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蓓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刘蓓蓓,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ICIC、ICONIP、JIFS等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4篇。研究生期间荣获:2023-2024学年一等学业奖学金、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2023-2024学年优秀研究生荣誉、2022-2023学年二等学业奖学金、入学奖学金。
先进事迹
在思想方面,坚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内心深处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党的领导的坚定拥护。积极参与各类思想教育活动,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自己的思想观念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在学业方面,勤奋刻苦,对待学习一丝不苟,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凭借不错的学业表现,获得2024学年一等学业奖学金、2024学年优秀研究生荣誉和2023学年二等学业奖学金。在专业领域,广泛阅读国内外经典及前沿的专业文献,深入研究相关领域内的课题,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科研方面,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截至目前,已在ICIC、ICONIP、JIF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4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科研过程中,注重团队协作,与导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在生活方面,自我要求严格,乐于助人,严守校规校纪,树立了正面的个人典范。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投身于班级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风貌。
激励后学
国家奖学金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对勤奋与才华的肯定。它激励着每一位学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这片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中,愿同学们勇敢地扬起风帆,无畏地探索每一个未知的角落,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心中那朵最绚烂的梦想之花。每一份默默的付出终将迎来丰收的季节,每一次坚持不懈的努力都将化作前行路上的明灯。让我们并肩作战,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芒。
杨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计算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杨璐,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计算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1篇,申请专利1项。现任计算机研究生2201班班长。研究生期间荣获:校级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2次、优秀助管。
先进事迹
自入学以来,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坚定信仰,热爱祖国,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努力将党的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不断地激励和帮助身边的同学积极参加团学活动,和他们一起探究人生的意义。关注国际国内的发展,为自己的前途和就业铺好道路。在学习上,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问老师,问同学,相互请教讨论学习,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较大进步,遇到问题刻苦钻研,成绩优异,获校级奖学金2次,积极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在科研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北大核心论文1篇,申请专利1项。在工作中,身为班级班长,在工作期间始终以服务同学为宗旨,为班级尽心竭力,工作中力求进取,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有错就改,接受和采纳老师与同学们的建议,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利益面前,坚持以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为重,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在生活上,严于律己,乐观向上,乐于助人,善于沟通,与同学们相处融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活动。
激励后学
荣誉,是终点,更是起点。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面对国家奖学金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我明白,国家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鞭策。荣誉倍加珍惜,但它只能代表过去。整日游目畅想,就会丧失其应有的光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希望我一切从零开始,带着父母和老师的殷切期盼,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广泛涉猎,不断丰富自己的修养,拓展自己的思维,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回报社会。
人生有崖,恩情无边,我要再次向和国家、学院及老师表示感谢,向在学习生活中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同学们表示感谢!
最后,我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心想事成;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更愿我们美丽的学校发展得更好、更美、更强!
王佳宝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王佳宝,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等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2篇,累计发表7篇专利并申请公开。研究生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2次,校优秀研究生,校优秀团员,“德泰杯”东三省一等奖,参加学术论坛获得一等奖,辽宁省优秀毕业生。
先进事迹
研究生期间,始终牢记“强学力行,喻理求真”校训,目标清晰,脚踏实地,注重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从诸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在思想方面,着重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养成了坦诚、守信、讲原则、敢于承担责任的良好习惯。
在学习方面,保持勤学苦练的学习态度,认真钻研专业课程知识,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阅读、整理、归纳学术文献,努力提升自己学术水平,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一等奖学金2次。
在科研方面,注重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学术活动和科研竞赛。累计参加2项省级课题研究,分别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申请了7篇专利并获得公开, 省级竞赛2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和3次三等奖,参加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论坛获得一等奖,同时积极参与课题调研活动,深入政府部门和工业企业了解实际污水处理过程,协助导师撰写某化工厂污水出水超标解决方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在社会实践方面,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与其他志愿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生活方面,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积极参与学校与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
激励后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研究生之旅,诱惑与挑战并存。于这机遇与诱惑交织的时代,学术之路满是未知。然而真正的建树,源于对当下之事的专心与深耕。需静守初心,耐得住清冷,深入钻研学问,不惧险阻,勇于试错。失败是成功的基石,尝试是对极限的叩问。涉猎中外文献时,应在知识的浩渺之海中精挑细选,汲取精华。在物欲喧嚣的社会,诱惑纷纭,唯意志坚定,摒弃诱惑,方可成就伟业。守淡泊宁静,方能志向明晰,行稳致远。
樊业华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樊业华,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F 8.1)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署名文章1篇。研究生期间荣获:一等学业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在思想上,始终坚守初心,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深知,一个人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因此,我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思想上先进、行动上模范。
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力求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研一期间,全身心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课后主动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专业课平均成绩88.61分,排名专业第一。累计获得了 1 次二等学业奖学金和 1 次一等学业奖学金。2023年,荣获沈阳化工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这是对我在学习、科研等各方面综合表现的认可,让我备受鼓舞。
在科研上,认真钻研研究方向,努力做实验并积极探索实验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科研之路从无坦途,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从不轻言放弃。面对实验数据的偏差,我会反复检查实验条件、操作步骤,查找原因;遇到实验方法的瓶颈,我会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向导师和师兄师姐请教,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经过不懈努力,于2024年7月在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期刊上发表了 1 篇 SCI 论文。同时,我还积极配合导师参与各项科研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科研素养。
生活上,朴素节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与同学沟通交流,乐于帮助他人。当同学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总是伸出援手,尽我所能提供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帮助,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激励后学
求学之路从无坦途,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遭遇诸多挑战与困难。面对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或许会感到困惑与无措;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实验的失败、数据的偏差、研究方向的迷茫,都可能让我们倍感沮丧,甚至萌生退意。但请相信,这些磨砺恰是我们成长的垫脚石,是塑造坚韧品格与卓越能力的熔炉。切勿轻言放弃。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去攻克;在科研的道路上,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畏惧失败,因为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与自我成长的机会。
高洪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高洪润,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F 8.1)和《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 》(IF 20.3) 等环境催化领域权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署名文章2篇。研究生期间荣获:2023-2025学年荣获校级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级学业三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格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在学习上,坚持“学习为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追求长足的进步。刻苦学习,坚持以自身专业和科研为重点,掌握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发散性思维充实理论和实践能力,在研一期间课程成绩平均分为85.41,累计取得了1次三等学业奖学金和1次一等学业奖学金,获得2024年沈阳化工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
在科研上,认真钻研研究方向,面对科研上大大小小的问题,努力想办法解决。对文献的阅读即时积累、理解、提炼和总结,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实验方法和寻找不足,遇到的问题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和《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在科研之外的时间还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
生活上,脚踏实地,无畏挑战,砥砺前行。本人朴素节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潜移默化中强化了责任与担当意识,磨炼了积极应对压力之韧性,塑造了真诚待人、踏实做事之品格。学习和工作之余,热衷于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挑战杯项目、义务献血等,为承担社会责任贡献绵薄之力。
激励后学
科研上的学习是金字塔式的递进,越往上前进,便愈加举步维艰,因此坚实的基础理论必不可少。无论是传统的科研方法,还是社科法学方法,都离不开相应的知识储备,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仅满足于本专业的学习,学有余力当思奋力进取,力求做到“所学即所得、所得即所用”。学术的价值在于交流,在准备任何事的过程中,都是学术交流的过程,不同观点的碰撞是超越立场的,针对每一个学习上的问题,也许都存在不同的解释路径,重要的不是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尽力将自己的观点展示得更为清晰,这是一个学术升华的过程。
张梦茹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张梦茹,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2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1篇。研究生期间荣获:2023年三等学业奖学金,2024年一等学业奖学金,2024年优秀研究生。
先进事迹
科研不可能一帆风顺,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我从不轻言放弃。我从事的研究课题实验繁琐、周期长,但始终保持着严谨细致的态度,不断深化理论探讨,努力寻找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案。尤其是在遇到实验失败时,总是能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方案,继续前进。为了保证研究成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查阅大量的文献和数据,确保每一项实验和结论都无可挑剔。正是这种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最终使得我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并发表了学术论文,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对科研的投入,我还非常注重科研团队的协作与交流。常常主动与导师和同学们沟通,分享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心得,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在团队合作中,始终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尊重每一位成员的意见,并能及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我认为,科研工作不仅是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协作同样至关重要。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关心贫困地区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我认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仅要做出学术贡献,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科学事业中。
要成为一个不断追求自我提升的学习者。无论多忙,我总会抽时间阅读最新的科研文献,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学术视野。多次获得校内外的奖学金和荣誉,这些经历让我不仅在科研上得到提升,也在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激励后学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情与执着。在我们的身上,应该看到科研路上的不懈追求与坚韧毅力。
在科研过程中,面对重重困难我们要不言放弃。每当遇到实验中的挫折或论文的瓶颈,我们需要能够冷静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科研没有捷径,只有踏实的工作与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此外,我们要学会乐于分享,帮助身边的师弟师妹们解决问题,传授经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励着更多学子投身科研,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来源:研究生院(部)
编辑:邢诗悦
审核:赵 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