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就被抢光了!临安这里来了不少人……

旅行   2024-12-09 17:17   浙江  

上周末,太子尖“捡垃圾”的话题席卷了社交媒体。“给你一杯咖啡,你愿意带走一袋垃圾吗?”山屿溪谷驿站发起的这场“无痕山野”环保行动,迅速吸引大量游客和公益人士的关注。而这一行动引发的“捡垃圾”热潮,还在持续发酵,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活动首日,500个垃圾袋被游客“一抢而空”,100多张咖啡券和200份豆腐汤、糯米饭被作为奖励送出,这足以证明公众对于环保行动的积极响应与支持。



太子尖的火爆“超乎想象”,每日人流络绎不绝,周末人流量高达上万,停车长龙沿公路两侧延伸好几公里,场面蔚为壮观。为延续上周的公益热度,龙岗镇迅速组织起一支由机关干部、中共党员、青年团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公益队伍,共计80余人参与“净山”活动。





7日凌晨5点,尽管气温降到了0度以下,但游客和志愿者的热情丝毫未减。游客满怀期待地登山,憧憬着旭日高升的美景。志愿者则带着装备上山,沿路发起“取垃圾袋上山、带路边垃圾下山”的倡议,小喇叭循环播放着“上山请注意安全,不走野路、不用明火、不乱丢垃圾”的安全提醒和环保宣传语。



在半山腰和太子尖之巅,沿线投放的两处公益垃圾袋自取点,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我们以爱心冰箱为灵感,设置公益垃圾袋自取点,有需要的可以自提垃圾袋,希望更多人能自觉参与到这场公益行动中来。”龙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峡谷源村的村民们也在积极行动,提前备好了急救包,为不小心受伤的游客提供帮助。先用温水冲洗泥土砂石,再用碘伏消毒,最后贴上敷料贴……一套娴熟的消毒清创流程下来,一对从上海过来的游客被暖到了,直夸:“太子尖不仅风景美,当地人也很暖,考虑非常周到。”




山脚下,峡谷源村“党群富立方”市集火热开集。豆腐干、茶叶蛋、卤煮串、姜茶......各种食物让游客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游客沈杨燕用垃圾换到了一份早饭,她表示:“上山看到了美景,下山吃到了当地美味,很有意思的一次出行,捡垃圾也是举手之劳,我也会向身边朋友积极倡导。”



龙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峡谷源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将常态化开展太子尖“净山”行动,持续在“公益垃圾袋自取点”进行垃圾袋补给。镇里也将倡议各村组织党员志愿者轮流开展交通疏导、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行动。






另外,目前不少民宿也纷纷响应支持,远山秘境民宿、昕悦·水晶塆民宿、喜欢民宿、云相见民宿等5家民宿参与了12月的“兑换爱心”活动,捡垃圾的游客下山可到民宿免费换取咖啡或享受住宿房费打折优惠。



太子尖的美有了热度,也带来了更多人的“温度”。新峰村村民陈高峰依旧每天凌晨扛着编织袋,穿梭在山林间捡拾垃圾,这周,他甚至用上了高科技,用农用无人机来运送垃圾。陈高峰说:“自从大家知道我在做这个事情,我的朋友也纷纷加入进来,捐赠编织袋,今天一天我们运输了30多袋,山上的垃圾肉眼可见少了!”


山脚下,太子尖驿站24小时不打烊,为游客提供各类补给、装备。驿站负责人苏玉喜表示,他们如今不只是倡导游客将垃圾带下山,还建立“户外公约”,推广科学、安全、环保的户外登山活动。“要通过我们的行为影响到周围的人,并将户外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区新联会龙岗分会会长陈洁也积极响应,带领会员加入其中。捡一袋垃圾送一包坚果的举措让公益力量不断壮大。



如今,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一起去山里捡垃圾”成为年轻人发帖约爬山的热门理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无痕山野”的环保理念,将这场公益行动推向新的高潮。


潘青青表示:“发起这场环保行动的初衷,我们做到了,虽然冬季的赏雪高峰还没有到来,但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力量凝聚起来,‘野生景点’也能绽放光芒。”



记者手记

这场民间自发的公益环保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看到了爱心与责任的力量。咖啡、食物只是作为奖励的载体,要真正传递出“无痕山野”的环保理念,任重而道远。只有各方力量联合起来,才能引领更多人走向自然、保护生态,这才是这场行动最深远的意义所在。



今日话题


捡垃圾换咖啡!

下方留言↓↓↓


本文源自临安发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关注|

临安文旅发布
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的临安文旅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