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农业强区?

民生   2025-02-08 11:55   新疆  

——农业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取得可圈可点的成就,与前些年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月7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用这一段表述对去年新疆“三农”工作进行了总结。成绩可圈可点,变化天翻地覆,这样的总结充分说明了自治区党委对去年全区“三农”工作的认可。

2024年,新疆立足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全区 “三农”工作捷报频传,对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的贡献度越来越高,昔日的戈壁荒漠正在变成祖国的“塞上粮仓”。

2024年6月24日,在新源县则克台镇则克台村的麦田里,随着大型收割机驶过,麦穗、秸秆有序分离,一颗颗麦粒从收割机出料口倾泻而下,装进运粮车里。张文庭 摄
在农业发展领域:粮食棉花产量再创新高

粮食总产达466亿斤、增产42.2亿斤,连续4年增产。单产1050斤、首次跃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在全国的排名由2023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13位。

棉花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更加稳固。2024年棉花增产57.4万吨,总产达568.6万吨、占全国的92.2%,全产业链产值超2200亿元、吸纳就业100余万人,棉花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2024年,新疆还制定出台一揽子纾困解难政策措施,推动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生产提质增效。全区肉类产量211.76万吨、牛奶产量198.08万吨、禽蛋产量41.41万吨。水产品产量19.65万吨,蔬菜产量2313万吨,冬春蔬菜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居民餐桌更加丰富。

在乡村振兴领域: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2024年,新疆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2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新建户厕2.54万座,建设“美丽庭院”13.5万余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提升。

新疆各地围绕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座座村庄向美而行,绘就出幸福底色。

截至2024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约16.1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5%,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达到99.88%。行政村宽带网络和快递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也实现显著提高,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因贫失学辍学保持动态清零,有卫生室的行政村占比达97%,超过七成行政村有农村幸福院(养老驿站)或由乡镇(街道)养老服务机构覆盖,一座座美丽乡村成为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在农业增收领域: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2024年,新疆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精准实施3000多项到户产业项目,实现脱贫人口就业110余万人,75万脱贫户的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4年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达到1.94万元、增长8.2%,增速全国第二。
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离不开农业产业牵引。2024年,新疆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的65%以上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延链增值大文章。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4%、居全国第3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8%,增速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
2025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重要一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新疆将锚定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战略定位,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局面,不断丰富农业强区内涵,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实现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2024年10月29日,采棉机在且末县阔什萨特玛乡的一片棉田采收棉花。塔依江·库尔班 摄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也是新疆建设农业强区的重要使命

今年,新疆将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稳面积、优结构、攻单产、提产能,支持产粮大县发展,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实现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力争粮食产能再增10亿斤以上。

巩固棉花优势地位,提前谋划新一轮目标价格政策,保障棉农收益。延长棉花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促进棉花棉纱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协同发展。

进一步优化重要农牧产品生产供给体系,促进肉羊增产、肉牛提质、奶业增效,擦亮林果产品新疆“金字招牌”,打造现代蔬菜产业链,重点解决冬春季蔬菜“产不足需”问题。

要实现以上目标,农业科技支撑保障是重要前提。新疆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促进农机装备研发、生产、推广应用一体发展,推动农业科技服务力量下沉一线,释放增产增效潜力。优化用水结构、提升利用效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安全提供水资源保障。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处理好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

今年,新疆将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以县域为空间单元,推动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布局、一体建设。

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重点抓好农民群众急需急盼的民生领域基础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新疆将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链,创新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做大做强农业全产业链,补齐仓储、物流等设施短板,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载体,探索建设优质农牧产品进口加工基地和粮食进口加工储备基地。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今年,新疆将以南疆为重点,开辟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新疆路径。

增加工资性收入。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农村劳动力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推进技能培训下沉进村,想方设法让更多农民练就一技之长,立足县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高质量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增加经营净收入。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现代种养业效益。支持农民到二三产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积极发展手工业、演艺业、餐饮业等民族特色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扩大财产净收入。各地将在把稳改革底线红线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分享集体收益红利。

增加转移净收入。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合理增长。及时足额兑付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民实施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更多发展成果。(文/刘毅)

来源:新疆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朱雪婷‍‍‍‍‍‍

校对:马永芳‍‍‍

编:冯潇莹‍‍

审核:李炜玢

终审:刘建鑫

投稿邮箱:cjrbs@sina.com

昌吉零距离
介绍昌吉,我最全面;说明昌吉,我最深刻;解读昌吉,我最权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