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学坐落于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著称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大学,被誉为“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的排头兵”“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合肥市工程师培养的摇篮”。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创办伊始即实行本科招生;2023年11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学校始终聚焦“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坚持走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发展之路。2014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在招本科专业57个,涵盖7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3个,是省级重点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首批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
为加快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2025年继续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具有爱国奉献精神,热爱高等教育事业;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好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含博士后),年龄要求35周岁及以下(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年龄条件均照此计算),特别优秀和紧缺的博士及以上人才可“一人一议”。
2025年人才引进需求计划如下表:
(一)引进对象和条件
备注:
(1)第一类人才年龄不限,通过“一人一议”政策引进;
(2)第二类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第三类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第四类博士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二)引进人才待遇
学校实行编制内聘用;为高层次引进人才提供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同时提供安家费和住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及平台建设等待遇和条件。具体待遇如下:
备注:
(1)微电子、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工智能等急需紧缺专业的优秀人才,安家费与购房补贴可适当提高,实行“一人一议”政策。
(2)合肥市区无住房的,可申请租住校内人才公寓周转房。
(三)聘期管理
首次签订合同履约期限为8年,首任聘期3年(其中包括试用期1年)实行聘期目标考核管理。
(一)应聘者报名,接收简历
按照要求填写《合肥大学2025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报名表》(见附件)。填好后将文件名改为“部门-姓名-所学专业-最后毕业学校”(下同),如“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张三-车辆工程-清华大学”,电子邮件同时发至人事处邮箱(rczp@hfuu.edu.cn)和各二级学院联系人邮箱(学院联系方式见附件)。以附件形式发送(包含成果电子版原件或扫描件),邮件标题为“姓名-科研成果材料”。
(二)资格审查
学校人事处和相关二级学院收到应聘人员的简历后,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进入下一环节。
(三)遴选
遴选采取面试形式进行。遵循“从高分到低分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二级教学单位根据考核结果,经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提出拟录用(聘用)意见。拟录用(聘用)人员进入学校面试环节,通过学校面试者提请学校审议同意,并进入体检、考察、公示等环节。
(四)聘用
公示期满无异议、体检(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执行)和考察合格的,报上级人事主管部门批准录用(聘用)。学校人事处与受聘人员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开具接收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证明,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应聘者应对自己所填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诚实应聘。对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考试考核过程中作弊等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将取消应聘资格。对已聘人员,一经查实,即予解除聘用合同。应聘者面试时,需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和高层次人才报名表等材料。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地址:合肥市经开区锦绣大道99号合肥大学人事处;
服务热线:0551-62158079;
电子邮箱:rczp@hfuu.edu.cn
合肥大学
2025年1月17日
附件:合肥大学2025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报名表.docx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www.hfuu.edu.cn/0d/1f/c4155a134431/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