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3日
星期一
农历乙巳蛇年正月初六
22:10:13
立春
五九第九天
立春,为廿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春在公历每年的2月3~5日,4日立春最常见。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2025年两个立春“双春年”
翻看日历我们能够看到,2025乙巳蛇年的正月初六这天有一个立春节气,在腊月十七这天还有一个立春节气。因此,2025乙巳蛇年是“双春年”, 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
2025年立春是春打五九尾
今年立春是在公历2月3日,这天是“五九”的最后一天,因此,今年立春是“春打五九尾”。在民间流传着“春打五九尾,花子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的讲法。
2025年立春为“晚立春”
民间把立春的交接时间出现在中午12点之前称为是“早立春”,把立春交节时间落在中午12点之后称为是“晚立春”。2025年的立春交节时间是 2月3日22点10分13秒,显然是民间说法中的“晚立春”。老话说“早立春,春要暖;晚立春,倒春寒。”意味着今年立春前后可能会相对寒冷一些,甚至今年春天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轻拂、乍暖还寒
一汪江水如凝眸
滋养了山川的灵秀
二候蜇虫始振
残雪消融滋养大地
蛰居的虫类在洞中苏醒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伟大的生命
将重新装扮美丽的大地
三候鱼陟负冰
水底的鱼群
仿佛要破冰而出
一览这春日景色
每到立春时节
一些传统的习俗都会在各地上演
人们通过浓浓的烟火气和仪式感
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迎春
迎春活动是在立春当天举行,具体时间以历书表为准,有时在当日辰时,有时在子时半夜。迎春活动一般都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中,抬上春官游行显威,前拥后挤,威风无比。并有报子、马弁等身着长袍马褂,或各样奇装异服,坐在二人抬的独木杠子上,边进行边做戏,打浑斗趣,引人发笑。
游春报春
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大街小巷。游春的队伍进入春场(检阅场地)后,绕场游两圈,然后各自列队站在安排的场地上。按传统的风俗,设有报春台,身着奇装异服的报子,手执红黄各色彩旗,上场第一报——“风调雨顺”,群众同声呼应;第二报——“五谷丰登”,群众亦同声呼应;第三报——“国泰民安”,群众再同声呼应。每来报者均有赏。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春社
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礼·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约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社日以祭神为主,并兼有乡邻聚会的意思。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昨。”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十分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后代,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有的地方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
吃春饼
立春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也叫“咬春”。立春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人们尝鲜,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也是春天的象征,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
炒合菜
炒合菜是北方传统的特色名菜,属于京菜系。合菜是将韭黄、肉丝、粉丝、豆芽菜、嫩菠菜炒在一起的一种菜肴。在北京,立春的时候,如果吃春饼,那炒合菜一起出现的概率就会非常大。
吃萝卜
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过去“咬春”就是买个萝卜来吃,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躲春
2025 年的第一个立春在 2 月 3 日(农历正月初六),第二个立春在 2026 年 2 月 4 日(农历蛇年腊月十七)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躲春就显得尤为重要!2025 年立春的时间是 2 月 3 日 22 时 10 分,所以躲春的时间就在 2 月 3 日 21 时 10 分至 23 时 10 分 。因为立春是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气场和磁场都不稳定,容易对人产生影响。在这个时间段躲春,能避开不好的气场,让接下来的一年顺顺利利。
哪些人需要躲春?在 2025 年,有四个生肖的朋友需要特别注意躲春,分别是属蛇、属猪、属虎和属猴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命理学中,这四个生肖与 2025 年的生肖蛇存在着相冲、相刑、相害等关系,容易受到太岁的影响,导致运势起伏不定。
衣要下厚上薄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阳气生发,人体体表腠理开始打开,抵抗寒气的能力减弱,而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所以,天气开始变暖时不应当马上脱去棉衣,尤其是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群更应该谨慎。年轻人穿衣也要下厚上薄,注意对颈、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觉要早睡早起
春天人体气血需舒展畅达,首先提倡的是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晚上11时之前上床休息,早晨到户外散散步,放松身心,摆脱倦怠思睡的心理,主动调心摄神与自然顺应,达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状态。
食要少酸多辛
据《千金要方》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李乾构说,早春阳气初生,饮食应当适当增加气味辛甘温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帮助发散阳气,温食利于维护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等。不宜吃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参、附子等,以免阳气生发太过导致上火。同时应当减少酸性食物摄入,如海鱼、虾、螃蟹等,否则可能导致人体阳气生发不及,郁结在内,气机不畅,而生病变。
动要适当舒展
适应春季生发之气,适量多做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经常伸伸懒腰,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推陈纳新,从而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伸懒腰时要使身体尽量舒展,配合有节律的呼吸运动,伸展时,全身肌肉都要用力收缩,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要松弛下来,尽量呼气,这样效果会更好。
志要常达戒怒
中医讲春天属木,与肝相应,肝在生理上主疏泄,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情绪上要提醒自己戒急躁易怒,忌心气抑郁不展,要保持心境平和恬淡畅达,心胸豁达乐观。借立春自热阳气上升之机,适当地调摄情志,使人体阳气由胸中主动得以宣达。
脚要常泡以祛寒
晚上泡泡脚可以祛除一个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从而助养人体生发的阳气。泡脚需要注意方法:以温水慢慢加热,这样会把寒气逼回体内,泡30分左右,身体觉得暖洋洋即可,不能图一时之快大汗淋漓,导致伤津耗气,反于体有害。
春风,徐徐,吹来温暖;
春雨,绵绵,滋润心田;
春花,灿烂,绽开笑脸;
春水,缓缓,快乐涌现。
美好春天就在眼前,
衷心祝你幸福无边!
绿色走近了春天,
带来了春的问候,
鲜花走近了春天,
带来了春的微笑,
请收下我送给你春天的祝福,
2025的立春来了,
让春风吹去你的烦恼,
带来欢乐!
立春的今天,
是良好的开端,是希望源泉,
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滋润上“幸福”的水滴,
生长出“快乐”芽子,
结出来“丰硕”的果实,
愿你立春时节,
定下大计,立下大志,
结出大果!
长满枝头的是春的喜悦,
涌上心头的是对朋友的思念。
又是一年春天的开始,
叮嘱春风把我的祝福遥寄。
祝朋友在团花绵簇的春天里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