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NO.1
支教逐梦未来
劳动点亮希望的青春之光
支教助学,用劳动实践浇筑师者情怀
学校立足师范特色,围绕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连续30年组织19万名青年志愿者接力开展支教助学服务,用“自找苦吃”的决心,不断躬身实践。
以师者初心 铺就学子成长之路
从白山黑水到中原大地,从西北大漠到青藏高原,在全国31个省、市、区建立了一百余个支教助学基地,总服务时数超过4600万小时,数十万偏远乡村学子、农民工家庭子女和残障儿童受益。
以青春之力 描绘少年进步之路
从大学人文到学科启迪、从浩瀚书海到科学探秘,每个周末,组织大学生带领长春市及周边县区农民工子女走进东师校园,以义务助学为核心,不断丰富红色故事传讲、个性化兴趣课堂、科普场景体验等形式,自主编写教辅书80余本,累计服务18万余小时、7万余人次,助力多名农民工子女考入国内知名高校。
兴趣课堂 场景体验
学科启迪 科学探秘
NO.2
投身社会服务
以劳动实践扶智、扶能、扶心
积极作为,将青春力量注入社会建设
学校立足长春市及周边县区,建立劳动实践基地、选拔优秀学生代表参加大型赛会担任志愿者,不断传播东师声音、彰显东师情怀。
以青年热情 扎根基层展现积极作为
学校立足长春市及周边县区,建立36个社区劳动实践基地。
1.开设敬老爱老文艺沙龙。为老人教授美术、书法、声乐、合唱课程,陪伴关怀孤寡老人。
2.开设社区爱心学校。定期为社区内学龄儿童分层分级进行课业辅导。
3.开设科普进社区活动。为广大居民义务宣传应急救援、生活误区解读等。
劳动实践基地
与长春市特殊儿童学校建立合作,累计为1200余名自闭症儿童提供思维认知、心理干预、感统训练、特长激发等陪伴式服务活动,累计服务4万余小时。
同时,选拔优秀学生代表参加杭州亚运会、东北亚博览会、农博会等大型赛会担任志愿者。
关爱特殊 为“星”而行
“扶智、扶能、扶心”
青春奉献 志愿同行
NO.3
脚步丈量世界
以创新劳动躬身实践
劳动育人,把创新进取写进祖国大地
依托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年组织近300个实践团队、20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开拓思维 实践驱动青年创新
不断加强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促进学校学生高质量就业、培育“挑战杯”高水平项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化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师生共进 引导青年践悟笃行
引导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打造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生动局面,全方位增强社会实践育人的指导性、实效性。
故事未尽 躬身力行
再续青春华章
劳 动 育 人 青 春 担 当
|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