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池镇:打造招商引资“强引擎” 走好乡村振兴“共富路”

文摘   2024-10-11 15:31   陕西  

     (通讯员:李睿) 走进镇巴西部,一幅幅交相辉映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大池的大地上徐徐展开。西大池云雾缭绕,似仙境;桑园连绵起伏披绿吐新稻香花香四溢充盈沃野菌棚分布田间,逐渐成势……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近年来,大池镇坚持党建引领,围绕“种植产业成规模、养殖产业提质量、特色产业创品牌、康养产业促融合、粮食安全保耕地”的农业发展思路,积极招商助力构建多元化产业布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农业增效有“路”,农民增收有“方”。

“金伞”撑开致富路

金秋时节,走进大池镇反季节夏菇培育基地,一座座香菇大棚里摆满了整齐的菌菇棒,香菇长势喜人,浓郁的菇香扑面而来。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香菇,朵朵圆润厚实的香菇被小心翼翼采摘、分拣、装筐,一片繁忙的景象。


图为大池镇反季节夏菇培育基地,村民正在培育菌种。

我们一起干活的有十七八个人,从6月初就到菌厂来采摘香菇了,可以采到11月底。这活轻松,工资每个月大概有3000多元,有的人一个月甚至都能拿到6000多元呢。”大池镇大池坝社区居民杨述康说道。

得益于高海拔优势,2019年大池镇引进返乡企业家先后共计投资2100万元,建设反季节夏菇培育基地,育养出的香菇不仅朵型大、菇质厚、无公害,且采摘期为香菇市场空档期6-11月份,产品供不应求,目前畅销至西安、成都、重庆、兰州等十多个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2023年以来,大池镇加快补齐产业短板,持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激励扶持企业,围绕香菇特色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开展数字智能技术进大棚,发展5G智慧设施农业,采用现代智能温控技术,实现反季节夏菇优质、高产、稳产。该基地如今已建设传统食用菌种植大棚100座,流转土地150亩,年生产菌袋120万袋,总投资2100余万元,正在建设钢架结构标准化的出菇棚120座,预计还将建设60座,其中已建成的10座5G控温大棚可育养50万袋袋料,数量和规模实现了质的飞跃。

 图为大池镇反季节夏菇培育基地智慧大棚
为了实现由“单打式”到“抱团式”和“单方赚”到“多方赢”的转变,大池镇依托镇域内龙头主导企业,实践“村企联建、合作共赢”模式,组织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抱团式投资100万元成立镇巴县池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大池镇福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签订联建共建协议,进一步强化资金、技术、人才、销售的整合,先后在全镇新建钢架结构标准化出菇棚30座,每个棚每批次投放7000至8000袋食用菌袋料,共计带动全镇发展种植香菇百万袋,采收香菇鲜货300余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同时,以务工、土地流转、产品回收等方式带动辖区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增加生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每年带动吸纳5个村200余户1500余人次在企业务工,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金针”打造“共富圈”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眼下黄花菜采收工作已进入尾声,自7月下旬以来,大池镇千亩黄花菜基地内花香扑鼻,当地的群众每天都要赶在花开前采摘黄花,小小的黄花菜已成为乡亲们的“致富宝”。

盛夏时节,在大池镇大池坝社区,上百亩玉米地里套种的全是黄花,居民们穿梭在地里,将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黄花摘下收入袋中,收购黄花的车就等候在路旁,将采收的鲜黄花装框、称量、装车,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图为7月中旬在大池镇黄花菜种植基地,村民正在采摘黄花。

近年来大池镇积极挖掘引进特色种植产业项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模式,2022年底联合镇巴县驻深招商联络站成功引进港资企业陕西定远恒祥农林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建黄花种植加工项目,项目采取镇、村、企三方合作的方式运营,村集体流转的土地,向企业购买种苗,并承担村里负责种植与管理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聘请村民栽苗、施肥、除虫、采摘等,企业则提供种苗以及种植与管理方面技术,且负责所有黄花菜的收购、加工与销售,通过这种运营模式,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益,还能带动村里部分村民就业,同时实现镇、村、企三方共赢,打造成“共富朋友圈”。目前,全镇已建成黄花菜种植基地2100余亩,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的黄花菜加工园区一座。

图为大池镇黄花菜加工园区。

2024年是大池黄花收获的第一年,为做好盛产期黄花地田间管理工作,大池镇党委政府牵头,派出村干部和技术人员分别进行督促指导,从春季开始实施水肥一体化,给黄花生长注“营养”,保证黄花施肥、春浇、锄草及时跟进到位,陕西定远恒祥农林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对黄花全部进行粗加工,并建立从生产到销售一整条产业链,真正做到产业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今年,全镇鲜黄花产量已突破12万斤,带动500余户群众年户均增收3000余元。

“金穗”绘就好“钱”景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走进大池镇水稻生态化栽培示范基地,金色的稻谷在微风中翻起层层稻浪,收割机在高标准农田中来回穿梭,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收割机中,收割、脱粒、粉碎稻秆、装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转眼工夫,一块稻田就收割完成。机械化作业为当地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村民们忙着装袋转运、喜笑颜开,满载稻谷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图为大池镇水稻生态化栽培示范基地,正在进行农机作业。

曾经的大池镇,可没有如今这样热火朝天的丰收场面。以前大池镇的土地大多是“巴掌田”“补丁田”,闲置地较多,农田设施不配套,缺乏灌溉设施、种植费时费力,严重制约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2024年,大池镇结合旱田改水田项目,以“调整种植结构、促进集体增收、带动村民致富”为目标,成功引进岚皋县西部皇田粮油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大池镇标准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开展村企区域联建,村集体流转土地,全面推进稻米机械化生产,实行统一育种、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有效破解了“有田无人种”的困局。现已改造优质水田600余亩,稻谷加工厂一座,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等带动周边100余户400余人增收。

“目前,全镇水稻收割工作已经过半,预计10月20日全面收割完成,600多亩水稻即将全部颗粒归仓,从收成来看,稻谷亩产达1000~1100斤左右。”看着金黄饱满的稻谷,基地负责人刘学锐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图为大池镇连片种植的水稻长势喜人。

稻规模种植经营步入正轨后,大池镇还积极践行耕地“用养结合”理念,探索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引导村民实行冬季休耕、蓄水养田,探索“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让耕地歇下来、肥起来的同时,科学利用稻田水土资源,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为当地群众带来美好“钱景”。

与此同时,蚕桑种养、肉牛养殖以及高山冷水鱼产业在大池镇的大地上交织发展,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大池镇的干部群众正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往期推荐

《镇巴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电子书正式发布

震撼!镇巴县2023招商宣传片《世界天坑·民歌镇巴》正式发布!

镇巴举办“秦巴药库,康养福地”中医药大健康及文旅产业推介活动

审核:冯慧  

编:王金枝

编辑:姚静红

投稿邮箱:touzizhenba@126.com



投资镇巴
发布最新招商动态 推介重点招商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