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是吉林省的渔业生产基地
查干湖冬捕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1
元旦前到春节,差不多是吉林松原一年中最冷的时候。61岁的张文穿戴上久违的羊皮袄、狗皮帽,出门时,刚刚6点多。捕鱼的活儿,张文已经有3年多不直接上手,但每年的这个时候,他得在。7点多,天透出一点亮,4张网,两百多人,整装待发。渔把头识冰的功夫,来自师父,也来自岁月。张文一双眼,看定了冬捕范围,两名渔工手扶20多公斤重的冰镩,在近1米厚的冰面上开凿磨盘大的洞。冬捕开始了。渔工正在凿冰
渔工凿冰、冰下走网、马拉绞盘,对外行,这是奇观;对张文,这是生计。“祖祖辈辈,我们查干湖这一块都是打鱼的,爷爷辈儿就搁这块打鱼了。”张文的童年里,查干湖总没有水,裸露的湖底盖着一层厚厚的盐碱。小小的张文拿着扫帚扫碱面,拿回家熬成几个坨,能卖一毛多一斤。爷爷捕鱼,爸爸捕鱼,张文等着,长大了自己也要捕鱼。张文
1980年,17岁的张文正式成为查干湖的渔工,他有了自己的师父,一点一点学会了冰上的技术。1984年,人工运河贯通,松花江水涌入查干湖,查干湖又是“大湖”了。那个冬天,张文摩拳擦掌,学着师父的样子凿冰。结果他发现,冰干干净净,冰下,也干干净净。“当时查干湖根本就没有鱼,最多也就有一点野生小杂鱼。”张文明白,等着鱼儿自然繁殖是来不及了,查干湖想存活,那就得“想思路”。
这“思路”,一想就是8年。湖里没鱼、日子越过越难,到1992年,“投放鱼苗”的方案终于获得一致通过。为买鱼苗,渔场贷了整整500万元。投苗、禁渔,到1995年,渔场开始试捕,单网次的产量达到从未有过的6万多斤。“1995年那年我们就回本了,不光是回本,我们还盈利了。”张文忘不了当时的激动。
对于张文,1995年是一个太好的年份。也是在这一年,才32岁的他当上了渔把头。渔场上事无巨细,把头都得拍板——从渔网的尺寸、重量,到每张网的52名渔工的分工,每件事该怎么办,每个人擅长什么,张文心里一清二楚。“你不细致,就打不上来鱼;不精细,你的渔网扔进水里,可能就捞不出来了。”张文时刻保持着清醒,他身上绑着许多家庭的收成:“一年的收入也就在一个月里决定,时间不等你。收成好不好,都在把头身上。”
渔把头不好干,这是接下来的七八年里,查干湖一遍遍给张文上的课。“1998年一场大水,嫩江涨水倒灌,我们的鱼苗基本上没剩什么。2000年下了场暴风雪,因为积雪太厚,鱼就缺氧,2001年我们满湖全是死鱼。后来刚刚有点起色,到2002年又是一场鱼虱。”天灾连连,张文记忆犹新。“我们还要挺过来,我们还要坚持,有水就不愁没有鱼,一定有好转的那一天。”张文说。03
2002年,查干湖终于迎来转折。前一年开始,渔场又一次投放大量鱼苗,两三年后成效明显。随着鱼群数量增长,查干湖有了自己的“免疫力”,顺顺当当走过二十多年。张文感叹,“我们过去谁都不敢想象,现在什么都实现了。”千米大网在水下蔓延,零下20℃,渔工轮流在冰面停留,拖拽渔网的力气,主要靠马。张文说,千年的传统,至今仍在查干湖保留着:“我们用的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人工凿冰、冰下走网、马拉绞盘。2000米的大网怎么把鱼打出来,只有我们知道。”马拉绞盘
2009年,张文创造了单网产量16.8万公斤的纪录,不久又被打破。到今天,查干湖上单网打出20多万公斤鱼是常事。张文觉得,除了纪录,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我们现在一年投放1000万尾鱼,一尾一年能长2斤。我们一年才打300万斤到400万斤鱼,鱼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我们捕鱼速度。很多人说查干湖的鱼咋越打越多,你算算,我们肯定越打越多。”张文(右二)和渔工们在一起
2018年,张文将“一号网”的传承重任交给了徒弟,但每年冬捕季,这片熟悉的冰面总在轻轻挠着他的心。“查干湖冬捕第二十代渔把头”,这是一个永远属于他的称呼。查干湖里渔网的网眼,早已从1寸变成6寸;每年水里多出的几百万、上千万斤鱼,让今天领头的徒弟再不用担心天灾。千帆过尽,张文知道,他从没嫌弃过的这个渔场,刚迎来最美的时候。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时光里 | 守护最美的渔场》
本期编辑:胡程远、赵雅娇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