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由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共同举办的“法学论文工作坊”第十二期活动在法学楼209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工作坊由邢厚群老师主讲,讨论的论文题目为《中国法院解释国际条约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进路》。吉林大学法学院姚莹教授、大连海事法院郝志鹏法官、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潘雪娇老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国强教授、孙良国教授、曹兴国教授、宋美娴副教授、史欣祥副教授、李欣同副教授、侯芳郁老师,以及法学院部分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期工作坊,活动由曹兴国教授主持。
邢厚群老师首先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他以条约解释在我国的司法实施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司法实践中对条约解释的不足与误解,包括条约适用与解释的关系辨析、条约解释实践的理论促动以及条约解释理念与能力协调发展三个方面。为此,应当从《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解释一般规则适用、CISG公约等特殊解释规则优先适用、司法政策在条约解释中的融入以及法院在国际条约解释中的主导作用等层面,完善我国法院解释国际条约的方法论体系。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邢厚群老师提出了三点实践保障措施:首先,强化条约解释的说理论证;其次,及时更新优化相关司法文件,发布典型案例表达条约关键问题的中国观点和条约解释思路;最后,建立跨越司法部门与行政系统的条约解释合作机制,对国际条约相关议题进行持续关注与密切跟踪。
(特邀评议人点评)
在随后的评议环节,与会专家对论文提出了细致深入的修改建议。姚莹教授指出论文在摘要、引言、脚注部分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以及论文在框架上存在的不清晰问题。潘雪娇老师建议优化论文结构,使文章内容与标题更加匹配。郝志鹏法官从实践角度提出国际条约解释可以以双轨制的方法逐步推进。李国强教授强调论文内容应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目前论文对问题的把握不够明确。孙良国教授指出论文在谋篇布局上的逻辑性问题,以及缺少具体案例分析等问题。宋美娴副教授认为文章没有很好地区分条约解释和条约适用,观点的准确性不足。史欣祥副教授建议结合条约解释的实际需求来增强论证内容的深入性,突出文章的理论创新性。李欣同副教授指出论文应从小问题着眼写出大文章,以及文章图表存在的问题。侯芳郁老师指出论文的学术表达观赏性问题,建议精简论文标题的用词。
本次论文工作坊为与会人员搭建了宝贵的学术平台,提供了深度学术交流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的点评和反馈深刻独到、细致入微,为论文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法学院将举办更多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以拓展法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广泛空间,鼓励更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