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年来,双口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部署安排,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坚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建立“123”工作法,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切实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
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党员教育培训最突出位置,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办法,形成有力有效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坚持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形成由镇党委牵头,各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进落实,全体党员参与的“一体化”培训机制。严格落实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党员教育培训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切实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取得实效。健全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制度,形成稳定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二是深化学习机制。严格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每月编印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资料汇编,深入开展专题集中学习研讨活动183次。高质量落实组织生活会制度,制定每月“三会一课”、固定党日活动指南,明晰内容,明确要求,持续提升学习活动质量。全面落实轮训制度、学时制度,结合镇域实际,认真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分阶段、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确保机关、农村、非公企业各领域“全覆盖”,实现党员应训尽训。
坚持系统“一盘棋”,立足红色强镇、乡村振兴主战场独特优势,聚焦红色主旋律,深度盘活现有资源,织密党员教育培训的阵地网络,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切实支撑服务党员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一是打造教育培训主阵地。在烈士故里、红色村庄中河头村成立双口镇党校,按照“六有”标准健全组织机构,涵盖26名专、兼职教师,筑牢红色教育阵地。围绕安幸生烈士故居、天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重点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园、十八烈士广场等红色点位,引入中央党校优质高端教学资源,建立南梁干部学院省外教学点,深化“红声耀河头”文化品牌,构建起全域红色文化景区和全龄红色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十佳书记事迹报告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等各类党员教育培训活动60余场。二是打造实景实训主战场。充分挖掘双口农业大镇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中河头村农趣休闲体验示范基地、非遗小院、后堡村“双碳”科普馆、平安庄美学示范基地、前丁庄村电商培训基地、林下采摘示范基地等,开辟以参观讲学、实践实训为主线的教育培训新阵地。创新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10余场,“青训营”系列活动8场,覆盖500余人次,切实提升镇村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
统筹“整体”与“个体”、“普遍”与“特色”、“漫灌”与“滴灌”的教育培训需求,不断优化师资队伍、课堂形式、技术支持,打造富有双口特色的党员教育培训品牌。一是构筑“本土化”队伍。由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村企宣讲员、先进典型开设“红色讲堂”,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由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开设“橙色讲堂”,讲好廉政党课,筑牢思想防线;由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开设“绿色讲堂”,传授农技本领,推动乡村振兴。累计开展各类讲堂30余场,覆盖1000余人次。二是创新“多元化”形式。中河头村“沉浸式”培训,为党课增添浓重的历史色彩;前丁庄村“翻转”课堂,让党员、优秀青年、村民代表走上讲台,实现“一人讲”向“大家讲”的方式转变;双口一村“送学上门”、岔房子村胡同微党课,让党员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运用“信息化”手段。用好“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学习教育平台和“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北辰党建”“微双口”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提升教育培训的便捷性和覆盖面。创新打造“红色联创”教育培训平台,引进国家行政学院资源、VR、AR、MR等技术,营造可视化、立体化互动学习体验,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
图文:双口镇
排版:马守坤
编辑:施芳芳
审核:吴 迪
终审:刘 杨
点赞
分享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