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35岁”的话题又在职场上掀起了风波。我们明明在法律上规定,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或更晚,但职场上却形成了一个“潜规则”:一过35岁,你的职场之路似乎就走到了尽头。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等快速迭代的行业,招聘广告上的“35岁以下”成了常见门槛,仿佛这是企业选人的一道红线。
那么,35到60岁之间的人该怎么办?他们失去了社会的“香饽饽”标签,离退休还有一大段距离,却在用工市场上被边缘化了。我们要问的是:这个阶段的人群,究竟该何去何从?
1. 矛盾的职场规则:一边嫌你老,一边不让你退
我国的退休制度是从几十年前设计的,那时,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寿命和工作压力都与今天有天壤之别。60岁退休在当时看似合情合理,甚至有些人希望工作更久。然而,今天的职场早已变了模样。科技进步和市场瞬息万变,年轻人成为了企业追逐的“金子”,而35岁以上的员工,不管是技能跟不上,还是精力略显不足,都会被贴上“油腻”“难管理”的标签,最终导致被淘汰。
但这种“淘汰”是合理的吗?并不见得。35岁以上的人群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们的职业经验、人脉资源都比年轻人更加丰富。企业如果一味地“年轻化”,实际上是在浪费这些宝贵的社会资源。试想,如果所有35岁以上的人都面临被动失业,那么社会经济如何维持良性运转?更重要的是,这些被淘汰的人,能否顺利度过接下来的几十年?靠什么生活?
2. 35岁之后,拼的是什么?
有人说,35岁之后,拼的就是转型和自我提升。的确,今天的职场人,面对变化的市场和日益严峻的竞争,无法仅依靠一技之长“吃老本”。然而,问题在于,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转型。即便有人愿意尝试跨界,重新学习新技能,但企业真的会给予他们这样的机会吗?还是在面试时依然对年龄心存芥蒂?
举个现实的例子,某知名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在35岁之后感到职业危机,不得不转向电商创业。尽管他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市场竞争激烈,创业的风险极大。他苦熬了两年,最终还是失败了,不得不重新找工作。而他最终发现,职场对他的接受度远不如当年刚毕业时。他的境遇,恰好是这个群体普遍面临的尴尬:技能固然重要,但社会给的机会更为稀缺。
3. 社会的冷漠与焦虑
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和企业的不作为更让人心寒。企业的用人导向,只看眼前利益,缺乏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规划;而社会舆论往往更喜欢“年轻化”的叙事,35岁以上的职场人被贴上“落伍者”的标签。更可怕的是,许多35岁到60岁之间的失业人群自己也陷入了这种焦虑当中,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未来,成了社会的“多余人”。
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误区。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不应该允许35到60岁这一大群体被如此轻易边缘化。正是这群人,支撑着社会的经济基础,他们养家糊口、交税、消费,是社会财富的主要贡献者。而一旦他们被过早抛弃,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将大幅加重,甚至导致经济的恶性循环。
4. 出路在哪?
那么,35岁以上的职场人究竟该何去何从?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打破年龄歧视的社会认知。政府层面应出台更多保障中年职场人权益的法律法规,迫使企业将年龄纳入反歧视条款之中;同时,也应鼓励企业在用人时,更多关注经验、能力而非单纯的年龄。
其次,终身学习理念的落地也极为重要。个人要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己,不仅仅是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更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合作,推动再就业培训项目,让35岁以上的职场人可以顺利转型,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为这部分人群发声。只有当全社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善35岁以上劳动者的生存困境。毕竟,今天的你可能还很年轻,但谁能保证,未来的35岁不会变成一座职场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