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现场音乐演出已经普及到世界各地,观众们在演出结束后齐声呼喊“Encore(国内广泛音译为‘安可’)”的行为已成习惯。
而每当这样的场景出现,已经退场的表演者或许会令人喜出望外地再次登台,并再表演几首曲目为整个夜晚正式画上句号。
观众们大喊“安可”呼唤走下舞台后的表演者返场表演似乎是种不成文的规定
那么这样的行为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呢?
提前透露一下,这个传统的形成和出现要远远早于如今最常见到的摇滚乐领域。
起源
据《留声机》杂志所述,“演出安可”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8世纪初,当时意大利歌剧受到了英国观众的广泛喜爱。
纽约古典音乐电台(WQXR)更是将这一现象的出现具体到了巴洛克时期——一些证据显示早在1712年2月就出现了安可。
有资料记载,安可最早出现在英国的歌剧院中
WQXR补充称,与现今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一次安可被特别提到的时候,评论家并没有带着太积极的态度。
恰恰相反,这一词语被记录在一份名为《旁观者》(与当今同名杂志无关)的英国报纸里的讽刺评论中。
“我观察到它已经变成了一种习俗。”评论写道,“无论何时任何绅士对一首歌尤其满意的时候,在他们嚎叫‘安可’后…演出者会非常乐意再唱一遍。”
被抵制
一个对于“安可”的早期定义是“对于一首刚刚被表演过的作品的重复”,而这通常来自于观众们的口头要求,但常常被表演者视作麻烦事。
事实上,在《创世纪》首演时,Franz Joseph Haydn(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对此曾特别印制了一份请求书。
声明表示他总是对于公众的认可受宠若惊,但希望观众们可以友善地表达他们的欣赏,不提出安可要求以免打断作品的连贯性。
曾被视作一种不雅的行为,知名作曲家海顿就是早期反对安可的艺术家之一
随着时间发展,观众对安可的使用愈发失控,以至于到了19世纪末,在大型的音乐活动中让地位崇高的人来决定是否可以安可已经成为惯例。
而到了20世纪的时候,很多音乐厅里甚至会特意在节目中印出“禁止安可”甚至直接展示出巨大的标语展示牌作为呼吁。
重焕生机
《Ennui》杂志认为百老汇(Broadway)对于安可在20世纪的回归起了重要的作用——观众们会用此将演出结束后的演员们叫回舞台。
这一行为最终逐渐蔓延到了摇滚音乐的表演中,并渐渐成为了我们如今所熟悉的现场表演结束前的“压轴好戏”。
20世纪,摇滚乐现场很好地接纳了安可这一形式
虽然更开放,包容,以及狂热的现场给安可提供了蓬勃发展的生存空间,但也不是每一个摇滚明星都会把它当成必要环节。
摇滚之王Elvis Presley,就在经纪人Col. Tom Parker的建议下拒绝进行安可演出——这也是著名的“Elvis已经离开现场”标语的由来。
被视为是最伟大的摇滚乐队,The Beatles通过不进行安可表演来趁着乐迷们还留在原地尖叫时逃离现场的习惯也被人所熟知。
发扬光大
那么是谁让用安可作为每场演出固定节目成为一种时尚的呢,《Ennui》给出的答案是:老牌摇滚明星Bruce Springsteen。
这位乐坛常青树通常会进行长达三个小时激情洋溢的表演,然后退场并在一声声的“安可”中重新登台并劲头十足地加演。
在《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David Segal于200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是‘老大’将摇滚演出变成了一场铁人赛事…”
Bruce Springsteen拥有着地球上最具激情的现场演出
他继续,“进行四小时长的马拉松式表演,和E Street乐队一次次回到舞台上,他们的汗水和耐力是那盛事的一部分。”
也难怪,Segal在文章中补充道,“你浑身脱水地离开一场Springsteen演出,然后你会觉得他是在一个担架上被抬走的。”
逐渐,其他艺术家也开始将一次,甚至多次安可放到自己的演出计划中,让乐迷们带着一个接一个的惊喜和难忘时刻回家。
但随着表演形式变得越来越宏大,安可的那种自发性和突发性特质已经开始减弱,似乎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表演的一个环节。
现状
老实说,安可已经失去了那种“拆盲盒”般的激动感了——观众们可以很轻易地分辨演出是真的结束了还是表演者们只是作出离开的样子。
大多数乐迷都能告诉你随着他们心爱的乐队走下舞台,还有哪些知名的热门单曲没有出现在今晚的演出中,而且很有可能一会就能听到。
当惊喜变成惯例,安可在观众心目中越来越像是配合表演了
而表演者们也很少能够让安可变得耳目一新了,比如在这个环节演奏一首尚未发布的新歌,或者很少在现场表演的冷门歌曲。
相反,安可返场似乎已经和将自己最具知名度的一首或者两首在当晚还没表演过作品带给等候多时的观众们捆绑在一起了。
文字:歪老赵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请通过左下角“分享”标志将它分享给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欢迎点亮右下角的“在看”和“点赞”标志或点下方的“稀罕/钟意/喜欢作者”进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