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Duble Seventh Day #
恒山主峰天峰岭会仙府西北高崖绝壁间,有一平台叫“琴棋台”,传说这是仙人对弈鸣琴之处。
东汉字圣许慎《说文解字》释曰:“弈,围棋也”。“奕”通“弈”。在古代,围棋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东汉班固在《弈旨》中论述到:“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也就是说,一盘棋就像整个宇宙,棋局的变化正如同世间万物的变化。班固又写到:“发奋忘食,乐而忘忧……阴阳代至,施之养性,彭祖气也。”如此看来,对弈能养生养性,淡泊自守,玄谟通神。因合乎道家精神,故被道家所推崇。
南朝任昉《述异记》中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仙界一日,人间百年。王质进山伐木,偶看仙童几局棋,回来后竟然物是人非,当年的人们已不在世。故而,道教把围棋与天地之象,神明之德,仙人之机联系起来,把对弈当成了成仙之路。
古琴则是伴随道家的重要器物。以琴逸兴、弹琴喻心,这与道教的核心思想、隐逸文化和修炼登仙有着紧密联系。
首先,古琴在制作上便与道教所提倡的“道法自然”相契合。东汉蔡邕《琴操》记载:“昔伏羲氏作琴……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最初的古琴为五弦,象征着土、金、木、火、水五行。后周文王、武王各加一弦,成为七弦。
古琴有三音,被称为“天地人”三籁。泛音如天,给人清冷入仙之感;散音如地,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按音如人,缥缈多变。而且,弹琴是以修炼心性为目的,只有心与太虚融成一体,才能奏出太古之音!道教认为古琴的音色静美沉厚、淡泊脱俗,涵有道家思想内涵,即与“道”相合。
唐代隐士朱桃椎所著《茅茨赋》描写过古琴演奏场景:“枕明月而弹琴,对清风而缓酌。望岭上之青松,听云间之白鹤。用山水而为心,玩琴书而取乐。”这样才能达到心与神合,灵与道通,阴阳二气畅达。这也体现出了道教文化隐逸气质的一面。
北岳恒山是道教圣地,是道家修真养性的地方。而琴棋台处于悬崖绝壁之上,遗世独立。这里可听高山流水,万壑松风;可观山光云影,玄鸟入云。若在高台谈经论道,对弈横琴,似如凭空乘风,飞驭青霄,神游八级。所以,琴棋台是道家眼中羽化登仙的最佳场所之一。
大美平城曲作合集·浑源篇:
01、党新库(大同)
是何人劈恒岳筑奕台?对局星斗侧,横琴天地外。如今仙家何处在?清风日日扫尘埃。松柏鸣弦,石泉流韵,空留残棋犹未解。
琴声又响耳边,山风吹叶卷,山风吹叶远。棋盘隐隐现,兵马已难见。故日遗踪,今天风景。看恒山多画展。
〔黄钟·红锦袍〕奕台鸣琴
06、直 珍(新乡)
那恒山巨石崩裂缝开,见棋局台上摆,听琴声岩洞外。仙人两面挨,仙气四方排。黑白双子犹存,锦瑟七弦无影,故事奇传万载。
08、李 俭(大同)
09、李祚彪(大同)
〔黄钟·红锦袍〕奕台鸣琴
奕棋台罩紫烟,危崖石刻匾,岩台棋设宴。局中道会仙,琴乐伴悠绵。落日生辉,晚风吹拂。美景铺成画卷。
10、章明程 (宜春)
11、张 才 (大同)
12、丁召军(青岛)
这琴台在烟空罅隙通,可观崖峰峙耸,或闻松风啸动。云深翠色拱,似有道仙踪。沐著落日夕晖,赏著棋盘石刻,不觉烂柯清音入梦。
13、夏 敏(信阳)
14、张书琴(大同)
〔黄钟·红锦袍〕奕台鸣琴
16、钱淑梅(大同)
17、杨志英(大同)
18、胡荣珍(合肥)
19、解连枝(大同)
那巨石崩缝隙险路前,那琴棋台尽展,看琴棋台镜面。残棋有旧战,果老去修仙。想著石壁行文,将著文人骚客,望著仙界红尘幽梦远。
大同散曲社组织机构
微信公众号 | 13403423508
欢迎加盟 | 传承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