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儿女有出息,去了国外,等于没有生;儿女去了大城市,等于生了半个;留在身边的,虽然穷一点,但起码有个依靠。

文摘   2024-09-18 17:06   海南  

你好呀,我是菇凉。

2009年高考报志愿时,我爸妈拼命想让我留在海南,说上海南大学就好了,我和他们大战好几回合,才有了“去西安”的机会。

其实我知道,他们是担心我毕业留在外地,离他们越来越远。

父母大多如此吧,为儿女操劳忙碌一生,就盼着我们出人头地,能去大城市发展,甚至出国见世面。

但一想到自己年老时,儿女都不在身边,又觉得孤寂、惆怅。

我邻居家小姐姐,考上了西安交大,毕业后就留在上海一家银行工作了,这几年给家里打了不少钱,但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我路过她们家,看到她父母独自煮饭洗衣,都觉得特别心酸。

相比之下,那些留在父母身边的儿女,也许没有大出息,甚至常常为钱争吵,但他们却是父母晚年摸得着、看得见的依靠。

终于理解,为什么网上一直疯传这样的说法:



01.儿女有出息,去了国外,等于没有生

纪录片《生机无限》里,有一幕让人心酸不已:

88岁老人高建勋摔了一跤,深夜一个人到医院看病,医生怀疑是脑梗前兆,想让他去拍个片子。

没想到他竟然淡淡回复了一句:我凑合活着就行,不用查了。

经过医生的劝说,老人终于答应去拍片,但出了诊室后他又很无助,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去哪缴费。最终是一个热心的年轻人,带他去做了检查。

你们敢信吗?高建勋老人并非无依无靠,他有三个女儿,只是孩子们都在国外念书,毕业后也都定居澳洲了。

自老伴去世后,他就孤零零一个人地活着。

想来,还挺可悲的,年轻时省吃俭用供儿女上学,不遗余力托举孩子成长,没想到如今却要独自面对,身体的衰老和病痛的折磨。

此时此刻,儿女们的“功成名就”仿佛成了一种代价。


02.儿女去了大城市,等于生了半个

相比出国,在大城市打拼的儿女,似乎离家更近一些。

可现在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每天忙忙碌碌,都在为生计奔波着,尽管心里牵挂父母,却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陪伴。

我的情况算不错的了,我和爸妈离的不远,开车来回大约2小时,但说实话,哪怕这么近,我都做不到一周回去一次。

特别是有了孩子后,“回家”这件事就更不简单了。

我们得考虑孩子上学、兴趣班的安排。上回我爸生日,他满心期待,想让我带孩子回家吃顿饭,可小朋友学校安排了亲子活动。

电话那头,爸爸笑着说,没事,也不是啥大日子,你该工作工作,该陪孩子陪孩子,有空再回来。

就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我心里有些酸涩,我们明明没走远,为什么在父母的生活里,却越来越遥远?

03.留在身边的,虽然穷一点,但起码有个依靠

我老公是湖北人,毕业后一直在海南工作,公婆都生活在黄冈。平常分隔两地看着没啥,可一旦发生意外,就很糟心。

大概去年,公公、婆婆同时生病,双双在同济医院住院,偏偏还在不同楼层,互相也没个照应。

我老公工作忙,请不到假,除了干着急完全帮不上忙。

好在有大姑姐,她虽然日子不富裕,但就住在县城。那段时间,大姑姐承担了照料公公婆婆的责任,每天送饭送菜、打水、拿药,陪公婆检查。

在外打拼,也许看着光鲜亮丽,有一份体面的收入,逢年过节能多给点钱给父母。

但如若碰上父母生病,或者其他突发情况,真正能撑起整个家的,还是那些留在身边的孩子。


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挺矛盾的,因为这个问题无解。

为人子女,我自然希望能常伴父母左右,陪他们说说话,喝喝茶,聊聊天。

但我也希望,他们想吃什么就能随心所欲地吃,想买什么就能毫无顾虑地买,身体不舒服时不再因为“怕花钱”而强忍着。

所以,我得努力,得工作,得赚钱。

其实好多次,我都告诉自己“等忙完这阵子就回去”,可事实上,好像“这阵子”永远也忙不完。时间一天天过去,父母的头发都白了,

而我依然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挣扎。

也许,这就是成年人的不易吧。我们拼命奔跑,总想兼顾一切,却往往顾此失彼,不知不觉错过了陪伴父母的时光。

人世间最深的遗憾莫过,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如果可以,别把自己逼得那么紧,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聊聊天,好好吃顿饭。

毕竟对父母而言,见一面少一面。

以上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亮小星星,有你们的鼓励,我会更努力更新哒
作者介绍:
邓菇凉,一位靠文字养娃的二胎妈妈,分享各种写作、自媒体运营干货。

我的私人号a199201226,备注来意,无来意不通过~通过之后有事问事哈,人太多,你不主动咱们就没故事。

是菇凉吖
靠文案月入5位数的二胎妈妈,分享个人逆袭、文案写作、自媒体运营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