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解散了粉丝群
时事
2025-01-15 07:28
北京
2024年8月,在巴黎奥运会上一夜成名的游泳运动员潘展乐突然解散了粉丝群。在接受采访时,潘展乐谈到了自己的看法:“流量能让我涨成绩吗?我能游到46秒39、46秒38吗?我的一切都是靠我自己努力训练得来的,我希望更少的人关注我,这样我才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同年11月15日,网球运动员郑钦文也解散了她的粉丝群。据了解,该粉丝群由郑钦文粉丝自发创建多年,关联了郑钦文本人的社交媒体主页。得知粉丝群解散的消息,许多网友为此感到惋惜。
但更多人对运动员们的选择表示理解。观众对于体育明星的喜爱来自他们赛场上的表现,或是他们为国争光的成绩,或是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粉丝群本是运动员与体育迷们交流的渠道之一,然而,部分粉丝的行为已经严重打扰到了运动员正常的训练和生活。时间回到2024年8月,王昶曾在粉丝群发声:“我觉得大家理智点,行李差点都给我挤没了。”根据接机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王昶的粉丝在机场追着他跑,王昶捧花快速奔跑,但还是很多人手持拍摄设备拍照。类似的一幕也发生在体操运动员张博恒身上。巴黎奥运会结束后,他刚刚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就被热情的粉丝、代拍以及围观群众包围了起来,寸步难行。女篮运动员杨舒予等也曾发文,呼吁理智追星,不要在机场聚集进行接机、送机的活动。知名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是重度“饭圈文化受害者”。2021年,樊振东发文恳请大家抵制跟拍、跟机行为,“恳请球迷们允许我做个普通人。”;2022年,樊振东呼吁粉丝尊重每一位领导、教练、队友,不参战、不引战、不争论;2023年,某女士非法入侵樊振东所住的酒店房间,樊振东报警;2024年,樊振东深夜发布视频,表示其在酒店被粉丝团团围住,视频中,还有人带着半人高的孩子......屡次受到打扰,迫使樊振东多年来屡次发出“理性追星”的呼吁:赛场见是最好的支持,请给予运动员必要的尊重!除了线下聚集的“追星”行为,网络空间内关于运动员们的“饭圈文化”也让他们饱受困扰。从最早的贴吧、论坛,到后来的社交软件群聊,体育迷通过网络,组成了各自的圈子,形成了各家应援会。同一位运动员的不同应援会之间存在“内部矛盾”,不同运动员的粉丝之间也有着“意气之争”。可以说,互联网上常常可见与运动员有关的“粉圈骂战”。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新生代运动员走入了大众的视野,以出色的竞技表现和坚韧的个性,获得了大家的喜爱。“体育热”不断吸粉,这本是件极好的事,然而粉丝群的扩大,为运动员们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关注,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近年来,不良“饭圈文化”对竞技体育的侵蚀和危害日益凸显。一些粉丝在狂热追捧偶像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体育精神的本质,将关注点从运动员的竞技表现转向了其私人生活、外貌形象乃至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这种畸形“饭圈文化”不仅影响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更对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国家体育总局对此早有警觉,并多次明确表示要拒绝畸形“饭圈文化”的渗透,鼓励体育工作者坚持“做好自己”,走正道、树正风、扬正气。2025年1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会议,表示要聚焦斗争重点,把“饭圈”乱象治理作为当前紧迫任务抓紧抓实,加强队伍管理、宣传引导,强化风险防控,聚焦重点群体。运动员们解散粉丝群的举动无疑具有鲜明的示范意义。与粉丝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良好的业界生态。从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来看,远离“饭圈”不仅有助于他们保持专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还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舆论压力和干扰。更重要的是,远离“饭圈”能让运动员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保持初心,坚守体育精神,从而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更稳。粉丝群的解散,背后是运动员对竞技体育本质的坚守,也是对广大粉丝的呼吁:每一个关心和支持中国健儿的人,都应当尊重运动员的个人权益和选择,在为运动员鼓劲加油时保持理性,避免不当言行,坚决杜绝“饭圈”乱象向体育领域蔓延。应当站在跑道外为他们喝彩,而不是冲锋陷阵、为他们制造障碍。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