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途领航 | 工科学习秘籍:解锁配方设计、机械设计与复合材料的高效学习法

文摘   2024-12-12 21:20   山东  

在学习的征途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且高效的学习方法宛如一把精准的钥匙,能够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它能帮助我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迅速提炼要点,将复杂的概念梳理清晰,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网络。下面是几位学霸的学习方法分享。

 01




橡胶配方设计学习方法

橡胶配方设计课程聚焦橡胶材料,讲解配方中各种组分的作用,目标是让学生依橡胶制品性能需求设计配方,掌握配方设计与优化能力。

橡胶211李嘉程

1、你需要掌握橡胶工艺学的基本知识。这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特性及其在不同应用中的行为。同时,还需要学习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基础知识。

2、掌握配方设计原则。这包括根据产品的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胶种和配合剂,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以及成本和环保因素。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配合剂的作用机理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3、学习配方表示方法。橡胶配方通常通过特定的表示方法来展示,包括生胶、补强填充体系、硫化体系、增塑体系、防老体系等,熟悉这些表示方法有助于理解和设计配方。

4、及时整理知识点。同学们可以通过整理思维导图来系统地了解不同配方对橡胶性能的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实践操作。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加深理解,可以通过实验室实验或实际操作项目来测试不同的橡胶配方,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配方设计的优缺点。

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加之一定的实践,便可在《橡胶配方设计》这门课中取得进步。

橡胶216潘迪生

1.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上课前浏览教材相应章节,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部分,例如橡胶配方基本组成部分、配合剂的名称和大概用途。在做预习的时候时刻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概念,比如一些复杂的配方种类及作用或者特殊的工艺步骤,方便在课堂重点听讲,有效解决。

2.课堂认真学习。课堂上做到认真听讲,理解老师所讲的配方设计原理。例如,在学习如何调整橡胶硬度的配方时,要清楚每种配合剂(如填充剂)是如何影响硬度的。做好课堂笔记,学会取重点,记录关键知识点,记录一些像不同橡胶品种适用的配方体系、各种配合剂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的重点及难点内容。

3.课后及时复习与总结。课后整理笔记,梳理每节课的重点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可以采用制作思维导图,将橡胶配方从基础原料到成品性能这一完整流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方便学习以及记忆。

4.拓展学习方法。日常学习中可以适当查阅文献,了解橡胶配方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进自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强化学习。学会碎片话学习方法,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日常的学习时间对应起来分为几个小节,协调好时间,做到每天都在学,强化自身记忆。

橡胶215周骏阳

橡胶配方设计,必须明确配方中各个配料对应的体系以及起到的作用。

橡胶包含以下五个体系:

生胶体系:作为橡胶基础,不同生胶(如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提供如弹性等基本物理性能。

硫化体系:硫化剂使橡胶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促进剂加快反应。可提升橡胶强度、弹性、耐磨性等机械性能与稳定性。

补强填充体系:补强剂(炭黑等)增强橡胶强度等力学性能,填充剂调节硬度等并降低成本。

软化增塑体系:降低分子链间作用力,改善加工性能与柔韧性,使橡胶制品柔软且便于加工。

防老体系:含防老剂等,抵御氧、臭氧、热、光等环境因素,延缓橡胶老化,延长制品寿命。

橡胶配方设计的基础在于要熟悉各种生胶的性质,其他一些体系注意不同料之间的对比。比如330和550之间的区别。还有环保用料的小知识点。

 02




塑料配方设计学习方法

塑料配方设计课程围绕塑料材料,阐述配方里各成分关系及作用,旨在使学生明白配方对塑料制品性能影响,能按需设计配方并平衡成本与性能,解决相关问题。

橡胶215周骏阳

塑料配方设计,必须明确配方中各个配料对应的体系以及起到的作用。

塑料主要有以下体系:

树脂基体:是主要成分,不同树脂(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决定塑料基本性能,像硬度、韧性和透明度。

增塑剂体系:改善柔韧性和可塑性,让塑料易于加工,比如使聚氯乙烯变软有弹性。

稳定剂体系:含热稳定剂和光稳定剂,防止加工时受热分解、变色,抵御光照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填充剂体系:降低成本、改变性能,如提高硬度和尺寸稳定性,但可能影响韧性。

着色剂体系:用于给塑料制品上色,满足外观需求。

塑料原料方面的燃烧判断、外观以及性能之类必须掌握,并学会根据实际需求,提出合理配方,解决问题。

学好这门课程,关键在于深刻理解配方各组分作用。明晰各体系不可或缺的原因,塑料的稳定剂体系若不足则易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降解老化。掌握本质后,注重日常积累,构建知识体系,制作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

有机会去工厂实习能将理论落地,亲手操作配方设计与生产测试,对比不同配方性能差异,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学习效果与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从事橡胶、塑料相关行业的配方研发、生产工艺优化等工作筑牢基础。

 03




复合材料原理学习方法

复合211滕怀宝

1.紧扣基础理论

复合材料涉及材料学、化学、物理多学科交叉知识,务必夯实基础。先吃透材料的基本概念,像是纤维增强、颗粒填充这些关键术语,明晰不同基体与增强体的特性。比如,碳纤维高强度、低密度,常用于航空航天;玻璃纤维成本低,在建筑领域多见。理解它们各自优势,为后续组合搭配原理学习打牢根基,遇上复杂的复合机制剖析,也能溯源理论、轻松拆解。

2.善用案例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实例深化理解。学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就搜集汽车轻量化改造、运动器材制造案例,观察材料怎样配比、成型工艺的选择,借此明晰复合材料的设计初衷与应用效果。还可拆解经典产品,研究网球拍碳纤维铺层,理解如何借结构设计达成减震、回弹力优化,用直观感受加深知识印象。

3.重视实验实操

积极参与实验课程。亲手调配原料、制作试样,操作热压罐、注塑机成型,观察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变化,记录性能测试数据。实操中,能精准把握材料混合、固化细节,直观体会不同工艺参数对成品的影响;面对实验的瑕疵、误差,还能反向推导原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4.借助多元资源

课本知识有限,不妨拓展学习路径。关注复合材料领域前沿论文,掌握最新科研成果、热门应用;利用线上课程,跟随名校讲师剖析难点;加入专业论坛、社群,与同行交流心得,及时请教疑惑,拓宽学习视野,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敏锐感知。

 04




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方法

塑料212赵致扬

首先,重视基础理论学习,扎实掌握课堂中强调过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精读教材与参考书籍,结合课堂讲解,确保理论根基扎实。注重每节课的学习,把握好平时成绩,也为期末复习做好准备。

其次,注重课堂与实践结合。课堂上认真听讲,跟随老师思路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传动原理等重点内容。课后积极搜集资料,利用模型等直观感受其内部结构与传动关系,将抽象理论具象化,加深理解。

再者,多做习题与案例分析。通过大量习题巩固知识点,如计算齿轮的各项参数、画图,提升解题能力。同时,研究实际机械设计案例,了解设计思路与流程,学习如何根据工况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械结构与零件,培养工程应用思维。

最后,善于利用资源拓展知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观看优质教学视频,对疑难知识点进行补充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整体掌握水平,为后续深入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如有不懂的问题积极请教老师。

编辑 | 刘润泽
校正 | 邹沐华 付先春
 审核 | 方   璇 
往期推荐
考研倒计时10天 |  下一站,上岸!

学途领航 | 高分子物理学习秘籍:开启材料微观世界的钥匙学途领航 | 解码高分子化学奇妙世界

微信公众号|青科大高院之声

投稿邮箱|gfzxymmd@163.com

青科大高院之声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官方公众平台,分享学院最新资讯,弘扬“橡尚”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