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津榜”
关注天津人的天津事。
12月2日,网友发视频反映: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一地发生火灾,现场黑烟滚滚,有多辆消防车出动。
为防止大家所谓的“高考移民”,相关部门在高考报名中各尽其责,恪守三个“严格”,逐一审查考生资格,确保高考报名工作的公平公正。
一是严格执行高考报名政策。2021年8月,我市发布了《市招委关于天津市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津招委高发〔2021〕14号),进一步完善了高考报名政策,对考生户籍、学籍年限等条件做了具体规定,我市高考报名严格按照“3年户籍+3年学籍”的报考条件组织考生报考。
二是严格开展资格条件审查。考生报考过程中,各报名单位、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考试中心及有关单位都对考生资格逐一审核,重点对应届考生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进行审核,对往届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毕业证书进行审核,对考生本人、身份证照片和高中教育阶段照片的人证进行“三比对”。
三是严格做好资格条件复审。高考报名结束后,按照教育部和我市有关规定,12月底前,我们还将联合市公安户政、人社等有关部门复查考生的户籍、学籍等信息,并将报名数据上报至教育部,进行跨省重复报名和违规情况筛查。对复审筛查出的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将予以清退,同时努力协调外省市考试机构,为清退考生返回原户籍地报考提供帮助。
天津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表示,目前我市中考没有调整考试科目的安排。2022年按照《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市新中考改革落地实施,三年来社会反映比较平稳。今后根据国家以及教育部的有关改革要求,我市中考政策如有调整,我们会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做法,提前向社会发布调整的相关政策。2025年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仍然实施开卷考试,考生除可携带我市初中学段所选用的教科书外,还可携带其他纸介质参考材料进入考场。(之前只允许带教材,其他不准带。)
注:可以带更多的教材意味着考试范围不只是局限于课本内容了,感觉复习范围和难度变大了。
大学要成婚恋教育主阵地?
近日,《中国人口报》刊发了一篇名为《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的文章,该文章由杨华磊、李双双撰写,作者单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文章提到,通过近期开展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生育的主力军,婚恋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56.9%的同学表示目前并不想谈恋爱。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谈恋爱,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来平衡学习与恋爱的关系。这一结果表明,由于缺少系统、科学的婚恋教育,大学生对情感关系的认知较为模糊。
文章指出,高校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谈恋爱的一个重要场所,所以高校要充分发挥婚恋教育的桥头堡和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开设婚恋教育课程的方式,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
文中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体系。
第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灵活利用非传统形式开展婚恋教育。
第三,建立课程反馈机制,让学生匿名评价课程。
第四,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应重视加大对婚恋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比如,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参加与婚恋教育相关的思政教育培训和研究活动。
第五,高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婚恋教育。
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杨丽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知道怎么爱,缺乏爱的能力”是当下许多年轻人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在高校开设“恋爱课”,有助于“帮助他们更懂爱”。
天津便民朋友圈
为了更好地为天津本地的朋友提供信息,我们有以下交流群:
(1)本地信息交流群。
(2)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这个市场还是挺大的。
(3)优惠打折信息。
(4)相亲
(5)家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