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旭
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段旭,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目前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1篇。现任2201班团支书一职。研究生期间荣获:2023年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2024年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沈阳化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沈阳化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辽宁省优秀毕业研究生。
先进事迹
入学以来,时刻以一名优秀研究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在学校的精心培养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更在思想品德、科研探索和社交生活等方面收获颇丰。
在思想方面,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成为同学的榜样。作为班级的团支书,热爱集体,积极组织并参与班级活动,积极维护班级荣誉。通过关注新闻时事,不仅努力提升了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努力提高了个人的党性观念,还展现出对党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在科研方面,勤奋努力,认真钻研,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不畏困难,善于总结经验,敢于进行新实验的探索。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发明专利1项以及软件著作权1项,同时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些成果不仅是对个人科研水平的认可,也是对个人全面素质的肯定。
在生活方面,关心同学、乐于助人,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荣获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并于暑假期间参加“扬帆计划”至辽宁省应急管理厅实习。
激励后学
国家奖学金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成长的渴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做一个不断进取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保持谦逊、勤奋和专注。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更要保持对各个领域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有创新能力。要善于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孙世明
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孙世明,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发表署名文章1篇,公开发明专利1项,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研究生期间荣获:2023-2024学年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024年度沈阳化工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2022-2023学年研究生三等学业奖学金、2022年度硕士研究生入学奖学金。
先进事迹
青春向党,奋斗报国。时光荏苒,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如白驹过隙,悄然而逝。回首过往,这段旅程承载了无数难以忘怀的记忆,也为我的生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思想上,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入学之初就提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成为一名党员而努力。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中,我深刻体会到家国责任的意义,时刻与党的步伐同频共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些信念,成为我学习与科研道路上的不竭动力,让我能够坚定方向,勇往直前。
科研为基,攻坚克难。在学习上,始终坚守“勤学不辍”的初心,认真学习每一门专业课程,力求为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注重拓宽知识边界,涉猎相关领域以开拓视野。我深知“学术无疆”的真谛,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权威文献,时刻紧跟科学前沿动态。注重从多维度、多角度思考研究问题,将个人的学术探索融入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激励自己为科研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科研工作是研究生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始终秉承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投身于多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与课题。在项目实践中,从数据采集,到深度学习模型的设计与优化,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团队成员共同推动了项目的进展。当模型调优屡次陷入瓶颈,面对学术探索的挑战,大量查阅文献并反复实验。这种“以实证求真理”的精神,不仅帮助我提高了独立思考与综合分析能力,也使我的科研成果更加扎实可靠。
自律奋进,责任担当。在生活中,坚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体育锻炼,为繁忙的学术生活积蓄精力;通过真诚待人,我与老师和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深知,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青年,既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我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热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面对未来,我满怀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正如古语所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的研究生时光虽已画上句点,但那份追求卓越的初心与投身实践的信念,将永远激励着我,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激励后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与科研的道路上,困难与挫折如影随形,却正是这些艰难成就了我的成长与蜕变。面对难题, 不要轻言放弃,深入查阅资料,虚心向老师与同学请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科研中,要以细心与耐心应对挑战,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逐步攻克难关。珍惜当下,脚踏实地,敢于追逐梦想。祝愿学弟与学妹们披荆斩棘,书写属于自己的灿烂篇章!
王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王宁,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Computer Networks》、《火力与指挥控制》等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5篇。现任计算机研究生2202班团支部书记。研究生期间荣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2023年沈阳化工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2024年沈阳化工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沈阳化工大学金奖等荣誉。
先进事迹
在思想上,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相关思想理论知识。争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上,认真刻苦,研一期间完成学校相应课程,掌握了基础知识,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研二期间针对研究课题广泛阅读文献,为后续科研打下了基础,并再次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
在科研上,态度端正,认真总结。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较快地成功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发表JCR一区、二区SCI论文各1篇,北大核心论文1篇,科技核心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在校园生活及学生工作方面,担任计算机研究生2202团支部书记,认真组织同学开展一系列党团活动。此外,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假期多次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校期间,曾参加CNCC2023等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受到表彰。
在生活中,性格活泼开朗,待人热情友好,能够迅速与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注重生活作风端正,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平时,乐于与同学们交流沟通,分享彼此的心得与经验,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力所能及地为大家提供帮助。在这样的互动中,不仅增进了与他人的感情,也提升了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建立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激励后学
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学习。每一段艰难的时光,都是成长的阶梯;每一次迎接挑战的勇气,都是走向成功的力量。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品格的塑造,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探索。
当感到困惑与疲惫时,请不要轻易放弃。每一次努力,都是在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份坚持,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展现出它的价值。无论你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心态,成功就不会远离你。
邢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邢宇,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CONTROL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INFORMATICS》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1篇;在《东北师大学报》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1篇。研究生期间荣获:2024年一等学业奖学金,2023年第13届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024年(第10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省级一等奖。
先进事迹
在求知若渴的学术道路上,始终怀揣着对知识的热忱与对成长的执着,以坚定的步伐追逐梦想。
思想上,认真学习党的工作路线,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学习上,勤奋刻苦,在读研期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1次学业一等奖学金。我深知,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业成绩,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参加学科竞赛,锻炼自我,于第13届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全国一等奖;于2024年(第10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取得省级一等奖。
在科研上,始终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勤奋刻苦,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在《CONTROL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INFORMATICS》期刊发表1篇SCI论文,另于《东北师大学报》投稿并录用1篇北大核心文章。在科研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生活上,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为人和善,团结同学。回顾过往奋斗历程,虽满是汗水与艰辛,但收获的成长与荣誉让一切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国家奖学金这份殊荣,于我而言既是终点,更是新起点。它承载着过去努力的结晶,更激励着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激励后学
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成长阶段之一,充满了无限可能与机遇。不要畏惧困难,遇到挫折时,要坚信自己的潜力,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终将成为你成长的垫脚石。实践中,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无论是实验室项目、专业竞赛,还是社团活动,每一次尝试都在积累经验、锤炼自我。不要怕犯错,这些经历会让你发现自己身上隐藏的光芒。
郭少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郭少锋,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Journal of chemometrics》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两篇,在《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署名文章一篇,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署名文章一篇。研究生期间荣获:2023年第十三届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辽宁赛区一等奖,2024年一等学业奖学金。
先进事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成功需日复一日的努力与积累,恰如攀登高峰,每一步都扎实而坚定。在科研的道路上,研一开学后,我迅速投身课题组,在与导师的沟通交流中,明确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此,每日除了上课与锻炼,我从不在宿舍里虚度光阴,而是埋头扎进实验室做实验,与同门共同学习、进步。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学长和导师请教,每日都能收获满满。每周,我还会参与导师和几位老师共同组织的组会。在组会上,与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本周的学习内容与进展。大家积极交流,老师和同学们也会积极提出问题与建议,这极大地助力了我的科研学习。持续不断地努力与付出,让我最终收获了如今的科研成果。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成就希望。” 除了科研,我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同门组队多次参加专业相关的竞赛。在竞赛中,我们分工明确、各展所长,彼此取长补短。遇到困难时,大家一起讨论,相互鼓励,共同攻克难关。这些竞赛经历不仅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还锻炼了我的组织沟通能力。通过合作,我们凭借着智慧与汗水,在一次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我将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始终践行着其中的理念。无论任务多么艰巨,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一定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激励后学
作为国奖获得者,更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过来人,希望在这里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心得和体会。首先,身体健康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每天要抽出一些时间做些体育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让你的身体更有活力,精神更加饱满,这也有利于你的学习。其次,在学习上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兴趣,尤其在科研上,研究内容相比于本科期间更加丰富,要善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这样在今后的研究中才会更有动力。最后,要和导师以及同学们搞好关系,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才能铸就更大的成功。
闫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个人风采
个人介绍
闫锋,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Asia-Pacific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1篇。研究生期间荣获:2023-2024学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2023-2024学年优秀研究生。
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中共党员,以卓越的综合素质和出色的学术成就,荣获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不仅在军旅生涯中锤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更在退役后将这份精神带入校园。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类集体活动,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的演讲比赛中,凭借深厚的演讲功底和独特的视角,荣获二等奖,展现了优秀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在学业上,热爱学习,勤奋刻苦,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平均成绩位居专业第一,是同学们公认的学霸。不仅在理论学习上有所建树,更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四年计算机相关工作经验的我,在科研岗位上同样表现出色。入学后能够迅速适应科研环境,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赢得了实验室导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这份宝贵的工作经验,使我在学术研究上更加得心应手。在科研方面,更是展现出非凡的才华。研一期间,成功发表了一篇SCI论文,充分证明了自己在科研领域的潜力和实力。科研成果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为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此外,利用寒暑假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投身于云支教等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深刻内涵,并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
激励后学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困难与挑战,但请相信,这些磨砺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勇敢探索未知领域,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你们同样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
大学时光短暂而珍贵,愿你们珍惜这段宝贵的岁月,勇敢追寻梦想,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未来的道路虽然漫长,但也充满了无限可能。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研究生院(部)
编辑:陈宥辰
审核:赵 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