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脚将军陈策死战不退,为抗日战至一兵一卒,打出中国海军威名

文摘   历史   2024-07-10 23:16   广西  

1895年,一名男孩出生在了广东文昌(今天的海南海南省下辖市)。没有人知道,这个男孩将来会成为国民党军队中赫赫有名的海军中将,他就是陈策。

别看陈策个头不大,但是浑身是胆。而立之年时,陈策就巧施计谋在“陈炯明叛乱”中营救孙中山;

抗日战争期间,他重伤不下火线,最终失去了一条腿,成了“独脚将军”;

驻港期间,他凭借过硬的军事素养指挥了“香港大突围”,被誉为“东方的纳尔逊”。然而这位戎马一生,胆气冲霄汉的将军,最终却死因成谜,令人唏嘘。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传奇的海军将军,领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陈策将军

一、忠诚护佑孙中山,危难之时方见忠诚本色

老话说得好,英雄出少年,十七岁时,就读于广东海军学校(原黄埔水师工业学堂)的陈策就加入了同盟会,自此开始矢志不渝的追随孙中山先生。

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准备开始北伐。然而就在此时,孙中山一手举荐,培植的老朋友,兼任陆军总长,内务部长,粤军司令,广东省长四职的陈炯明却暗地里与北洋军阀勾结密某叛乱。


陈炯明

时任江防司令的陈策察觉陈炯明的异动后连夜赶赴韶关的北伐大本营为孙中山报信。然而孙中山对自己的这位心腹至交颇为信任,加上此时的孙中山一心北伐,并没有把陈策的警示放在心上,以至于不久酿成大祸。

21年6月,陈炯明心怀不轨的消息不断传来,孙中山放心不下,返回广州,谁料这一举措正好给了陈炯明可乘之机。6月16日,陈炯明叛军包围了总统府,孙中山危在旦夕。

听闻消息的陈策火速返回舰队,指挥宝壁舰到达码头接应孙中山。随后,早就发觉温树德有异心的陈策,又力劝孙中山拒绝前往温树德的座驾舰永翔舰,并巧施计谋后,以训话为由,巧妙的将孙中山转移到永丰舰上。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陈策的担忧,温树德在陈炯明的二十万大洋的诱惑下叛变得干干脆脆,陈策又一次在危急关头保护了孙中山。此后的55天,孙中山一直驻留在永丰舰上,直到8月9日,北伐失利,回天无望,孙中山决定放弃广东转赴上海。


永丰舰,后改名“中山舰”

这次叛变是孙中山一生的痛,然而就是在这样“干戈起于肺腑”的紧要关头,陈策凭借他在海军中的威望,率领拥孙的海军部队不畏生死救助孙中山,才使得他虎口脱险。

今天,陈策的故居还挂着孙中山的亲笔题字。自此开始,而立之年的陈策也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他的传奇表演。

二、抗日期间身先士卒,“独脚将军”创造海战传奇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三百八十万军人的血洒在他们热爱的中国土地上,这其中自然不乏中国海军的血。海军初建时具有6万吨排水规模的舰队,最终只剩下不足2千吨。

陈季良、曾以鼎的第一二舰队将热血洒在了江阴、马当封锁线。

沈鸿烈的第三舰队所有的舰艇都葬身在青岛。

陈策的第四舰队,从两广流域奋战到西江上游最终全军覆灭。

在制空权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中国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陈策也在这场战争中留下了一条腿,成了“独脚将军”,不过这场战争也凸现出陈策为国不计生死的英雄本色。

1937年7月开始,随着抗日战争形势越演愈烈,日军将主意打到了虎门要塞。当时虎门要塞是中国海上物资运输的咽喉要地,广州向外运输船只均要经过此地。但此时正逢蒋介石长江战线吃紧,粤军被大量调往华中战场,空军也几乎全部北上,导致据守此地的陈策面临着人员匮乏的问题。不仅无人可用,自陈炯明叛变之后,虎门要塞的大炮就不断被陆军部队借走,不过从来都是有借无还。没人,没炮,没有制空权,这一座座大山压并没有让陈策退却。

针对面临的问题,陈策尽全力弥补。防空力量不足,陈策紧急筹钱,从与虎门距离最近的香港购买高射炮;人员匮乏,陈策就与驻守在附近的余汉谋将军协商,修筑广虎公路,以备战事吃紧时陆军可以迅速增援;缺少船舰,陈策就打捞被击沉的舰艇,修复后补充舰队船只。除此之外,陈策还充分利用中国舰队对于地形的熟悉扬长避短的阻击日军,他命令官兵堵塞珠江口,在虎门要塞水域布置鱼雷,毁去航灯,依靠珠江复杂的水域环境大大延缓了日军进攻的步伐。

不过,虎门海战最终还是爆发了,这场海战是抗战史上第一次海军之战,中国海军成功击退日本,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和风采,作为本次战役的指挥官,陈策功不可没。

1937年9月14日,“肇和”号和“海周”号巡逻时遭遇日本“夕张”号及其他4艘巡洋舰的突然袭击。夕张号是日本巡洋舰中的佼佼者,3500吨的战舰战斗力却能与5500吨的舰艇不相上下。



肇和号(上)与夕张号(下)

肇和号和海周号在猛烈的炮火打击之下很快失去战斗力,此时日军马上准备炮击虎门要塞,掩护其陆军登陆。然而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停泊在中国大炮射程之外的甘丸号日本运输舰接连被重炮击中,等待登陆的日军死伤惨重。甘丸号迅速回航,陈策又命令梁康年中校率领四艘鱼雷快艇截击甘丸号,逼得夕张号放弃攻击虎门要塞,转而掩护甘丸号撤退。

这突然的转折是如何发生的呢?原来,陈策深知敌强我弱的形式,若是按照传统的布局方式,将最大射程的火炮布置到最后方,射程必然受到很大限制。于是陈策反其道而行之,放手一搏,将口径最大的维克斯大炮放置在第一线,硬生生将打击距离延长了3公里,恰恰是这3公里,使得甘丸号遭受巨大的损失,不得已返航。后续的战斗中,日本舰队也屡次吃到了这种奇怪布防方式的亏。数月过去,虎门要塞这颗钉子牢牢地钉在广州门户,将日本舰队拒之门外。

1938年4月,日军又动起了歪脑筋,决定里应外合从内部瓦解陈策的防守。于是日军联络了原广东省省长李福林,李福林为人自负,却被蒋介石多番排挤,加上早在战争之前他就与日本人关系暧昧,来往密切,因此日军与李福林约定4月中旬共同进攻虎门。


李福林

然而日本人哪里知道李福林与陈策交情甚笃,加上草莽出身的李福林虽然油滑,但不失大义。李福林这边与日本人密谋,转头就把全盘计划告诉了陈策。并与陈策设计出了一个“关门打狗”的计划,将日军引诱到炮台的射程范围之中,然后一举歼灭。中了埋伏的日军自然恼羞成怒,将附近的轰炸机一股脑地调到虎门狂轰滥炸。

为了歼灭日军,陈策不顾炮火,身先士卒到第一线指挥战斗,炮声直至黄昏才渐渐消失,也正是这场战斗,陈策的一条腿被炮弹击中,身负重伤,截去了左腿,成了“独脚将军”。


独脚将军 陈策

可惜,敌我差距过于悬殊,1938年10月在日本长达1年多的紧逼之下,虎门要塞最终陷落,陈策指挥的第四舰队也几乎全军覆灭,不过长达1年多的坚守,让人们认识了这位小个子海军中将,也认识到中国军人守土卫国,宁死不退的决心。

三、宁死不降指挥香港大突围,“东方纳尔逊”声名远播

第四舰队覆灭后,陈策离开了钟爱的海军视野,被派往香港,出任国民政府驻港联络代表。在港期间,陈策作为香港与内陆的纽带,在香港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多方筹措各种紧缺的物资,并通过走私线秘密运送到大陆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仅仅39年下半年,通过这条秘密走私线运抵大陆的汽油就高达180万加仑之多。同时陈策还在香港组织抗日力量,预防日军进攻香港地区。

1941年年末,日军疯狂地袭击了珍珠港,同时日军第二十三军酒井隆部第三十八师团出动三个联队,渡过深圳河,开始了对于香港地区的进攻。


珍珠港事件

在日本的疯狂进攻之下,香港政府仅仅坚持了18天就宣布投降,自此香港飘零孤苦的“日治时期”正式开始。决定投降后,时任香港总督的杨慕琦将这一情况电告陈策,陈策听闻非常愤怒,表示作为军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决心率领愿意跟随的70多名中英官兵利用仅剩的几艘鱼雷艇奋力突围,不成功便成仁,以报祖国。

由于鱼雷艇动静过大,容易吸引敌人,于是陈策提前将5艘鱼雷艇放置到鸭脷洲附近待命,大部队利用码头剩余的2艘炮艇赶赴鸭脷洲。

不料突围途中,陈策所乘的小船就被追击的日军发现,陈策手腕中弹。无奈之下,陈策抱定决死之心,扔掉拐杖,卸下假肢,跳入海中,仅剩一手一足的陈策奋力泅渡,幸亏时任陈策副官的徐亨帮忙(徐亨,远东运动会自由泳冠军得主,后任奥委会主席)在奋力泅渡2个小时后才最终游到鸭脷洲。


徐亨

到达鸭脷洲后,突围部队找到了之前待命在此的5艘鱼雷艇,不过鱼雷艇的声响过大,还是引来了附近的1艘日本驱逐舰。敌众我寡之时,陈策临危不惧,下令5艘鱼雷艇以攻击队形冲向日本驱逐舰,竟然真的吓退了这艘日军驱逐舰。

带领部队顺利到达平洲后,陈策联系了当时赫赫有名的东江游击队,在他们的帮助下,成功突破日军的层层封锁。行进期间,陈策左手腕的伤一直流血不止,只能坐在椅子上被抬着前进。终于于12月29日,突围部队抵达国统区后,陈策左手手腕中的子弹才被取出,这枚子弹被陈策留了下来,成为了证明他不负祖国乡亲的证明。


陈策与突围官兵合影

由于伤势过重,陈策留在惠州休养。突围部队的英军则继续行进,途径缅甸、印度,最终在经过51天,途经4600多公里后,终于回返了自己的家乡。

62年后,当时突围队伍当中的英国海军军官黑德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陈策“假如这世界上真有活的兰博,那就是这位一条腿的中国将军了”。

陈策指挥香港突围的事迹辗转传回英国后,英国政府为了表彰他在此次香港大突围中的英勇表现,以英国皇室的名义授予他KBE勋章(大英帝国骑士勋章),同样的勋章加上与纳尔逊相似的独腿,陈策由此得了个“东方纳尔逊”的称号,中国军人悍不畏死的英勇事迹也由此远播欧洲。


四、光辉人生落幕,将军死因却成谜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策将军被任命为第一任广州市长,不过仅仅1年后,陈策就在广州的家中逝世了,关于陈策的死,也是众说纷纭。

其中一种说法认为陈策是蒋介石派特务暗杀而死的。陈策将军去世前一天,曾在家中举办宴会,这次宴会出席的人中有一名叫做陈静涛的军统特务。第二天,陈策就在酣眠中与世长辞,因此很多人怀疑陈策将军的死与军统脱不开关系。

另一种说法则怀疑陈策在饮酒后又服用了安眠药物,药物与酒的共同作用使得本来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陈策将军神经麻痹死亡。

无论死因究竟如何,陈策的一生不得不说是光辉闪耀的,负伤残疾并没有为他的人生蒙上阴翳,反而为他填上了更加传奇的色彩。


这个从海南山走出去的小个子海军将军,从陈炯明叛变保护孙中山开始,就显示出一个军人的忠诚本色。

之后的抗日战争中,他屡屡冲锋在前,不惧炮火指挥战斗甚至因此截取了左腿,成了“独脚将军”。

不过残疾并没有影响他的爱国热情,赴港后他依然竭尽所能地为大陆提供资源,支持抗日,并在香港政府投降后,为了守护军人的尊严,率领仅剩的70余人奋力突围,几近身死。

如今,中国海军成功已经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我们的国家军力日渐强盛,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相信当年把献血洒在珠江口的陈策将军如今也可以瞑目了。


脑洞趣味历史
每日一篇历史故事,故事有温度,历史有诗意,百般滋味,全在心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