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gent之年:Anthropic万字文章披露如何构建高效的AI Agent系统

文摘   2024-12-30 11:31   安徽  

2025 年被许多人称为 “Agent 之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开始投入到构建 AI Agent 的工作中。近日,Anthropic 公司发布了一篇重磅博客,详细探讨了如何构建高效的 Agent,并分享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篇长达 18000 词的博客的重点如下。


总的来说就是简单 > 复杂


在构建 LLM Agent 时,最成功的实现使用了基本的可组合模式。


从简单开始!只有在需要时才增加复杂性。许多应用仅凭单次 LLM 调用和信息检索就能正常工作。


我的看法:Agent 框架在构建 Agent 模式时非常有用,因为它避免了我们需要重新发明轮子的麻烦。


关于 Agent 框架选择问题,你可以参考:《2025年值得入坑AI Agent的五大框架



Workflow & Agent 



🔄 两种主要的 Agent 系统类型:

  • Workflow(工作流):预定义路径

  • Agent:动态的、自主引导的系统


🔍 Workflow 模式的关键:

  • Prompt chaining提示链

  • Routing路由

  • Parallelization并行化

  • Orchestrator-workers协调者-工作者模式

  • Evaluator-optimizer评估者-优化者模式


详解如下 👇


💡Prompt chaining(提示链)

顺序进行的 LLM 调用,其中一个输出作为另一个输入——比如先写内容再翻译。

最适用于有明确子任务的任务,例如:

  • 写作 + 翻译内容

  • 先创建大纲,再生成完整文档



🔀 Routing路由

初始 LLM 决定由哪个专门的模型处理任务,特别适用于根据复杂度对查询进行分类。

在处理不同类型的输入时表现尤为出色:

  • 客服查询

  • 基于任务难度的分配



⚡️ Parallelization并行化

将任务拆分成并行的子任务,或者使用多个 LLM 对答案进行投票。

主要有两种形式:

  • 分块(Sectioning):将任务拆分为多个子任务

  • 投票(Voting):通过多次尝试获得更高的信心




🎯 Orchestrator-Workers协调者-工作者模式

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中央指挥,领导着由专门 AI 工作者组成的乐团。

协调者的角色:

  • 动态拆解复杂任务

  • 将任务委派给工作者 LLM

  • 将工作者的结果综合成连贯的输出

适用于:需要跨多个文件进行修改的复杂编程项目



🎭 Evaluator-Optimizer评估者-优化者模式

该模式创建了一个反馈循环,其中:

  • 一个 LLM 生成回应

  • 另一个 LLM 评估并提供反馈

  • 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满足质量目标

适用于:文学翻译和需要多轮优化的复杂搜索任务


🎯 Agent 最适合:

  • 开放性问题

  • 需要灵活性的任务

  • 需要自主决策的情况


⚠️ 请记住:Agent 系统以更高的成本和潜在的错误换取自主性。在实际应用之前,一定要在沙盒环境中进行充分测试。


🎮 工具设计至关重要!将 ACI(Agent-Computer Interface,Agent-计算机接口)的设计视为与人机接口(HCI)同样重要的工作。


关于 ACI,请参考往期文章:《还没弄懂AGI,又来了一个ACI?!你再不跟上就真的被淘汰了。




总结 



✅ 三大核心原则:

  • 保持简单

  • 保持透明

  • 设计清晰的工具文档


🎯 最终总结:成功并不在于复杂性,而在于为你的需求构建正确的系统。从简单开始,进行测量,只有在需要时再扩展规模。



博客链接:

https://www.anthropic.com/research/building-effective-agents


文章来源:PyTorch研习社




PyTorch研习社
打破知识壁垒,做一名知识的传播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