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第244期学生社区时事热点座谈会顺利举办

教育   2024-05-16 17:13   广东  



为进一步促进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探讨传统民俗文化“何以出圈”,学生社区管理中心于5月11日下午在石牌校区开展了第244期时事热点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以“传承民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不同学院的30名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本次座谈会并积极展开讨论。



会上,来自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中心的袁思华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民俗文化的定义以及身边的民俗,随后对近年来“大火出圈”的福建簪花打铁花进行科普,细致描述了这些传统民俗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让同学们对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理解,袁老师还特别以广西非遗民俗“短衣壮”为例,讲述了这一传统民俗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她强调,传统民俗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该案例,袁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传统民俗,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个人实际,推动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讨论环节,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识和感悟。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传统民俗文化“出圈”所带来的启示,以及当代青年应当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场讨论不仅让同学们对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文学院 吴卓然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千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富、多元且独特的民俗文化与生态。全国各个地区的人民通过其独特的生活体验、审美趣味与聪明才智使得民俗文化之林能够历久弥新,代代相传。在新媒介发展日渐快速的当下,传统民俗拥抱新兴媒介焕发出文化发展的第二春,我们应当在这样独特的历史语境中拥抱新时代、新技术,在将传统民俗去粗取精、扬长避短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新媒介在传播与影响上的重要优势,做好传统民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新闻与传播学院 赖一琳




文化的创新性传承离不开年轻一代的支持。有这样三位年轻人,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创新者和推广者。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广东醒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卢浩生将醒狮文化带入校园和社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丹通过创作现代题材的年画,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浮山剪纸市级传承人乔秦则通过参与现代艺术展览,将剪纸艺术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这三位年轻人的努力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通过创新和转化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能够更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年轻一代一方面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知识所学,把传统文化通过创新转化的形式,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喜欢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包宜宵 




通过本次座谈会,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深刻理解了其中的内涵,并认识到发扬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对现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论是“簪花”的爆火,还是“短衣壮”的被看见,都代表着我们如今文化自信的提升,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中国。作为青年学子,我们需从中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如今各地区传统民俗的爆火出圈,以创新性的手段助力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扬传承,团结协作,将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做大做强。让我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文字 | 朱昭霖

初审 | 杨淇羽 袁思华

复审 | 赫栋峰

终审 | 刘   昊

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中心


营造良好住宿环境,打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

暨南社区小帮手
服务暨南大学全体在宿学生,提供最全面的暨南社区生活资讯,帮助大家营造良好的住宿环境,打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关注社区小帮手,住宿生活不用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