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哇塞!三项世界级,在拉萨同框亮相!

政务   2025-02-01 20:01   西藏  


在总台2025年春晚西藏拉萨分会场的整场演出中,极具西藏文化特色的舞蹈《扎西德勒》十分亮眼。演职人员们围成一个象征民族团结的同心圆,在短短两分多钟的时间里,将西藏的九大非遗(藏戏、弦子、甲谐、果沃琴、热巴鼓、斯马卓、久河卓舞、阿羌姆、江达彩袖舞)展现给了全世界。至此,春节、藏戏两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了同台、同框。



鼓声阵阵,琴声悠扬,响彻拉萨除夕夜。敲着热巴鼓,姑娘们热情而又奔放,裙摆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久河卓舞(腰鼓)舞出了藏族男儿的豪迈与热情,让观众直呼精彩;鼓身最大,声音也最厚重的阿羌姆(背鼓)舞动时较为缓慢;斯马卓(鼓)则在同心圆最外围,通过舞动时和衣服褶皱的呼应增添美感,充当守护者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鼓的中心都画上了绽放的格桑花图案,寓意格桑花开幸福来。




首个中国非遗年,西藏也拿出了众多非遗“款待”观众。此次《扎西德勒》的舞台除去三大世界级文化遗产外,还出现了弦子、甲谐、果沃琴、热巴鼓、斯马卓、久河卓舞、阿羌姆(背鼓)七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具有昌都本土特色的江达彩袖舞。与此同时,藏文书法、唐卡艺术和藏香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春晚同步进行制作与展示。



乡村艺术的根在乡土间。据了解,此次演出中很多演职人员都来自村一级的民间团体或者县(区)级艺术团体。斯马卓传承人拉巴次仁说:“我们都是来自一个村,现在村里学习斯马卓的氛围很浓郁,小孩在读书之余也愿意来学习。”《扎西德勒》导演红涛说:“选择他们是因为相较科班而言,他们更有艺术的‘乡土味’,更饱含对西藏歌舞的热爱,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点”。

如今,西藏的各项非遗正在保护中不断传承,在传承中继续发展,在发展中持续创新。今年,在春晚这个平台上,西藏非遗熠熠生辉。


本文为西藏文旅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西藏文旅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版权均属原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10日内联系西藏文旅进行删除!


编辑:钟雯桐

▌校对:谭其露

▌审核:姚珩

▌来源:西藏日报


西藏旅游行业涉黑涉恶涉乱线索举报途径


举报电话:

0891-6834193


举报邮箱:

xzlyzf@163.com



西藏文旅政务网
https://wlt.xizang.gov.cn/
西藏旅游网
http://lyw.xizang.gov.cn/

西藏文旅
发布西藏文化旅游资讯,关注文化、旅游动态,服务人民文化旅游生活,大美西藏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