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中国建筑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大国建造》第四季《城市脉动》开播。这是国内首次以专题纪录片的形式深层次聚焦“城市地下生命线”。纪录片将镜头对准“城市地下生命线”,聚焦一个个“深藏不露”的工程,从城市更新、产业图新、脉动向新三个层面,真实记录我国城市发展“既重地上、又重地下”,生动呈现“里子”工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陕西西安,幸福路上的幸福林带,蝶变新生、焕发生机,正在演绎着幸福路上的幸福,守护着温暖的人间烟火。今天,蓝宝带您去看一看,这座汇聚市政智慧、生态韵味与民生温度的绿色乐园上的精彩故事。
我们的生活与城市运行一起脉动
在西安的幸福路上,坐落着一条全长5.85公里,东西宽210米,占地1843亩的幸福林带工程。幸福林带由中建丝路(西北区域总部)投资建设运营、中建西北院、中建市政西北院规划设计,中建一局、中建三局、中建五局、中建六局、中建八局、中建装饰、中建安装、中建西部建设等参建,含林带地上景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地铁配套和市政道路等5项建设内容,是集市政、生态和民生于一体的综合工程。
幸福林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全国最大的城市景观林带项目、全国城市更新典范工程、西安重大市政工程、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承载着无数设计师和建设者的心血与智慧,被称为“丝路上的城市绿洲”。
幸福林带的渊源,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1953年,“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有6个落户西安东郊,这里被确定为军工厂工业区,配套规划职工生活区,两个区域中间设置防护隔离带名为“幸福林带”,但因历史原因,项目一直未能实施。岁月沧桑一甲子,更新林带、发掘城东潜力的梦想,一直萦绕在西安人心中。
幸福林带所在的区域,棚户林立、产业单一陈旧,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急需改善;私搭乱建,“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等问题严重,城市形象较差,城市更新迫在眉睫。
幸福林带项目作为中建集团与西安市合作实施的城市项目,坚持策划先行、规划引领、片区统筹、用户导向、市场逻辑、运营思维、价值转化和资管赋能,为新时代城市更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绿地之下,市政管线的迁改不断在进行。为打造安全、韧性、智慧城市,幸福林带统筹建设地上景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地铁配套、市政道路五大业态,高效集约利用92万平方米地下空间资源,减少占用土地2200亩;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以先进的雨水管理,增强城市韧性;沿线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2.3公里,收纳给水、再生水、电力、通信、天然气、热力六类管线,解决“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问题,守护城市生命线安全。
地面之上,这个全国最大的城市景观林带,75.6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廊,将阳光空气引入地下。项目集绿地、安居、商业、文娱、康体、观光等于一身,构建了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引领了高品质城市中央公园的全新标准。这座汇聚市政智慧、生态韵味与民生温度的绿色乐园,将给这片区域土地不断地带来生机与活力。
长期以来,中国建筑坚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聚焦解决城市“空间、规模、产业” 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方案,建立了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让梦想照进了现实,不断擦亮群众生活幸福底色。
来源:中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