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强国,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解读→

时事   2025-01-10 14:29   北京  

 “稳中求进”是总基调,“政策加力”是关键词,“改革创新”是主旋律,2024年的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画出了一条“前高、中低、后扬”的发展曲线

 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既要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保持清醒,聚焦重点任务积极有为抓好落实,努力化目标为行动,着力把蓝图变现实

 此为《瞭望》“蓄力强国”专题的第1篇,另几篇点击下图可会员阅读↓


蓄力强国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尚前名 陈燕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这一年,财政和货币政策持续加力,多次降准降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亮出1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创设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这一年,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面向未来的动能加速积蓄;
……
“稳中求进”是总基调,“政策加力”是关键词,“改革创新”是主旋律,2024年的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画出了一条“前高、中低、后扬”的发展曲线: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下行压力加大,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这条发展曲线,是2024年经济工作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的鲜明写照,是中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潜能大等一系列优势的真实反映,更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的最佳证明。
迈入2025年,“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对于这关键时期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一项项重点任务、一条条重要举措、一个个重大部署,既强调政策“组合拳”的调控力,又重视体制改革的牵引力;既着力解决短期问题,又着眼谋划长远发展;既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又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护航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建设者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建设现场施工(2024年10月3日摄) 梁旭摄 / 本刊

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翻看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一个“稳”字,成为最引人关注的关键词。
前三个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3%、4.7%、4.6%,虽有所起伏,但波动幅度不大,保持在预期目标附近。
增速的背后有多重因素叠加的压力:有世界经济增长动能趋缓带来的冲击,有房地产、地方债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也有内需不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洪涝灾害频发等方面的作用。
但是,我们顶住了压力,守住了底线,经济稳定运行的总基调没有变。
与此同时,一个个“首次”彰显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全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全国铁路年度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40亿人次大关……
承压之下,交出这样一份令人鼓舞的成绩单,来之不易。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离不开中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潜能大等一系列独特优势。
——突出的供给优势,成为打造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替代位置的坚实支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在全球价值链各行业上下游十大关键节点中,中国主导的关键节点数量约占一半。
——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成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厚重基石。从2012年的年产1.3万辆,到2018年年产达百万辆级,再到2024年11月14日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跑”出的这条“加速度”弧线,正是中国大市场“量”和“质”的优势相辅相成的生动写照。
——充满活力的创新优势,为拓展发展新空间增添更多可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10年上升了18位,是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更得益于党中央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
2024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沉着应对,准确分析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积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推动经济运行实现总体平稳。
“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反映出政策思路的转变,体现出党中央更大力度解决需求不足,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谈到。
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渐释放,市场人气更旺了,股市、楼市更活跃了,经营主体的预期在改善,全社会的信心在增强。
2024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重回景气区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在张斌看来,中国经济正面临复杂的内外形势,具体表现在:向外看,主要经济体陆续进入降息周期,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向内看,国内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期,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
越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越要尊重发展规律、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工作主动——这是受访专家的普遍共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提炼了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指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这五对重要关系。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看来,这五个“必须统筹”既是对已有实践的总结概括,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引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在前进道路上有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甚至还可能会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但中国经济的优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特别是党中央不断深化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总能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掌握发展主动,确保我国经济航船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政策“工具箱”协同发力
驾驭宏观经济,要在看清大势。
对于2025年的经济运行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给出清晰判断: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作出准确判断,旨在对症下药。
翻开2025年的任务清单,一系列更具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的调控举措呼之而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打好政策“组合拳”……这既是总结过去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更是基于对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科学判断后作出的重要部署。
宏观调控力度更大,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
从会议部署来看,政策总基调“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从“积极”到“更加积极”,货币政策14年来首次转向“适度宽松”,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到“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决心。
变化背后,是政策思路的转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说,政策部署的总基调是积极有为的,尤其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了“更加”二字,内涵丰富、导向鲜明,意味着围绕财政赤字、财政支出、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多种政策工具,将有更多积极部署,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2025年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2025年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近期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
可以预见,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宏观政策持续显效、改革举措持续落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将不断积累。
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系统集成、统筹推进,进一步汇聚政策合力。
展望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涵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等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这些任务紧扣我国发展中的现实挑战,破解的是深层次障碍,应对的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外部环境。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摆在首位,体现的正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高效统筹。内需不足既是差距,也是潜力。截至2024年12月12日,“两新”带动汽车更新520多万辆、家电换新4900多万台、老旧设备更新200多万台套,“两重”已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北”工程建设等1465个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支撑了全年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被放在九大任务之首,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之举,更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黄群慧说,当前我国内需不足,外需受到国际上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必须要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的短板,更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落实好重点任务,需要各项政策的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专家分析认为,面对复杂形势,各项政策打好“组合拳”,劲往一处使,能更好发挥乘数效应。
统筹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求真务实、注重实干、强调实效,进一步提高政策整体效力。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投资效益”“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实”“效”是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政策部署既直面突出症结问题,又明确政策目标和导向,体现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让各项政策落地显效,关键在于实干。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强化正向激励、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持求真务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预期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在受访专家看来,这一系列政策的扎实落地,将更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采访中,专家们强调,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既要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保持清醒,聚焦重点任务积极有为抓好落实,努力化目标为行动,着力把蓝图变现实。
标志性改革将陆续落地
推动经济行稳致远,不仅要精心谋发展,更要奋力促改革。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改革是中国经济不断创造奇迹的关键一招。
2024年,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允许在9地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加速迈向制度型开放的步履铿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出系统布局。例如,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等。
在此基础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改革蓝图已绘就,让更多标志性改革举措从蓝图变为现实,既要练好“内功”,又要扎实“外功”,更好统筹改革和发展、把握当下和长远、兼顾激发内生动力和拓展外部空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练好“内功”,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是利长远、稳预期的战略之举。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工作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近年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正在发挥积极作用。2024年前10个月,不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9.3%,比进出口总额增速高4.1个百分点,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展望2025年,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更多具体改革举措将陆续推出。
在创新发展方面,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未来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新型工业化研究所副所长曹茜芮说,推进新型工业化需增强新兴产业的产业链韧性、提高创新成果转化动力、整治产业“内卷”乱象、完善产业资金投入机制等,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筑牢底层基础和强大动力。
扎实“外功”,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关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部署了“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具体措施。
吴萨说,根据会议部署,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外贸外资、促进国际合作,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合作,促进改革、发展和转型,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构建适应开放的制度环境,是优化我国投资环境、降低国际经贸合作成本的有力举措。展望2025年,我国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拓展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商签形式多样的多双边经贸协定。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
立足关键节点,谋划关键之策。为了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一系列改革举措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释放出更加积极的信号。
迈向新征程,中国这艘经济航船向着正确的航向和路线,不惧外部逆风,直面各种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乘风破浪、奋力向前。
刊于《瞭望》2025年第1期

↓点击标题
可会员阅读




新质生产力释放发展新动力

◇随着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更趋协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势头将更加强劲、空间将更加广阔

◇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打开消费新空间

◇火爆的消费场景与回升的消费数据背后,健康、绿色、数字的新型消费潮流趋势正在显现,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潜力领域进一步开发

◇当代中国青年消费文化正呈现出“平替消费”与“精致人设”的交织样态,以服装选择为例,他们开始寻求能够彰显自我风格、不过分消耗财务资源的平替品,因此快时尚品牌在青年群体中快速普及




对外贸易以变应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是新提法,意味着我国将加快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根据自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来有序扩大开放

◇我国提升进出口贸易体系自由化,制度便利和数字技术结合助力通关便利化。中国市场和海外的连接精密度大幅度提高,势必带来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国内经济的促进,最终惠及广大消费者




民企信心从何而来

◇截至2024年9月底,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稳定在92.3%,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民营企业的信心源自政策环境的有利条件、企业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对未来更加开放、公平市场环境的期待

延伸阅读

☞ 中央财办深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瞭望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三大强烈信号



监 制 | 潘 燕

编 辑 | 唐朵朵
核 校 | 谈思宇

瞭望
瞭望周刊官方微信,给您有营养的深度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