院的平台上破土而出、拔节生长。董丹红主旨报告中提到,市科创局全力推动武创院高质量发展,鼓励武创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推出专门的支持政策,打造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中部“节点”,获批光电子产业领域全国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创新单元总数累计达到81家。此外,武汉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10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攻关。目前已聚集研发团队1700余人、开展技术项目85项、申请专利1200多件。杨道虹。
“新型研发机构是一股快速崛起的新兴科技力量。”湖北江城实验室主任杨道虹介绍,江城实验室建设以“用”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迅速完成了从政府“输血”到产业“造血”的转变,形成中试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和“研究+基金+股权投资+市场订单”运行模式,实现营收6.3亿元,承担了3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
92家高等院校、291家高能级平台,是武汉科技创新优势的集中体现。柯敏介绍,为发挥好这一创新优势,市科创局积极推进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设,在空间保障、科技金融、招才引智、招商引企、科技创新等5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初步形成了“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校地共建、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各类创新要素集聚,推动环大学创新创业街区(小镇)成为科创人才富集地、校友创业起步地、科技企业集聚地、科创投资活跃地。目前,在武汉环大学创新创业街区(小镇)中,在职老师参与创办的企业达1000余家,企业市场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密度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9倍、17倍、21倍。在汉高校今年输出到本地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2%,全市产学研合作项目今年有望突破2000项。“把大学融入城市发展、成为城市的大学,让城市赋能大学发展、成为大学的主场,是我们努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柯敏说。“20多年来,鼎龙经历了追逐创新到平行创新,再到目前部分材料已在全球实现引领创新。”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龙)董事长朱双全说。朱双全。
朱双全深耕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领域,鼎龙先后开发出CMP抛光材料,打破了国外巨头企业的全球独家垄断,国产化替代率近80%。不仅如此,鼎龙还打破日、韩企业垄断,超越日本竞争对手,在全球率先成功开发出OLED显示用无氟PSPI光刻胶全新产品。“我们是全球唯一能同时提供4种CMP材料的系统供应商,是中国唯一掌握CMP抛光垫全制程技术企业,是国内唯一实现PSPI光刻胶量产并规模销售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成功开发出晶圆光刻胶、封装光刻胶和显示光刻胶三大类光刻胶的公司。”朱双全说。“达梦创业四十余年,经历无数艰难险阻,闯关无数,为什么能成为幸存者?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持续不断地创新。”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裕才在报告会现场讲述了达梦成功的密码。冯裕才。
“企业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核心技术是创新的根基,人才是创新的保障,需求是创新的源动力,资本是创新的杠杆。”冯裕才介绍,四十多年来,达梦逐渐抢占了数据库核心技术制高点,构建了中国数据库的代码根,打破了国外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积极构建数字经济的安全底座。“武汉现有科研平台和优势产业为未来产业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在未来产业多个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刘胜教授在现场作报告时表示。刘胜团队研发的“天问”人形机器人动作协调、灵活。“拆开人形机器人的外壳,里面是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有大小脑的芯片、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加上外壳就是一个机电系统。”刘胜表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要勇于打破学科边界,打通产业全链条,夯实基础、协同合作才能提升整体水平。在“天问”的攻关过程中,武汉大学利用跨学科优势,联合各单位解决研发难题。在视觉、触觉与导航算法方面,该校计算机学院、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在大模型方面,团队与计算机学院、科大讯飞合作;驱动“天问”生“眼”长“脑”的芯片,来自武汉芯片企业“黑芝麻”。“在芯片领域,武汉营业额过亿元的公司多达十几家,覆盖‘光芯屏端网’各个领域。”刘胜说,“武汉现有科研平台和优势产业为未来产业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在未来产业高端存储、未来显示、先进封装、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模型、工业软件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将会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源:武汉发布
排版 编辑 发布 |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