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阜康市第四中学,漫步在校园中,随处可见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宣传展示栏。
李佳俊 摄
阜康市第四中学副校长拉孜古丽·买买提介绍,该校是阜康市唯一一所新疆区内初中班(简称内初班)办班学校,学生来自阿克苏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及昌吉州地区的内初生源。学校采取全日制、寄宿制教学,学制三年,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全校学生共有1316人,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5%。
“我们学校是民汉合校,三个年级共28个班级,学校实行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各民族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师生间相互尊重,大家相亲相爱就像一家人。”拉孜古丽·买买提说。近年来,阜康市第四中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课间十分钟,在七年级(6)班教室门口,学生正围着历史老师马晓娟,听她讲述一些课后延伸的历史故事。马晓娟说:“在授课中,我们教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七年级(6)班学生阿依佐克热·柯尤木,来自阿克苏地区,今年9月份刚入校。阿依佐克热·柯尤木说:“我在这儿上学非常开心,学习氛围特别好,同学都很团结友爱,关系和睦,虽然离家远,但我的爸爸妈妈很放心。”
王嘉蕾 摄
学校以“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为抓手,构建互嵌式的学习生活格局,各对接老师与包联学生吃在一起,学在一起,交流在一起,给予学生在学习上帮助指导、生活上交流解困、思想上教育引导,做好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帮扶工作,营造了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平日里,老师和包联学生的家长也会定期联系,通过电话和网络及时反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通过家校合力,关爱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课堂内,每节课上课前设置了一个“课前3分钟”时间,老师围绕德育主题,和学生互动交谈,讲解名人典故、国家时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每班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宣讲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知识,引导学生团结互助。课堂外,学校利用好“第二课堂”,依托学校社团活动,开设了剪纸、绘画、书法、足球等特色课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各类活动和比赛,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增进情谊,加强对彼此间的了解,引导各族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团结进步;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革命先烈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追寻楷模足迹,弘扬先烈精神;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红色主题歌咏比赛等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阜康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谢谢
编审:李伟 编辑:霜霜 电话:138996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