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永亮 || 《第二次握手》:岁月沉淀的经典

文摘   情感   2024-12-31 17:00   河南  
乔永亮,男,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多次获县政府嘉奖,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获市骨干教师,市师说名师和河北省最美书法教师称号。在《当代作家》《语文报》《河北科技报》《小学教学参考》《小学生必读》《张家口日报》《当代教育教学文论》《牧场颂歌》《牧场礼赞》《牧场优质种畜新品种培育概述》等报利杂志和专著上发表诗文作品和论文30多篇;在网络文学文艺平台发表诗文作品30多篇。任《学习报》特约编辑《当代教育教学文论》编委,任《语文报》《数学报》《中小学作文教学》通讯员;任河北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第二次握手》:岁月沉淀的经典

乔永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面临重重困境,在那样艰难的时局之中,我国的知识分子们却坚守着初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扬凭借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亲属经历带来的灵感启发,创作了《第二次握手》,仿若在贫瘠的时代土壤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一、初逢心动,岁月流芳


我记得读高中时,第一次阅读的爱情小说是《第二次握手》,它宛如一道夺目的亮光,瞬间照亮了我们求知若渴的心灵,为我们青春岁月里的学习、成长乃至对爱情的憧憬,都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彼时,书中所描绘的苏冠兰与丁洁琼的初次邂逅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校园之中,苏冠兰身姿笔挺,仿若一棵傲立的苍松,浑身散发着青年学子特有的蓬勃朝气,他面容清朗,面部轮廓分明,剑眉星目间透着聪慧与热忱,气质儒雅,举手投足尽显风度,这般出众的模样,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而丁洁琼身材修长,生就一张标致的鹅蛋脸,线条柔美流畅,肌肤白皙胜雪,仿若温润细腻的羊脂玉精心雕琢而成,一双丹凤眼宛如两汪澄澈秋水,眼眸流转间,灵动之气与聪慧之感扑面而来,或浅笑盈盈,妩媚动人,尽显温婉;或静若寒星,清冷疏离,散发着别样的韵味,一颦一笑间将东方女性的独特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二人目光交汇的瞬间,两颗年轻而炽热的心悄然碰撞,绽放出纯真的爱情火花,让彼时年少的我们倾心不已。悠悠四十余载转瞬即逝,岁月更迭变迁,再度捧起这本书,它依旧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书中的人物历经岁月的反复洗礼,愈发鲜活立体,它们的故事承载着四十多年的厚重沉淀,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


如今重新品读,仿若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曾经,我们只觉这是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如今却能更深切地体悟到其背后深沉厚重的爱国情怀。苏冠兰与丁洁琼跨越半生的情感牵连,在时代洪流的猛烈冲击下,非但没有被冲散,反而如同一根坚韧的绳索,越系越紧。他们身处困境,却始终对科研事业执着坚守,对祖国的热忱之心从未有半分减退,丝毫未被时光的洪流冲淡。这也让我们深刻明白,经典就宛如一座蕴藏无尽智慧的宝库,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为我们带来各异的经验感悟,持续不断地启迪心智,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二、情路跌宕,半生绮梦


这部小说精心编织出一张扣人心弦的情网,以苏冠兰与丁洁琼的爱情传奇为主线,奏响了一曲波澜壮阔、动人心魄的命运交响曲。故事开篇于青春洋溢的校园,苏冠兰在齐鲁大学读书,那挺拔的姿态、儒雅的气质,与后来赴美求学并在学者奥姆霍斯的指导和帮助下获得博士学位的丁洁琼的清丽婉约、灵秀温婉相互映衬,仿若春日里最明媚灿烂的景致,美好得令人心醉。怎奈命运弄人,好景不长,时代的洪流携带着门第观念、家庭的重重阻挠等诸多阻碍汹涌奔腾而来,瞬间将这对沉浸在甜蜜爱河里的恋人无情冲散。丁洁琼奔赴美国,在异国他乡开启了一段满是荆棘、充满艰辛的拼搏之旅。凭借着非凡的胆识、顽强不屈的毅力以及对理想信念的钻研追求,她硬是在以美国科学家为主的原子物理学领域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还参与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曼哈顿工程”之中。然而,在那看似辉煌耀眼、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潜藏着异乡漂泊的无尽孤寂、遭受歧视的切肤之痛,以及对祖国和恋人绵绵不绝、如潮水般汹涌的深切思念。


与此同时,苏冠兰在国内的日子同样举步维艰,仿若逆水行舟,困难重重。在父亲的执意干涉与错误误导下,他误以为丁洁琼已另嫁他人,满心悲戚与无奈之下,与温婉善良的叶玉菡缔结姻缘。岁月悠悠流逝,他内心深处对丁洁琼的忠诚的爱情愈发醇厚浓烈。多年之后,当丁洁琼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经历千难万险,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往昔的深情与现实的无奈激烈碰撞,直至故事的尾声,他们放下个人情感的纠葛,将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倾注到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那象征着释怀、重生与担当的“第二次握手”,宛如破晓时分穿透云层的曙光,奏响了个体与时代和谐共鸣的最强音,这般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设定,紧紧揪住我们的心,令我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而他们之间这份跨越时空、历经磨难的爱情,无疑是书中最动人的一抹亮色,是那个时代最美的爱情。年少时的心动纯粹而美好,是青春与理想交织的结晶,岁月与距离未能冲淡分毫,反而让思念愈发深沉。面对异国的诱惑、生活的困苦,丁洁琼坚守初心,苏冠兰也从未忘却,这份对爱情的执着,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指引着彼此走过黑暗无光的艰难岁月。


三、群像熠熠,德耀华章


书中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丁洁琼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珠,她宛如寒夜中傲然绽放的傲雪寒梅,集智慧、坚韧与爱国情怀于一身。在学术的冰天雪地中,她凭借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才能,一次次向难题发起冲锋,攻克难关,在国际科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中国女性的夺目风采;面对美国科学家的热烈追求,她心如磐石,始终坚守着对苏冠兰的忠诚的爱情,矢志不渝;而当祖国召唤之时,即便归途布满荆棘,政治迫害,她也毫不退缩,义无反顾地投身祖国怀抱,只为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生养她的土地,其独立自强的女性风姿,在时代的阴霾下熠熠生辉,成为激励后人的楷模。


苏冠兰则像是一只被困于时代蛛网中的飞鸟,虽奋力挣扎,却难以挣脱世俗的束缚。他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在家庭压力、社会舆论的双重包围下陷入迷茫与无奈的泥沼。婚后,他对丁洁琼的忠诚的爱情愧疚如影随形,对叶玉菡的责任又让他不能轻易抉择,在爱情与道义之间的痛苦徘徊,真实映照出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妥协,令人感慨万千。


书中对叶玉菡的描述虽然较少,但她却如春日里的一缕柔风,以温柔、包容缓和着作品中的尖锐矛盾。她深爱着苏冠兰,却也理解并尊重他与丁洁琼之间的爱恋,在关键时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一切,为整个故事添上了一抹温暖而动人的亮色,让这个略显沉重的作品多了几分温情与慰藉。


四、匠心巧运,引人入胜


从叙事视角来看,作者仿若一位高妙绝伦的画师,手持多面棱镜,将故事的各级侧面都雕琢得精细入微。时而透过苏冠兰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探国内科研环境的艰难困窘以及他个人情感的纠葛,仿若感同身受一般感受着他的无奈与挣扎;时而又将镜头切换至丁洁琼,异国他乡的繁华与落寞、科研道路上的奋进与受阻、情感世界里的坚守与动摇,全方位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使人物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辨,仿佛亲身经历他们的人生起伏。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笔力千钧,细腻而生动。书中的语言环境极具特色,描述爱情时,词句间流淌出的羞涩、甜蜜、怅惘等诸多情愫,丝丝入扣,直击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让人仿若身临其境,同主人公们一同感受着心跳的加速、离别的哀愁与重逢的喜悦。刻画科研细节时,能将枯燥乏味的数据、实验过程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场景,那些复杂的理论、精密的仪器在作者笔下仿佛有了生命,将知识分子们的拼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当书写家国情怀时,豪迈之气溢于言表,让我们仿若置身其中,与书中人物一同感受着那份热血与担当,为祖国的命运或揪心、或振奋。节奏把控方面,更是精妙绝伦,张弛有度。爱情发展时的悠然舒缓,如潺潺溪流,滋润心田;分离误会时的揪心紧迫,似惊涛骇浪,扣人心弦;重逢抉择时的凝重深沉,像午夜钟声,发人深省,错落有致的节奏安排,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跟随人物命运的起伏而心潮澎湃。


五、家国同辉,赤子长歌


《第二次握手》绝非一部简单的爱情小说,其内涵深远,将爱情主题与爱国情怀紧密相连,奏出了一曲激昂澎湃的时代乐章。苏冠兰、丁洁琼等主人公,在个人情感历经无数波折、遭受重重打击之时,从未忘却自己对祖国的责任与担当。丁洁琼放弃国外优越富足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封锁,经历千难万险,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苏冠兰扎根国内科研教育一线,默默耕耘,为培养祖国的科研人才呕心沥血,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荣辱紧密捆绑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这份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的精神力量,宛如一座巍峨耸立的灯塔,照亮了后世之人前行的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以祖国为帆,以梦想为桨,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再次重温此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如同一面穿越时空的镜子,清晰而深刻地映照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人性的光辉闪耀。先辈们在爱情上的忠贞坚守,于困境中的不屈不挠,面对家国抉择时的大义凛然,都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书中苏冠兰与丁洁琼的情书往来,是他们爱情坚如磐石的见证。早期情书满是青春的炽热与对未来的憧憬,青涩笔触勾勒出纯真的爱意,读来仿若能感受到两颗年轻心灵的怦然跳动。分离后,丁洁琼身在美国,孤独拼搏之际,那些写往祖国的信件饱含着对故乡的眷恋、对苏冠兰的思念,字里行间的深情跨越重洋,叫人心生酸楚。而苏冠兰在国内误解与生活重压下,回信中仍坚守爱的承诺,执着尽显。这些情书串起了他们跌宕的爱情故事,细腻展现内心世界,让我们触摸到那个时代爱情的温度,体悟困境中爱的强大力量,支撑着二人走过风雨,不离不弃,为全书添一抹至情至性的色彩。身处当下和平繁荣的时代,我们不能忘却历史,应当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部作品在 1979 年 7 月正式出版,它的问世犹如一道曙光,划破了当时文学领域的某些沉寂,让更多人得以品味到其中的魅力。从《第二次握手》中汲取奋进力量,无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遭遇何种挫折与困难,都始终保持对爱情的纯真向往、对事业的热忱执着、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品篇章,向着光明璀璨的未来大步迈进,让先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永载史册,传承不息。




背景音乐和图片摄影:作者提供或选自网络

平台赞赏即稿费,(赞赏低于10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运营)阅读量达200以上,发全部赞赏。7天内,阅读量达1000,奖15元,阅读量达3000,奖30元。稿费发放日为一周后发放,若有遗漏请联系平台。微信(同下)投稿方式:邮箱:1126763578@qq.com 微信:15968880820

南北文学:从南到北,从北到南。

南北,讲述你的故事。



南北文学
生活、文学、故事。不一样的文字,给你不一样的体验!投稿邮箱:1126763578@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