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吴峰41岁,老婆37岁。有家庭存款6W,理财基金类产品5W左右,这5W流动性低,不方便变现)。
无房贷、无车贷,这是目前环境下最大的幸运,老婆在职,月收入5K,扣掉社保到手4.5K。
但老吴即将失业,他的劳动合同过2个月后到期,业务原因,续签的概率不大。
如果他失业,而老婆不失业的话,撑半年左右需要2万,一年的话需要6万,也就是说一年后,存款为零,没算理财基金的5万。
现在老吴最大的愿望,就是合同到期后能正常拿到赔偿和失业金。那2、3W的赔偿可能很多人觉得屁都不是,算上失业金,却能给他带来额外一年左右的躺平和家庭安宁。
老吴社保缴了13年多,失业金的话最多可以领取24个月。除了能带来每月1800多元的现金流外,最关键的是失业期间能带上医保,不用额外缴医保费用。他觉得被统筹了这么多年,不把这笔钱领完他还真不想去上班。
现在外面就业环境太烂,好工作大部分关系户垄断,极少量的大牛除外,能找得到的都是私企的牛马工作。40出头的老吴,觉得自己根本卷不过那些小年轻。
要是没小孩,老吴是真想躺平。可孩子刚上小学,未来的花费难以估计。老吴估计在家躺几个月后,还是得拖着自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残躯出去份事儿干。实在找不到就干保安,万一连保安都找不到,那就省吃俭用的啃老。
尽管如此,老吴也不觉得丢人和自责。
现在历史的节点已经到了社会发展的垃圾时间,也就是劳动力最不值钱的时候,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非个人因素。个人无需自责,也不必自我否定。
用平常心应对,把身体养好,健康排第一位,才是最重要的。
广州的老罗48岁,老婆45岁。家庭定期存款100,活期存款夫妻两个人加一起有个五六万。
前几个月老罗被裁员,单位补偿金给了15万。综上目前家庭总存款120万。家里两套房,一套是2000年结婚时父母给买的婚房,84平大两居,一套是2012年我自己买的,105平三室。目前出租,将来给儿子结婚。无车,无贷款。儿子21岁,大三。
目前老罗处于失业状态,申请了失业金,可以领取两年。领取失业金期间医保由失业基金代缴,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老婆在职,月收入5K+。
老罗已经躺平,提前进入退休状态。既不找工作也更不可能去创业,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买菜做饭洗衣服,吃过中饭后小睡一会儿,开始养鱼、追剧、打游戏。他觉得在没有重大变故的前提下,维持到60岁退休没啥问题。
一个家庭中,有一个人能坚持到退休,另外一个人管管孩子和家务事,生活质量确实比双职工好太多了。自己买菜做饭其实还真没多少钱,花钱的地方主要是孩子教育和老人的医疗费。
上海的老孙也是快五十,还在职,是外企,但这个时候外企最没有竞争力,撤离的苗头早已显露,按照目前的经营状态是早晚的事,老孙心态早已释然,因为这个年龄,这个社会状态,释然其实是一种进步,不是贬义。
老孙父母是体制内退休了,老婆那边父亲早已去世,母亲还在,但老婆的亲哥哥负责养老送终。所以老孙认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大部分的焦虑其实都是某些人给的,到处都是标准答案,自有这样,才符合那些人的利益。
上个月老孙家里做了个实验,家里三口人,除去不必要的开销,总共花了两千块钱,有酒有肉。
其实,生活也可以简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