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奖!这个宜兴姑娘厉害!

时事   2024-11-06 00:03   江苏  



日前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壶以致用”团队

以“紫砂工艺全产业链创新”项目

一举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职教赛道金奖

而该项目的创始人、负责人

正是该校毕业生

我们宜兴姑娘

马逸娴



马逸娴1998年出生于丁蜀镇,由于父母都是紫砂行业从业者,她可以说是“玩着泥巴”长大的,自幼耳濡目染着紫砂文化。“宜兴紫砂工艺底蕴厚重,但在开放多元、快速迭代的现代,传统的紫砂工艺在很多环节已显得有些老态和僵化。”马逸娴说。

2017年,她考取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创业班。“从那时起,我就盼望着可以进行一场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双向奔赴’。”她说。











怎样用现代化手段

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

上大一时,马逸娴便将此项课题作为课程实践作业,运用专业知识对紫砂行业展开调研。她觉得,传统紫砂工艺品侧重形意,但对工艺科学研究不够,如选矿、练泥、烧制等制作环节多凭经验,一定程度上导致生产效率相对低下,故步自封的营销模式更是难以跟上市场扩张的步伐。在校接受系统创新创业教育期间,马逸娴重新审视了伴随自己成长的紫砂行业,而学校构建的全周期产教融通孵化机制,更是为她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好壶必用好泥

2018年,马逸娴创办的壶艺工作室入驻学校创业园,学校整合多学科优势,配备了工艺技术和市场营销双导师,组成“壶以致用”团队,并紧密对接了宜兴10余家紫砂门店,校企协同开展紫砂工艺攻关、文化研究和市场推广。“好壶必用好泥。”马逸娴的指导教师颜正英认为,传统匠人不少只专注制壶,很少会选矿、练泥,而这项技艺多凭家族经验。为此,团队在化工专业教师的帮助下,对近千份矿料进行性状分析,编制矿石分类和性能指标,创建紫砂矿料数据库,形成行业首份练泥功法内参,大幅提高了选矿质量。此外,在烧制这一制壶的关键环节,同一泥料在不同的烧成气氛下,会产生不同密度、颜色、收缩率。对此,团队在传统烧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总结归纳出在不同温度、不同烧成气氛下155种泥料371种烧制工艺,并建立了紫砂矿料数据库,制定练泥规范,成为全国少数能独立烧制几乎全品类紫砂器的团队。











“壶以致用”品牌

得益于学校的精准孵化,马逸娴毕业后,创立了“壶以致用”品牌。这一诞生于院校的创业项目,生来自带“学院派”基因。马逸娴的公司与学校共同成立紫砂艺术跨界融合发展研究院,进一步开展紫砂材料研究,共建《陶艺设计工艺》课程,打造紫砂文化品牌……一场多学科专创融合,校企携手发展的创新联动开始在市场大潮中奋力争游。

“数字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学校电商学院为传统工艺打开了市场大门。”马逸娴介绍说,围绕紫砂工艺的文化属性,学院为其量身定制了“文旅+电商+社群”运营新模式,以场景体验、文化交流和文旅互动等形式收获高黏性客户群体,截至目前,“壶以致用”品牌已积累社群用户10万多人。2023年,她还带着“壶以致用”品牌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了紫砂“创业订单班”,探索“校、企、生”共创的新模式,并依托该校国际交流平台,扬起紫砂文化“出海”之帆。截至目前,已在12个国家建设紫砂工作坊,传播中国紫砂艺术和文化课程。

从创建紫砂矿料数据库到制定练泥技术规范,从研究紫砂烧制工艺到创新紫砂文化社群传播,马逸娴与团队共同写下了让传统工艺焕生机的创业故事。


图片来源:部分由本人提供、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

记者:何洁蕾

制作:李懋

责任编辑:秦洁 杨洁

值班编委:贾俊康

看宜兴
新闻发布、品牌宣传、公益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