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团结报》刊发河东区侨联委员方广岭的文章《漕运与妈祖信仰在天津的传播》。
《团结报》作为由民革中央主办的时政类报纸,是各民主党派共建共享共用的舆论主阵地,也是展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越性、宣传民主党派履职成效的重要窗口。新年伊始,河东区委统战部、区侨联大力弘扬“侨”文化,着力搭建“侨”平台、聚力做好“侨”文章,积极探索文化统战工作新路径,为新时代侨联工作提供了强劲动力!
全文如下:
妈祖文化肇始于宋代,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起初,妈祖仅是偏安福建一隅的地方性神灵,随着中国古代漕运事业的不断发展,妈祖信仰与习俗也从福建逐渐传播到中国滨海沿河的广大地域,妈祖最终演化成为全国性的神。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妈祖信仰与习俗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妈祖文化。
天津位于渤海湾西岸,华北平原东北部,北运河、南运河、大清河等河流在天津汇流成海河,故天津历来有“九河下梢”之称。
漕运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专指为朝廷运送粮食的水路运输方式。漕运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开始组织人力开凿运河,利用运河进行运输。秦朝一统天下之前,漕运都是在相对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进行。中国较大规模的漕运始于秦汉,兴盛于隋、唐、宋、元、明各代,至清代结束,前后历经两千多年。漕运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方式,元代前的中国漕运以河运为主,从元代开始兴起海上漕运,河漕、海漕交替启用。无论河漕还是海漕,天津始终都是漕运线路上的重要枢纽。
元朝统一中国后,北京被正式确定为首都,当时被称为“大都”。北京人口众多,粮食需要量大,同时加上元初不断对外进行战争,需要订购大量军粮。这些粮食主要取自江浙一带。由于北京距离江浙路途遥远,交通曲折,元朝政府为发展漕运,在疏通古京杭大运河上下了不少功夫。
河漕的成效起初不错,但后来发现运河河道常因天旱水浅,淤塞不通,致使漕船往往不能如期到达。再加上漕船船只较小,运量有限,因此常常难以满足大都的需要。
为了弥补河运的不足,元朝政府便开始对另一条漕运干线——海道运输,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元代海漕开始后,“直沽”作为地名多次出现在元朝的文献中,说明天津在元朝漕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元人王懋德曾在《直沽海口》一诗中写道“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描绘出当时直沽的繁荣景象。另一位元代诗人傅若金所创作的《直沽口》则表明当时直沽已成为官兵和普通百姓混居一处的场所:“转粟昏秋入,行舟日夜过,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由于漕运和盐业的发展,延祐三年(1316年)春,元朝政府决定“改直沽为海津镇”。
天津是当时进京的必由之路,特别是海漕船大,载量重,必须经天津换装成小船才能驶入北运河。为适应漕运、盐业运输的需要,当时元朝政府在天津沿海河,从军粮城、大直沽、三岔口、南仓、北仓,直到杨村一线,依次修建粮仓,形成带状河港城市布局,其中以大直沽、三岔口为中心,三岔口最为繁华。
元代漕运活动直接带动了天津的繁荣,也令妈祖信仰传播的地域,由南向北不断扩大。妈祖信仰在宋代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那里的民众,特别是船工和商人,早已养成不拜妈祖不上船的习俗。元代施行海漕后,相比河漕而言,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于是为保障海漕的顺利进行,元朝政府十分重视迎合船工的信仰诉求,将妈祖的封号由宋代的“妃”,提高至“天妃”,妈祖的神格不断提高。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十五年八月辛未,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据统计,妈祖先后受元代皇帝敕封共计5次,目的都是保障漕运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同时元朝政府还在沿海各地敕建妈祖宫庙,并要求所有与漕运有关的沿海城镇均要按时进行有关祭祀活动。
天津最早的妈祖宫庙正是建于元代。由于此前元朝政府已将天津的名称由“直沽”改为“海津镇”,故此《元史·泰定帝纪》中便有“泰定三年作天妃宫于海津镇”的记载。当时元朝政府在天津筹建两座妈祖宫庙,分别位于海河东西两岸。一座在海河东岸,为大直沽天妃灵慈宫,民间称为东庙,坐东朝西,面对海河;另一座在海河西岸,为小直沽三岔河口附近的天妃宫,民间称为西庙,坐西朝东,同样面对海河。
天津的妈祖宫庙由元代朝廷敕建,并且在庙宇建好以后,元代朝廷还定期派使臣莅临祭祀,因此《元史》中有多处“海漕粮至直沽,遣使祀海神天妃”之类的记载。当时除在直沽(天津)进行祈盼漕粮平安运达的祭祀外,朝廷还遣使遍祭全国主要妈祖宫庙,规定“凡名山大川、忠臣义士在祀典者,所在有司主之。唯南海女神灵惠夫人,至元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积至十字,庙曰灵慈。直沽、平江、周泾、泉、福、兴化等处皆有庙。皇庆以来,岁遣使责香遍祭,金幅一合,银一锭,付平江官漕司及本的祭祀例外府官,用柔毛酒醴,便服行事。祝文云‘维年月日,皇帝特遣某官等,致祭于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大意是规定凡是当时列入国家祀典的名山大川、忠臣义士,其祭祀活动一般由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官员主持,唯独妈祖的祭祀例外。由于妈祖至元年间在漕运护航上屡建奇功,因此,朝廷不断加封神号,最终累积至十个字,庙额称为“灵慈”,并由朝廷出资在天津、苏州、泉州、福州、兴化府(今福建莆田一带)建立宫庙。自皇庆年间开始,元朝朝廷每年都会派使臣赍香到这些宫庙,持金幅一合,银一锭,交与平江官漕司及当地地方官。祭祀仪式也十分庄重,要求“用柔毛酒醴,便服行事”。祭文上写道“维 年 月 日,皇帝特遣某官等,致祭于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元代海漕的大规模兴起,加上朝廷的大力支持,促使妈祖信仰从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逐步传播开来。天津两座天妃宫建立后,妈祖信仰便在天津扎下根来。
天津的两座妈祖宫庙在明代仍有保留。近年来考古发现,大直沽天妃灵慈宫遗址在明代曾经获得过重建。根据有关文献介绍,小直沽的天妃宫(即今天津天后宫)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正统十年(1445年)也相继获得修建。而1985年在对天后宫进行修复时,在正殿天花板背面发现了7块墨书题记,其中1块说明在万历三十年(1602年)太监马堂、监工官王枢、善人孙济、工匠等人参与了小直沽天妃宫的修建,说明天妃宫不仅在明万历年间曾得到修建,而且朝廷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庙宇的修建当时由朝廷官员具体负责,并获得社会捐助。
清代关于天津妈祖文化的历史遗迹和史料较多,从中我们既可以了解宫庙的情况,又可以知晓天津人对妈祖信仰及相关民俗的认知情况。根据历史遗迹、史料等,可知清代小直沽的天后宫(因康熙二十三年将妈祖的“天妃”封号升格为“天后”,故此天妃宫改称天后宫)曾经被修缮过6次。天后宫正殿内发现的墨书题记记载,清代修缮时间分别是顺治十七年(1660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同治五年(1866年)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另外,正殿台基南侧刻有“道光二十七年五月重建”字样,说明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也获得过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