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音乐周上的落寞背影:从"文青"到"大叔"的蜕变》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文艺青年到步入中年后的心理变化和生活变迁。
"音乐人高晓松红极一时。"
主持人的介绍使在场观众震惊得愣住了。有人下意识地擦了擦眼睛,接着仔细打量起台上这位"大叔"。他的标志性长发不见了,小胡须也消失了,甚至那副彰显"文化人"气质的眼镜也不见了。
2023年初的青岛音乐周活动中,作为麦田音乐创始人之一的高晓松终于出现在公众视野。上一次在公众场合见到他是什么时候,无人能答。
或许是被封杀后匆匆赴美的那个背影,或是某个节目中那个炫耀知识、指点江山的"高知"形象。
现在站在台上的高晓松,他的模样就像一个平常不过、没有特别的中年大叔。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留着飘逸的长发、戴着文艺气息十足的眼镜、说起话来带着优越感的那个所谓的"文化青年"了。
这种反差感让人不胜唏嘘,总觉得这个世上有些事情是非常熟悉,实质却是陌生的,而有些事情看起来绝对陌生,实质却是非常熟悉的。
高晓松女士,中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音乐制作人、词曲创作人以及上海晓书馆创始人、北京晓书馆联合创始人。
"他整个人看起来都没什么精神。"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美国梦在现实中的体现吗?”
高晓松以前在娱乐圈被广泛认为是一位"才子"。他在节目中言辞犀利,在采访中也能侃侃而谈。无论音乐、历史,还是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似乎都在他的知识范围内。
那个时候的他,如同行走的"知识宝库",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但现在呢?
青岛音乐周的露面,就像是给观众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所看到的并不只是一个人形象的转变,更像是命运赋予的某种隐喻。
曾经那个饱读诗书、眼高于顶的"文化人",如今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
“你们看他的眼神,似乎少了那股劲儿。”一位现场观众如此描述。确实,那双曾燃着“睿智”火焰的眼睛,此刻显得黯淡无光。
他站在台上,举手投足间少了往日的张扬,多了几分无法掩饰的疲惫。
也许,这个答案就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岁月。青岛音乐周的亮相,不过是他人生轨迹的一角,但已足够让我们看到他正往哪里行进。
高晓松从"文青"转变为"大叔",从风华正茂到安静低调,他的转变既是外表的转变,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关于才华与傲慢的寓言。
然而这个故事,就像是刚展开它精彩序章的篇章。
要说高晓松最辉煌的时刻,那无疑是《同桌的你》的创作。
这首让无数人打动的歌曲是高晓松在大学时期创作的。这首歌让他一夜之间爆红,更成为那个年代青春的代表。
彼时的高晓松确实显示出了卓越的音乐才华。
高晓松好像经常"不懂装懂",但他的才华往往会让人这么忽视这个问题。
记得有位网友曾这样评价他:"听他讲话就让人觉得他很能唬人,但如果他谈起来的是你熟悉的领域,你会发现他说的很多都是胡说八道。
这句话,无疑给高晓松的"文化人"人设打了一记重拳。
要说他是音乐人的话,除了那首耳熟能详的《同桌的你》之外,还真是想不出第二首能广泛传唱的作品来。
他在专业领域经常出错,闹出了不少笑话。
虽然无法否认,但高晓松确实具有伯乐的眼光。在那个时候,周深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素人,那英并未发现他的才华,但高晓松却可以慧眼识珠。
当时的周深,既无背景又无资源,仅凭一副好嗓子和对音乐的执着。在《好声音》遗憾出局后,高晓松全力以赴,为周深制作专辑,毫不犹豫地掏钱。
这一手,不得不承认,体现了他对音乐的专业判断。
遗憾地是,虽然拥有这样的洞察力和专业分析能力,但高晓松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创作。相反,他似乎更加热衷于塑造自己“文化人”的形象。
在节目里,他总是以一种“我什么都知道”的姿态,自夸自诩、夸夸其谈。
在访谈中,他习惯以高屋建瓴的方式指点江山。
他在各大社交平台,对各个领域的知识极其热衷。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批判他的观点,越来越多的网友也发现他的所谓"知识"其实是东拼西凑的"硬拗"。这些"博学"只是一些人们用来装饰自己的可怜手段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晓松在事业的巅峰时期,他主持的节目收视率一贯不错。由于他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复杂的议题,即便这些议题中含有不准确之处,观众依然乐于接受并追捧。
他这种表面的成功,也许会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路线正确。然而,这却成为了他日后走向失败的伏笔。
回过头看高晓松的经历,从音乐人到"文化人",再到"知识网红",他似乎一直在远离他的创作才能。那个创作了《同桌的你》的天才音乐少年最终迷失在了自己编织的“全能文化人”的迷宫中。
然而,现实便是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轻松、更为浮躁的道路。利用"不懂装懂"来迅速走红,最终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曾经那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渐渐地被外界贴上了"标榜者"的标签。
从创作者变成嘲讽"不懂装懂"的代名词,这可能就是高晓松的最大悲哀。高晓松的争议是从他频频发表让人无语的"歪屁股"言论开始的。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有最长历史的国家。甚至即使是最专业的历史学家,也不敢说自己能完全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然而,在高晓松看来,这些历史变得非常"简单"了。他不仅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还将民族英雄和历史朝代贬得一文不值。这种行为,看似在解读历史,实则是在贬低历史。但这些还不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真正激怒观众的导火索是高晓松对国外的"痴迷"。
你还记得早年间那个“日本街道一尘不染”的谣言吗?这个事情虽然不是高晓松说的,但是他后面说的话更让人震惊。
在这些争议言论被曝光后,观众的反应可想而知。网友们纷纷针对他进行口诛笔伐,要求其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高晓松是什么情况呢?他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保持着高高在上的态度,这种傲慢无疑是在火上浇油。
最终,娱乐圈以封杀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有趣的是,当高晓松被封杀时,整个娱乐圈无人发声。没有人为他说话,就连他曾经帮助过的周深也选择了沉默。这让人不禁思考高晓松在娱乐圈的地位和影响力。
高晓松作为公众人物,其行为实在是过了。周深今天的行为并非心怀不轨,而是出于对国家大义的尊重和坚决维护。在国家和人民的大义面前,每个人都应该端正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过分依靠自己的才能而放任自己的行为,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危害。
娱乐圈的铁律是:才华横溢的艺人与立场不正的艺人,谁都无法轻易沾染。因为这不止涉及个人的前途,还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生态。
高晓松可能没有预料到,他那些随口讲出的言论会使他在国内的发展机会都被剥夺。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看似是注定的。
身在娱乐圈多年的他应该深知,观众对个人的不完美是可以包容的,但对"歪屁股"却无法原谅。尤其是在这个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一旦出现立场问题,很难扭转挽回。
因此,当封杀来临时,高晓松除了选择离开,似乎并没有其他出路。这位曾经在舞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文化人",最终只能在争议声中黯然离去。
如果把这些都归结于他那些不经大脑的言论,那就对了。作为公众人物,连最基本的立场都站立不稳,再多的才华也终将失去色彩。
从争议言论到全面封杀,高晓松亲身经历印证在这个时代才华并不代表就能为所欲为,尤其是公众人物,言论的重要性远胜于才华。
被封杀后,高晓松选择前往他一直向往的美国生活。
中国的发展空间国内都已经无望的他,选择美国搬家,是对中国最好的国家,是何等的讽刺!
我们曾经在节目中"站在美国的角度"指点江山的那个人,最终如愿以偿地生活在了美国。
但生活是否真的如同他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呢?
到了2023年,刀郎发布了一首新歌《罗刹海市》,这首歌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猜测,这首歌是不是在隐喻那英和高晓松等人,对此表示质疑。
正当舆论沸沸扬扬时,网上突然出现一则名为“高晓松回应”的视频。视频中,一个人的长相和高晓松非常相似,他问道:“这首歌里哪个词说的是我啊?”而他也自述自己很欣赏刀郎的歌曲。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然而很快就有眼尖的网友却发现,这段视频中的人并非高晓松本人,而是一个长相相似的网友。
他们的眼睛都是双眼皮小眼睛,都佩戴了眼镜,并且都梳着长发,因此看起来确实有些相似之处。
高晓松在美国的近况令网友们更好奇了,反倒成了这起乌龙事件的结果。
那位曾经一直赞美美国的人现在过得如何?
那些曾经站在"制高点"评判历史的人是否还能保持当初的傲气?
那位曾以追求文化作为自我定位的人,现在是否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
这些问题如同谜一般。自从他离开中国后,除了偶尔传来的只言片语,再也看不到关于他的任何具体动态。
直到去年青岛音乐周的亮相,我们才能初步了解到高晓松的近况。他回国捞金,显然离他最初预想在美国的生活有相当大的差距。
对他来说,美国也许从最初的向往变成了一种逃避。他可能在逃避国内的争议,逃避被封杀的现实,甚至逃避他自己曾经的狂妄。
讽刺的是,现实常常跟人们预想的不尽相同。当人们把某个地方想象得过于美好时,现实往往会给出一个冷冰冰的答案。他曾经深爱的美国,最终成为了他四处避难的地方。
这个避风港,并没有他想象中的美好。
从羡慕到逃避,从向往到现实,高晓松在美国的生活如同谜题。这个谜底,或许就在他青岛音乐周落寞的背影里。
高晓松的经历就像是一部现实版的《浮士德》,以一个才华横溢却迷失自我的人为主角,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逐渐走上不归路的故事。
看看他人生的历程,了解他的经历:
他在大学期间就创作出了现象级的《同桌的你》,一炮而红。
主持人依靠其"文化人"的人设,在节目中大受欢迎。
成为麦田音乐创始人,并提携周深成为音乐人。
最后由于"歪屁股"言论而被封杀,不得不远赴美国。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人感到十分唏嘘。
什么使得他处于致命的劣势?
是那份无法安放的傲慢让他成为了这个样子吗?
这是否是对"知识"的随意解读?
这些仍是未经大脑的争议言论,对吗?
也许都是。但最根本的,他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有能力的人很多,但在国家大义面前,每个人都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态度。
“恃才放旷”这个词,看起来像是为高晓松特别定制的一样。他过于相信自己的才华,总是沉溺在洋洋自得的感觉中,从而忘记了一个公众人物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责任。
现在他只能回到中国,顶着争议去捞金,曾经意气风发的"文化人",现在也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大叔,这种结局实在是一种讽刺。
他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还存在重返娱乐圈的可能吗?
争议言论会得到原谅吗?
他真的喜欢在美国的生活吗?
恐怕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会太乐观。因为有些路一旦走错,就很难再回头。尤其是在这个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一个人的言行一旦被固化,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再出众的才华,一旦立场不正,都无法抵挡恶行的吞噬。
再高的声望也禁不起言论失当。
再好的机遇也抵不过自己作死的后果。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我们现在的时代,无论个人有多强大的才华,都不能做到为所欲为。特别是对于公众人物,言论的分量要远远超过他们的才华。
实证显示,已经在美国“销声匿迹”的高晓松,实际上早已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条路是他以自己的傲慢和偏见,一步步辛劳铺就而来。
这就是命运的戏谑吧:当你以为站在高处指指点点时,其实已经在为自己挖掘深渊。高晓松的故事,或许会成为娱乐圈的一个警示:才华并非护身符,傲慢则是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