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往前赶 安徽有实招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时事   2025-02-10 17:39   安徽  
“安徽使劲往前赶的目标实现,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在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张毅看来,今年省两会提出,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加快“四链”融合、实数融合、两业融合,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对安徽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创新生态、由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建设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徽时不我待。”张毅认为。
那么,该如何进一步加快建设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张毅表示,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全省工信系统将从助企解难、要素对接、政策落地、动能培育、提质增效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实施“五大行动”,千方百计稳增长;聚焦链群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打造制造业“4433”万千亿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推动优质企业提质扩量增效;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赋能提升工程,强化科产协同,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强化“双招双引”,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坚持系统治理,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塑造工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强服务管理,增强行业治理能力。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重点,也是安徽使劲往前赶的关键。”张毅表示,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等产业集群建设上成效显著,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省工信系统将瞄准创新能力领先、规模效益显著、制造能力先进、优质企业集聚、生态体系完善发展方向,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工程;启动实施标准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一业一方案”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支持光储、高端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培育更多新支柱新赛道,推动新兴产业涌动生机;聚焦全省“7+N”布局和工信部六大重点领域,完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遴选更新机制和未来产业培育链路,推动未来产业抢占先机;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是安徽完善创新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张毅认为,近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解决了融合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了发展活力,“当下,政策的创新仍是重要发力点。随着融合向纵深发展,安徽仍需在各领域积极探索更多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以改革促融合,以创新促发展,从而加快建设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丰静
编辑:马珺

推荐阅读

 

哪些工业企业更赚钱?安徽发布去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创历史新高!签订量超1亿吨
合肥春节“文旅活力”是如何炼成的?
大专可报!今起报名→
图片

安徽日报
主流权威,引领舆论,把握全局,及时发布,关注大事,关切民生, 展示安徽形象,凝聚发展力量。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