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的油面是当地居民过大年必吃的一道传统美食,以纯手工制作而成,因风味独特,备受青睐。每逢春节,有着“油面第一村”的四姑镇横山村,家家户户都会做油面,门前晾晒晶莹剔透、细如发丝的油面,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面香。
沿着村湾道路,来到李永年家。他的老伴正在门前晾晒油面,手持长长的筷子,小心翼翼地拉伸、晾晒,每一道工序都透露出对油面制作的热爱与执着。李永年正在屋内和面、盘条,动作娴熟而有力。
· 四姑镇横山村村民 李永年 ·
这个活太累了,起早摸黑,这个就叫“勤行”,从早晨四点钟就要起来上筷子、抬架子、分面、和面、开条,一直干到晚上九点钟,一天就是16个小时。
油面俗称“一根面”,因制作过程中融入香油而得名,主要以优质小麦原味面粉、精盐与花生油为原料,历经和面、盘条、缠筷、拉条、晾晒等多道工序,看似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李永年介绍,横山村的手工油面技艺已经传承了上百年,从选料到制作,每一步都有讲究,这也是油面能够始终保持独特口感和品质的关键所在。
· 四姑镇横山村村民 李永年 ·
我们的油面吃起来爽而不腻、滑而不糊,有嚼劲,和那个擀面、市场上的那个面条它都不一样,煮着不混汤,吃了还想吃。
如今,随着机械加工的普及,精细面制品越来越多,传统手工油面因其耗时费力而愈发显得珍贵。
· 四姑镇横山村村民 李永年 ·
青年人一般都到城里打工做生意,老家剩下一些老人和一些带小孩学生的人,掌握这个传统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这里面不仅包含了一种美食工艺的传承,更多的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延续。
四姑镇手工油面凭借着老辈人代代相传的手艺,传承至今,不仅是记忆,更是一种乡愁。正是在李永年等老一辈的坚守和传承下,四姑镇横山村古法油面越来越受市民欢迎,手工油面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 四姑镇横山村村民 李永年·
我们两老一天可以做一包面粉,可以做50斤,每天可以赚300块钱,平均一天可以搞150块钱。
据统计,四姑镇横山村有29家油面作坊,手工油面正以独特的魅力走出了乡村。未来,四姑镇党委政府将以油面发展为契机,从技术培训到品牌打造进行全方位支持,将横山村打造成集制作体验、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 四姑镇党政办干部 付绅·
我们横山村的油面制作,吸纳凝聚了当地的油面手艺人,让他们能够在安全卫生的生产环境中,更好地进行技艺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目前,我们的油面制作以优质面粉、茶油、菜油和花生油等作为原材料,采用的是古法工序,每天的产量预计在3000斤左右。
来源 |全媒体记者:罗力 刘钦
别忘了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