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启动!泰州首发!

时事   2024-10-15 21:40   江苏  

金秋绘凤城

文脉续新程

今天(10月15日)下午

凤城文脉整理研究工程启动

暨《梅兰芳》新书首发活动

在泰州市梅兰芳纪念馆举行

岁岁纪梅,年年崇贤。今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也是泰州纪梅40周年。恰逢梅艺节盛大开幕,本次活动既是全市2024纪梅活动之一,也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泰州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泰州市政协副主席方针、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王林军为“东方文化符号”之《梅兰芳》新书揭幕。

海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晓玫,泰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文杰为凤城文脉整理研究工程首批顾问颁发聘书。

▲《梅兰芳》作者徐同华就《梅兰芳》一书的撰著作简要介绍。

▲梅氏后人范梅强先生赠送书法作品。

↑戳视频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嘉宾还一起观看了《让城市因文脉更幸福》宣传片,感受了泰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文脉的独特魅力。

徐同华谈创作《梅兰芳》

君子之约


为表达故乡人民对于梅大师的尊崇,表达对梅大师的敬仰之情,总结自己多年学梅、研梅的心得,海陵区文体局局长、区文联主席徐同华在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支持下,倾注心血撰写了这本新的《梅兰芳》。
徐同华说,梅兰芳先生真切地影响了他。朋友戏言他是“唱戏圈中很能写,也是写作圈中很能唱的”。或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性,徐同华爱唱戏,多年从文,闲暇之时唱几段戏仍是他最大的爱好,因此而得了一个“名票”的誉号,他认为,归根到底还是要感谢梅先生。
为了这个爱好,徐同华向戏曲名家问艺,到南京大学专门读了戏剧专业的研究生,从实践到理论。乃至与梅葆玖先生认识后,更得到了其多次指点,如沐春风、如饮甘醇。曾写过题为《幸有梅郎识姓名》的散文,叙述那一段难忘的情谊。葆玖先生很欣赏徐同华写的泰州梅亭,觉得写得很美,有曲辞的感觉,期许徐同华何时也写一写梅兰芳,继续这份美意。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徐同华回忆说,在梅葆玖先生去世两年之后,他接受了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这本《梅兰芳》的写作任务,将之视作一种君子之约。
因为写梅兰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多年的积累,当我写出来的时候,葆玖先生已经去世了,对于这样一种约定,我还是非常感念的,其实也是既在感怀梅兰芳的同时,也是对葆玖先生的一种感恩。”徐同华说。


梅乡情深


作为梅兰芳的家乡人,徐同华在创作《梅兰芳》时,怀揣着对梅先生的深厚乡情与敬仰之情。他深知,与众多为梅先生著书立传的作家与学者相比,自己作为故乡人,与梅兰芳先生的乡情之近,无人能及。因此,他在书中第一章便以“家道”为题,深情讲述了梅兰芳先生与泰州之间的渊源。
在创作过程中,徐同华不仅吸取了泰州市梅兰芳研究会的研究成果,更融入了自己对梅先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他坦言,与其他关于梅先生的书籍可能更多地聚焦于梅先生的巨大成就不同,他笔下的梅兰芳更多地展现了梅先生与泰州之间的情缘。这种情缘,既是对梅先生个人成长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泰州这片土地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次深情回望。
面对梅兰芳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徐同华在创作时也曾有过犹豫与彷徨。然而,正是凭借着对梅先生的深厚乡情、与葆玖先生的君子之约以及自己尽最大可能写好梅先生的诚挚愿望,他最终完成了这部力求以美文为尚的《梅兰芳》。

徐同华表示,阅读《梅兰芳》,不仅是为了了解这位京剧大师的一生,更是为了赓续梅兰芳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他希望通过推动梅兰芳文化的弦歌不辍与历久弥新,来推动泰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




记者 | 景旭睿
编辑 | 余 盈
责编 | 悦 鸣
主编 | 戚 翔 朱 姝
审核 | 孟海燕
监制 | 朱建珊
【版权声明:除泰州广播电视台自采外,泰州微视听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音频可能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处理。

梅郎故里

戏韵流芳

↓↓↓

泰州微视听
第一视听 融媒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