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崛起“新三峡”——1800万千瓦背后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民生   2025-02-12 15:09   新疆  

2月10日

一则消息如春雷滚动
昌吉州开局即冲刺1800万千瓦
新能源项目并网推进会议召开
会议响亮提出
2025年力争全年新增并网
新能源1800万千瓦
这意味着什么

  在全国新能源产业版图中,昌吉州是重要一极,州党委、政府将新能源产业列入全州实施重点产业之一,2024年光伏集群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穿行昌吉大地,金色沙漠光伏方阵深蓝似海,广袤戈壁风力发电机巍然林立,百米长的叶片呼啸转动。

  昌吉州襟连首府,势牵全疆,作为经济大州和能源大州,其得天独厚的区位,是优势,也是吸引力。眼下,大刀阔斧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昌吉州,从一块煤、一座电站到迎风起舞,新能源产业向绿向新,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

  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然成为昌吉州经济向上的新引擎,推动“典范地州”建设实现更大跃升。




风里生“金”昌吉崛起“新三峡”



  电,从风中来。风以每秒约7.6米的速度驰骋木垒风电场,百米多高的“大风车”转动不停。风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瞬时,“绿电”经“疆电外送”大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3000多公里以外的华东地区。

  大风吹来新产业,昌吉州发展新能源条件得天独厚,有全疆最好的风光资源、最好的消纳能力、最好的接入条件、最好的配套设施和最好的企业服务。

  昌吉州规划新能源规模371吉瓦,已获批5204.8万千瓦,已建成并网1428.8万千瓦。2025年,全州实施新能源项目44个,计划新增并网1800万千瓦……“风”“光”无限的昌吉,2月10日亮出2025年新能源发展最新蓝图。届时,昌吉州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将突破3200多万千瓦,相当于1.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规模,昌吉崛起“新三峡”。

2024年12月12日,木垒县250万千瓦风电项目110千伏升压站。记者何龙 摄 资料图片

  在木垒县老君庙北风电规划区,群山间回荡着施工机械的轰鸣声。在春风猎猎中,新疆其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30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桩机林立,吊臂挥舞,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拔地而起。“踏勘选址、催盯供货、基础浇筑、风机吊装、静态调试,各环节有序衔接、齐头并进。”新疆其亚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付永建介绍,项目总投资140亿元,由260万千瓦风电和40万千瓦光伏发电组成,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安装8000千瓦和10000千瓦风电机组,在风力正常状况下,7-8秒就可以旋转一圈,扇叶每旋转一圈,其产生电量可以达到12-13千瓦时,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个家庭一天的用电总量。

  近年来,昌吉州大力推进“链主”式招商,由政府搭建平台,以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完善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支持,“链主”企业点对点对接,推动新能源体系建设从“规划图”变为“作战图”“实景图”。逐“绿”前行,向“新”进发。眼下,一批批新能源上下游企业纷纷入驻,一个个质大量优的项目加速落地,规模宏大的“风光氢储”一体化新能源集群“网”正在昌吉州形成。

2024年12月8日,木垒县老君庙南风电规划区2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大型工程机械正在吊装风机叶片。记者何龙 摄 资料图片

  今年,昌吉州抢抓国家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重大机遇,计划实施固投项目800个、力争投资突破千亿大关。
  • 建设内供外送的电力网,建成投运五彩湾北、将军庙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木垒北、昌吉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纳入国家规划。
  • 建设绿色低碳高效的算力网,加快已落地6个智算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昌吉市、木垒县2个算电协同示范区,推动建成万卡智算集群。
大力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集群,完成“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推动60万千瓦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



乘“风”筑链 绘就“好风光”



春节假期,安徽黄山休宁县齐云小镇很是热闹。横江之上,30艘电动竹筏首尾相连,宛如一条“金色长龙”,游客纷纷打卡拍照。

  点亮华东地区万家灯火的绿电,跨越千里而来。全长3300多公里的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让绿电0.01秒内在两地间完成传输。

2024年10月27日,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昌吉换流站全景。记者常谊谊 摄 资料图片

从“中国煤仓”到“电力高速”

2024年昌吉州“疆煤外运”5450万吨

占全疆四成

“疆电外送”683亿千瓦时

占全疆一半

其中绿电比例超过30%

外送电量可供应

7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

  2月9日,在位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疆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叶片成型车间,工人们正对风电叶片进行成型加工。俯瞰厂区货场,长108米、重35吨、叶根直径3.2米的风电叶片排列整齐,即将运往木垒县。

  在东方电气(新疆·木垒)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套的风机塔筒和叶片即将外运。

2025年1月15日,东方电气(新疆·木垒)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正在生产风机叶片和主机组件。记者常谊谊 摄 资料图片

  在木垒县,“长在”戈壁滩上的风力发电机,就像擎天柱,它“身高臂长”,超级能干。以一台7兆瓦的风机为例,每小时可以发7000度电,叶片不到10秒就能转一圈,每转一圈就可以发11度电,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在阜康市光伏产业园内的绿发阜康鲁能1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建设现场,一排排光伏电板组成“向日葵”方阵。该项目配置高效储热系统,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可满足机组满负荷运行8小时以上,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并网发电,预计全年发电量达2.5亿千瓦时。

  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华电木垒40万千瓦风电基地的负责人王开涛快步走向控制中心,这个项目去年底刚刚并网发电。“我们应用了智能系统,使风电预测与调配更为精准;配套建设的储能设施像超大号‘充电宝’,有效平抑了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升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2024年9月12日,新疆东方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进行风机叶片铺层、组装等工作。记者常谊谊 摄 资料图片

  昌吉州是新疆十大风区、五大光区之一,发展新能源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昌吉州加速布局并形成了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促进当地风机主机、叶片、塔筒以及光伏组件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不断完善,“风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以新质生产力奏响绿色能源交响曲。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产业与新能源耦合发展,做实项目储备。结合自治区新能源申报政策、全州电网接入条件,围绕现代煤化工、电解铝等产业新增绿电需求,再争取一批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落地昌吉,形成‘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启动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昌吉州发改委党组书记赵治钧介绍。




风驰电掣的昌吉速度



早春时节,走进木垒县东方电气100万千瓦山地风电场,124台风电机组迎风而立,将巨大的风能源源不断转化为清洁能源。该风电场于2025年1月1日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木垒县风电光伏并网容量超过千万千瓦,这也是新疆首个建成的县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2025年1月1日,木垒县东方电气100万千瓦山地风电场项目现场。通讯员王梦君 摄  资料图片

从沙漠深处到山谷之间

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昌吉州的新能源项目建设步履不停

今年新增并网18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底气何在?该怎么干?

  昌吉州消纳空间广阔——

  工业总量、规上企业数量全疆第一,全州用电量1066亿千瓦时、占全疆四分之一,2024年新能源利用率超95%。当前正加快推进60亿方煤制气、173万吨电解铝产能转移、560万吨煤制烯烃、710万吨煤制甲醇等重大项目,还规划布局了一大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配套支撑坚实——

  全州已建成750千伏变电站5个、在建2个、开展前期2个,电力送出及接入条件全疆领先。培育新能源及上下游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30余家,形成了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两翼齐飞”发展格局。

  目标分解,责任落实,措施细化,项目才能落地见效。“我们将聚焦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战略定位,加快新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推行‘串并集成+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模式,着力提升审批效能,确保续建项目2月底前复工一批,3月份全面复工,新建项目应开尽开,开足马力推动18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并网,全力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让风光资源释放更多发展动能。”昌吉州发改委党组书记赵治钧表示,将充分发挥发改部门牵头调度作用,确保44个3791.7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一季度全部开工建设,力争上半年并网600万千瓦、全年并网1800万千瓦。

  1800万千瓦新能源并网任务,木垒县分到1000万千瓦,全州一半以上的建设任务在木垒县。去年,木垒县的250万千万风电项目,跑出了180天接入并网的“昌吉速度”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疆推广。

“作为全州新能源建设主战场,我们将全方位推动服务提质,为大家提供最顺心的办事体验,最暖心的周到服务。”木垒县委副书记师燕群表示,木垒县将把新能源项目作为头号工程,通过成立专班,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分管县领导请缨出征,科级干部驻点推进,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打破木垒4月化雪才动工的惯性思维,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实责任,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提升效率,确保9个续建项目2月全部复工、6月底全面建成;10个新建项目3月底全面开工、10月底全面建成。

  3年时间,从思变到成势,昌吉州新能源产业拼图逐渐完善。从千年驼铃到特高压银线,从戈壁荒滩到“风光”热土,站在新能源产业春风里的昌吉,正以全新姿态,在中国能源版图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叶片转动、每一缕阳光捕捉,都在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昌吉州正奔向更广阔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时代。

记者刘茜 报道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于瑶

校对:张璐茜

编:冯潇莹

审核:李炜玢

终审:刘建鑫

投稿邮箱:cjrbs@sina.com

昌吉零距离
介绍昌吉,我最全面;说明昌吉,我最深刻;解读昌吉,我最权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