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专家:2024步入高收入社会!

文摘   2024-12-02 08:30   北京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4年11月3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远征在会上指出,中国已临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去年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达1.26万美元。因为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比2022年略低,但按经济增长态势来看有望超1.3万美元,这接近2023年世界银行1.4万美元左右的高收入社会标准。

曹远征强调,2024年,中国很可能接近1.4万美元这个高收入社会标准的指标。

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连续多年低于30%,是社会收入的重要体现。

曹远征谈到,高收入社会实则为服务型社会。当前,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占GDP的55%。

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制造业。这是我国经济的深刻变化。

曹远征建议,未来可从三步着手应对。首先是稳杠杆,目前资本市场价格、房地产价格以及地方债务均已开始企稳;其次是上轨道,应使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长相符;最后是可持续,这需要依靠改革,改善激励机制与宏观调控,优化收入分配。

公开信息显示,曹会长履历辉煌,极具权威性。

曹远征,1954年出生,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等,著名经济学家论坛“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这些身份,表明曹会长影响力具有代表性权威性,不容低估。

曹会长演讲的内容,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官方对经济的判断?就算是不代表官方结论,肯定也是曹会长为代表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看到专家们对形势如此乐观,本人(徐吉军,汉唐智库)作为一介草民就放心了。

如果请专家们站在社会的中下层,平视社会现实,应该能够观察到:

央企国企大面积裁员;

互联网大厂裁员;

外资企业撤离闭厂,民工潮不复出现;

民营企业大面积经营不善无法维持,只能倒闭注销;

大流行以来,大学毕业生很大比例没有稳定就业,只能灵活就业。

2023年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一项结果显示,目前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

所谓新业态劳动者,是指在“互联网+”形式下,灵活就业、平台就业等从业者,主要包括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代驾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

2021年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灵活就业人员已经高达2亿。

为什么灵活就业?主要原因不是劳动者不愿意就业,而是就业岗位不足。

就业率是经济的晴雨表。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再好的数据也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失业、裁员、降薪、家里揭不开锅的新闻已经铺天盖地。

现在一些不了解人间万象,不关心人间疾苦,不接触平民生活。

作为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们,到底看没看到?

如果看到了这些具体的经济现象,还在摆弄那些花里胡哨的数据,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一直说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

重要的是要有发现困难的慧眼,面对困难的勇气,解决困难的方法。

方法从哪里来?

就得靠人民群众群策群力,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决策群体英明果决。

广大人民群众一直在努力活着,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哪怕是四处奔波风餐露宿也要努力工作,一直在期待就业形势好转。

作为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无视这些现实问题,还在鼓吹高收入社会的到来,学术态度实在令人存疑。

更关键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社会需要切实有力的措施,其实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1980年代精神:放开手脚,让人民群众充满激情奔向未来!

在当前的形势下,提出稳杠杆、上轨道、可持续,这种不疼不痒的建议,只能说是四平八稳毫无意义。

决策需要真正了解社会现实,请专家们先说点实话。

关注汉唐智库新媒体,扫码入群防失联!

汉唐智库
请关注汉唐光辉。徐吉军先生主笔,今日俄罗斯通讯社专栏作家,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智库成员,环球财经前主编。全球热点评论原创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