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第八场——岚县)

时事   2025-01-04 22:17   安徽  

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讯(杨文博 冯凤强 图/冯帅)    1月3日上午,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第八场),岚县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土豆花海,面塑之乡。大美岚县,风光无限。近年来,岚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五力”齐发,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美丽幸福岚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聚力打好“三张牌” 产业转型动力更强
稳一产,打好“特优牌”。岚县坚持全链条深耕,着力做强马铃薯产业,“岚县马铃薯”荣登2024年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单,全链条产值突破1亿元,“小土豆”华丽转身为益农富民的“大产业”。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策略发展特色产业,秀容沙棘、老磨坊八宝粉、品岚小杂粮、绿昌兴糯玉米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优质农特产品逐步壮大,有效带动群众人均增收超过1500元,使得“土特产”成为老百姓“钱袋子”的坚实支撑。
强二产,打好“高质牌”。岚县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以“煤铁”为主的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加速转型,煤炭先进产能实现100%覆盖;总投资5.5亿元的铸造产业园,1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全县生铁产能达到150万吨、铸造产能达到100万吨,传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同时,岚县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蓬勃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全力打造“风光”岚县。近三年来,岚县新核准并备案风光新能源项目13个,数量居全市之冠。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至2024年底,岚县已成功引进新能源项目35个,全县新能源备案装机规模达1913兆瓦,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五,标志着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岚县新的经济增长极,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岚县继煤铁传统产业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岚县不仅优化了新能源项目的申报流程,还强化了项目用地保障,为新能源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探索新能源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县域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活三产,打好“提升牌”。岚县重点推动文旅服务业品质提升,充分挖掘和利用万亩土豆花海、饮马池高山草甸、白龙山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岚县面塑、120师司令部等深厚的特色文化资源。近三年,岚县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稳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努力争创土豆花、白龙山两个4A级景区。投资近6200万元,倾力打造1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连续举办十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节,生态游、非遗游、红色游、乡村游持续升温,备受游客青睐。

全力守好“三条线” 巩固衔接成色更足
坚决保障脱贫群众收入增长,一系列精心策划和扎实推进的措施,确保了脱贫群众“增收线”得到牢牢守护。近三年来,岚县投入5.7亿元,精准实施了225个产业项目,惠及超过4万名脱贫人口。依托“岚县土豆宴厨师”这一省级劳务品牌的强劲动力,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稳定在2.2万人左右,脱贫人口收入增幅连续两年荣登全市榜首。2023年,在全国范围内的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估考核中,岚县的巩固衔接工作在“省考”中荣获全市第一、全省第四的佳绩。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岚县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抢抓上级利好政策,立足岚县工作实际,继续运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的生态扶贫典型经验,持续夯实生态根基,积极申报国家生态补偿项目,2021年至2024年共实施各类生态造林工程54.2万亩,总投资近4亿元,全部由原97个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通过议标获得项目施工资格。脱贫劳动力(含监测户劳动力)继续通过薪金、股金、租金、后续管护、后续资产收益获得收益,人均增收5000余元;培育壮大生态产业积极推进沙棘产业,采用生态扶贫模式,加强沙棘林的标准化种植与提质。2021至2024年间,年均种植2万亩,显著促进了产区群众增收,特别是沙棘枝果收益显著,2024年个别男性劳动力年收入高达3万元。此外,2024年岚县启动林业碳汇项目,与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预计20年计入期内,每亩至少增收10元,为群众带来额外林业资产收益;充分利用生态建设成果,激活资源、整合要素,有效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推进“土豆花风景区”4A景区建设,连续举办“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生态旅游火热升温。2024年土豆花景区接待游客10.5万人,旅游收入近840万元。响应上级号召,2013至2024年投入6200万元,打造1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王狮乡蛤蟆神村旅游项目运营稳定,2024年5-10月日均接待游客超400人,旅游收入达24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50余万元,解决21个劳动力就业,月均工资超2000元。对群众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稳固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岚县坚定不移地守住乡村建设“基础线”。借鉴“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岚县投资近2亿元,积极推进2个精品示范村、18个提档升级村、106个环境整治村的建设,成功打造1个省级示范村和3个省级产业示范基地。此外,岚县还新改建了105公里的“四好农村路”。连续三年投入超过4500万元用于“六乱”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强化乡村治理成效。在乡村治理方面,岚县同样牢牢守住乡村治理“保障线”。通过深化“全科网格”治理,135名网格长、246名网格员和198名网格辅助员协同发力,有效解决了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精心打造了18个移风易俗示范村,挖掘出36个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推动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良风美俗。如今的岚县,和美乡村更宜居、更幸福,乡村振兴“风景这边独好”。

奋力念好“三字诀” 城市蝶变颜值更靓
坚持“建”字当头,积极拓展城市脉络。路网是城市的“血管”,县城及其周边路网升级是城市更新的最直观体现。近三年来,岚县斥资2.8亿元,大力推进城区路网的延伸与完善。静兴高速(岚县段)及其连接线(北段)已顺利竣工并通车,人民路、向阳路、秀容街三条主干道改造提升也已投入使用,秀容桥、崇文桥、裕丰桥、迎宾桥、复兴桥五座连心桥同步建设,如期通车,形成了“五桥融通,南北同城”的新格局,为城市交通注入新活力。
坚持“改”字为要,着力提升配套设施。着眼于解决群众的迫切需求,岚县加快了配套设施的改造提升。在过去三年中,岚县实施清洁取暖全覆盖工程,新增了42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实现建成区集中供暖的全面覆盖。同时,完成了33公里的雨污管网改造,对36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面积11.25万平方米;实施了超过80栋24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市“微改造”托起群众“大幸福”。
坚持“管”字托底,狠抓城市治理。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治理。每年投入专项经费330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重拳出击整治脏乱差现象通过美化绿化和规范市场管理等常规工作,岚县成功创建了39个园林式单位和小区,构建了10个大型公园环绕、7个口袋公园点缀其间的绿色格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8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44.41%。持续擦亮岚县作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的“金字招牌”,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美丽岚县有“颜值”,更有“内涵”。

着力下好“三步棋” 生态环境质量更优
主动出击,下好防治攻坚“先手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2023年、2024年优良天数分别达321天、334天,空气优良率、PM2.5、PM10平均浓度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岚河国考曲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标准。累计获得市级环境质量改善奖励资金超过7300万元,彰显了岚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成就。
精心布局,下好造林绿化“关键棋”积极落实“双碳”战略,一体推动“扩绿、兴绿、护绿”工作。近年来,岚县与黑茶山林局等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县局联手合作造林,累计实施营造林26.8万亩,林草覆盖率达43.6%,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远规划,下好增效增收“长远棋”岚县做强“绿色家底”,充分收获“生态红利”。依托33万亩沙棘林资源,构建起“种产研销”的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5亿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实现了“绿”“富”双赢。如今的岚县,蓝天白云时时有、青山绿水处处见,群众的生态幸福感显著提升。

强力抓牢“三件事” 民生福祉底色更暖
岚县始终秉承“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用“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坚持办好群众为难的事。面对城区“停车难”问题,岚县迅速增设了3000余个临时和夜间停车位;针对城乡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开通18条城乡公交线路,并实现了公交车全民免费乘坐的全覆盖;在城郊结合部新增路灯1000余盏,用心用情“照亮”群众的出行路。
坚持办好群众盼望的事。在全省率先实施优质农村寄宿制学校试点建设,投资250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改造任务。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上学更便捷、教育环境更优质、家长更省心。启动秀容中学建设,与北京新学道开展合作办学,中、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总投资4.9亿元的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搬迁投用,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牵引,以“扩容提质医疗资源”做支撑,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解难题,全面增强了全县医疗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县人民广场、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场馆投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坚持办好向群众承诺的事。近三年,省、市、县67件民生实事全部高效办结。岚县深入开展“听民意办实事”活动,全力办成民生实事202件。每年超过八成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用“真金白银”为群众的幸福“赋能加码”。
岚县全力以赴抓项目、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向好、跨越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3年大幅跨越,从2021年的9.2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04亿元,年均增幅11.98%,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快速增长,2024年历史性突破1万元。其余各项指标都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今天的岚县,正以破竹之势,疾驰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这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民生温暖,每一篇章都激荡着奋进的乐章。如今的岚县,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绘就了一幅幅美丽幸福的新画卷,为吕梁的辉煌明天贡献着不竭力量。



来源|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

责编|杨文博



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
山西新闻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审核批准,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山西省重点新闻网站,也是山西省最大的綜合性新闻网站。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自开通以来,秉承其理念和宗旨,着力打造外界与吕梁沟通的第一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