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跟独来独往者做朋友,别天真,先掂量掂量自己再去

职场   2025-02-02 18:42   广东  

鲁迅先生:“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这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剖析出世间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姿态。

独行的猛兽,它们强大、自信,凭借自身的力量在丛林中开辟道路;

成群的牛羊,则靠着群体的力量抵御风险,彼此依存。

在我们的生活社交圈里,也有着类似猛兽般独来独往的人,他们常常特立独行,游离于人群之外。

当你心生念头,想要与他们成为朋友时,可千万别冲动,得先静下心来,掂量掂量自己。

戴尔・卡耐基说过:“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致意倾听的人。” 

这句话放到与独来独往者交友这件事上,同样适用。

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更为复杂深邃,想要靠近,倾听是关键的第一步,而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本事。


一、独来独往者的内心世界


1. 天才的孤独

就像科学界的传奇人物特斯拉,他一生醉心于电气发明,拥有无数超越时代的奇思妙想。

在那个科技发展尚不完善的年代,他的理论与设想太过超前,周围鲜有人能真正理解他。

他常常独自穿梭于实验室与住所之间,埋头钻研,旁人眼中的他孤僻又古怪。

正是这份孤独,让他能心无旁骛地沉浸在科学的海洋,创造出交流电系统等震撼世界的伟大发明。

他的独来独往,并非是拒绝社交,而是他的思想境界远超常人,普通的闲聊对他来说无异于浪费时间,他渴望的是灵魂层面的深度交流。

2. 心灵的自我修复

又如作家村上春树,他年少时经历诸多坎坷,这些经历让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的性格。

他通过跑步来排解内心的压力,在独处的时光中,审视自己的内心,构思那些触动人心的文字。

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提到,孤独的奔跑让他不断探索自我,治愈曾经的创伤。

对于他而言,独来独往是自我保护、自我成长的方式,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为自己寻得一片宁静之地,积蓄力量,以待厚积薄发。

从这些名人身上,我们能窥探到独来独往者内心的一角,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对朋友的要求自然也不一般。


二、靠近需掂量


1. 内心的包容度

若想与独来独往者做朋友,首先得问问自己,内心是否足够包容。

他们或许有着一些在常人看来怪异的习惯,比如突然的沉默、长时间的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就像我的朋友小王,他结识了一位独来独往的画家朋友。

画家常常为了捕捉灵感,独自外出写生,一去就是好几天,期间不接电话、不回信息。

起初小王很不理解,甚至有些生气,觉得画家不重视他这个朋友。

但后来他意识到,这是画家创作的必需,他选择包容,给予画家足够的空间,两人的关系才得以维系并升温。

只有当我们能接纳他们的与众不同,才能迈出友谊的第一步。

2. 倾听的能力

倾听能力也是至关重要。

独来独往者大多不喜欢倾诉琐事,一旦开口,定是他们内心深处思索良久的问题或是感悟。

我曾听闻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的故事,有个来访者性格内向孤僻,平日里极少与人交流,但在一次咨询中,他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寻,长达一个多小时。

咨询师全程专注倾听,用眼神、点头等给予回应,让来访者感受到被重视。

倘若当时咨询师心不在焉,这次难得的心灵沟通便会戛然而止。

当面对独来独往者的倾诉时,我们要能静下心,用真诚去聆听,让他们觉得找到了知音。

3. 价值的共鸣

还得考量与他们是否有价值共鸣。

独来独往者通常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执着追求,或是艺术、或是学术、或是精神成长。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高山流水之意,这份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共鸣,让他们成为至交。

若我们想融入独来独往者的世界,就要找到彼此共同珍视的价值,无论是对梦想的坚持,还是对生活美学的热爱,只有在价值层面相互吸引,友谊才能生根发芽。


我也曾盲目地试图靠近一些独来独往者,却因未做好准备,不了解他们的内心,最终只能遗憾错过。

与他们交友,是一场需要精心筹备的心灵之旅。

这不仅考验我们的耐心、包容心,更检验我们自身的精神内涵。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在追求与独来独往者友谊的道路上,当我们慎重地掂量自己,确认具备与之匹配的特质后,再真诚地靠近。

一旦建立起这份情谊,那将是无比珍贵的。

欲与独行者结友,先量己身,以包容为基,倾听为梁,价值共鸣为光,方可叩开其心扉,共赴心灵之约。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追光之者
分享干货,生活技巧,自我成长,改变自己!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