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为培育实景三维中国多类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实景三维中国应用生态,切实发挥空间地理数据要素保障效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组织开展了2024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征集。
总体情况
踏勘是指在工程实施之前,对地形、地质状况进行的现场勘察。传统踏勘多采用“步行+地形图+影像图+现场照片”的方式开展,存在耗费时间长、视角死角多、全局掌握困难、整理资料繁琐等问题。
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服务方法、挖掘数据潜力,结合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北京试点,北京市提出实景三维云踏勘应用服务,探索“小切口”实景三维应用模式,已应用在土地、规划、地籍调查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点
产品概念通俗易懂。学术性实景三维的应用优势不便于跨部门、跨行业交流。提出“云踏勘”这一概念,朗朗上口,便于理解。
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发挥实景三维优势,在航空摄影成果的基础上衍生出地形图、正射影像、漫游视频、Mesh模型、360度全景等多类型产品数据集。
产品应用便捷安全。结合需求研发平台服务,实现手机端、电脑端适配,搭载于天地图,访问便捷。利用实景三维全景图制作的技术,压缩近99%的成果数据量,并避免了敏感信息泄露。
应用成效
赋能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针对北京土地出让“企业现场踏勘困难、无人机航飞不便”的困难,推出实景三维土地“云踏勘”产品,立体化展示地块区划位置、出让条件、规划要求以及周边配套的市政、交通、商业、教育等资源情况。除现场展示外,成果部署于“天地图”互联网,实现足不出户“身临其境”了解土地地块现状。目前实景三维土地“云踏勘”产品月均访问量400-500次/月。2023年,完成63个地块云踏勘,2024年,将实现商品住宅土地入市地块全覆盖,为创建透明、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提供科技支撑,增强了企业投资北京土地市场的信心。
助力规划方案实施。针对大项目规划设计时实地场地踏勘存在视角死角、难以全局掌握的困难,将二维踏勘方式升级为三维实景踏勘。视角选择、放大缩小自由度高,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此基础上,导入多专业、多团队规划成果,支撑直观讨论、高效碰撞,便于方案快速整合敲定。后期,可为沙盘制作提供数据便利。成果有力支撑了六环高线公园国际方案征集和规划设计、北京丰台大红门博物馆群规划设计。
变革地籍调查指界方式。在北京市地籍调查工作中,实景三维变革指界方式,由以前外业现场指界改为室内通过利用电视或投影等大屏幕,相邻权利人、村级指界人、调查人员共同在三维实景模型上进行权属界址指认,减少了沟通等待协调时间、提高了指界效率,为地籍调查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