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在开学季收听的播客来了!

文化   2024-09-04 12:57   北京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

九月是开学季,也是最新一批适龄儿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进入小学,不仅是孩子的人生重要阶段,也给家长和学校带来一系列的功课。


“幼小衔接”是世界性的课题,还是中国的特别难题?不想孩子,又能怎么办?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怎么跟老师沟通?好的小学教育,是什么模样?


音频节目《如何适应小学生活?我有一个问题03》已在看理想上线,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在这档节目里,一线教师、校长,教育学学者、研究者,各方对话,多次讨论——带你近距离审视小学阶段的种种问题,那些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焦虑,还有那个包裹着所有这些的社会结构。


追根问底,直击教育的本质和童年的本义,寻求方法,探讨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找到自在发展的可能。


节目买一赠一,所有购买的朋友都可以将额外赠送的那一份,送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收听。


💡


讲述|郭歆
来源|《如何适应小学生活?我有一个问题03》序言

这个节目隶属于看理想的“我有一个问题”系列,其目的在于聚焦当代中国现实中个体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探索专业知识、经验与洞见,想看看是否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解决方案。


从专业背景来看,我的学科包括新闻学、教育学、循证科学和教育社会学,一路学下来,我可能比大部分人在学校待的时间都长。但是我的求学之路是与我的工作时间互相交叉和影响的。


求学、工作再返回校园,然后再回到一线实践,在这反复往返之间,我在中国和世界最贫困的地区以及最发达的地区从事创新教育和国际教育工作也有20多年了。


而在这过去六年中,我更是作为一线的 K-12学校的管理者,经历了学校创办、管理当中的各种艰辛,当然也收获了一位教育者可以期待的最美好的经验。


我刚刚开始创办学校和做创新教育的时候,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个极其优秀的教育者。他是中国某顶尖高校的足球教练,也是国家的一级裁判,他自己毕业于那所顶尖高校,那同时对于中国的奥数教育颇有心得。


他写着一手优美的书法,而撰写的文章让很多优秀的中文老师羡慕不已。他是围棋高手,也是大厨。他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总是能够观察到有趣的现象,然后把这些琐碎变成教育的神器。这样一个背景的人,让我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可以走进小学生的深入浅出。你要有知识的深度、对儿童的深入理解,才能浅得恰到好处。


而所谓的理论联系生活的前提是你要有生活。你要热爱日常的油盐酱醋,又能以自己的独特洞见去理解它,把它有趣的一面展示给儿童。这样的教育者我觉得才是小学教育的最优秀的典范。


因为遇见了他,我对小学教育从开始就充满敬意。也是这位老师告诉我,从事小学工作的幸福之处就在于,你必须成为一个享受生活的人,你才有可能把这样对世界的热爱传达给孩子们。


《mother game》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不会这么去看待小学,而是觉得小学教育如此浅显。因此小学教育似乎人人都可以说两句。但是当我们面对学前班怎么选,幼小衔接怎么做,三四年级了要不要转轨、转换赛道,或者作业怎么这么多这么难,还是我的作业太少太简单了?


遇到这些现实问题的时候,似乎又觉得小学教育好像雾里看花一样,模糊不清。这种模糊不清我觉得和下面几个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首先,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与初高中相比,还无法非常客观独立地进行自我表达。当大人们非常紧张孩子们日常的学习,或者在学校的生活状态时,孩子们偏偏无法很清楚地告诉家长。而且如果表达一定是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的特色,这些会导致家长其实也包括老师们想要真正地了解事实是有难度和有挑战的。


而另一方面,小学是距离那个出口,我们最在意的考大学的那个出口非常远的一个正式教育阶段。这就直接导致如何判断小学的质量成为一个难题。本来教育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情,孩子们的成长也很难精准量化。这个离出口那么远、孩子们还说不太清楚的世界,的确有点让家长着急。


而在这同时,我们外部的大环境又经常会盛产各种观念,让大家把这个阶段的教育看得如临大敌。比如某个敏感期,你再不学就晚了。或者小学你不打好学习基础,后面肯定会受到影响。那这种说法当中对“基础”的界定经常会随着宣传者希望推崇的东西而发生变化。


再或者,“你一定要趁早发现孩子的兴趣和优势,这样才能主动将这种兴趣和优势培养成才。”各种各样这样的一些观点,结合我们前面说的小学阶段的特点,就非常容易演变成一种焦虑,因此也催生了各种关于小学的问题。


那最后你可能会想,幼儿园的孩子们更无法(进行)清晰地表达,但是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和目的与小学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我们在节目中也会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一点。


那幼儿园基本上是以个体型学习和互动性的活动为主的,可是到了小学一下集体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而且有很多整齐划一的规定,以及学科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强度,这一切很容易给大家带来不适应感。但是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是爸爸妈妈的不适应感超过孩子们,这个我们在节目中也会聊到。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


以上是对为什么出现小学适应问题的一个简单解释,我们这个节目是希望针对这些原因,把小学生真实的样子让大家看清楚。把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观点拿出来争论一番,帮助大家更加客观和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也希望能够把小学教育和儿童本身的复杂性展示给大家看。


现在我们生活的成人世界处处都要求我们高效率,用数字说话,用各种标准化的尺度来衡量我们。但是在面对小学这个珍贵而充满可能性的教育阶段时候,我们也许要克制住成人的这种惯性思维,诚恳而耐心地给孩子们以及帮助这些孩子成长的老师们,一个慢慢成长和更加灵活而有个性化的空间。


那说到成人的视角,最后我想再说一点,做这期节目的一个背景。当下“以儿童为中心”这句话似乎成了一个主流观念,但在现实当中我们看到的是,大部分的成人还是会以居高临下的这种态度来看待儿童,也会经常把负责照顾和教育这个群体的成人的工作看低。


基于我过去六年在 K-12 学校工作的一个反思,我可以看到在判断一所 K-12 学校的时候,从家长到举办者都会认为一所 K12 学校最重要的是高中,只要高中好,初中小学招生肯定不差。但是如果我们想一所 K-12 的学校,小初占据了最初的九年,而小学占据了最初的六年。


这个九年和六年与高中的三四年是非常不同的,它是一个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在很多方面都奠定了孩子的重要的习惯、性格,以及与同伴和成人相处的方式,甚至对上学这件事情的基本态度。


在这个阶段不是比高中更重要,但是一定是和高中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一个孩子十二年的成长经验,那必须在每个阶段都接受到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市场上普遍认为高中比初中难教、初中比小学难教、小学比幼儿园难教的态度并不符合教育本身的规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我看来,好的小学老师比好的高中甚至大学老师还要难找。


我非常喜爱和尊敬的一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教育的每一节课都应当成为儿童心灵成长的一块基石。小学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儿童精神世界的守护者,这是非常贴切的比喻。但它也展示了小学教育的重大责任和其特殊性。


《mother game》


带着这个背景,我们期待在这档节目中,我们能够带着大家近距离地凝视我们的小学教育实践、我们的家校关系、我们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焦虑,和那个包裹着所有这些的外部的社会。


希望在所有的讨论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儿童,看到一线从业人员真实面对的复杂现实,在走近和尊重他们的同时,也让家长们更加地放松。


我们会带着这样的态度和出发点,在这里讨论幼小衔接的困惑、学前班的演变、孩子们心目中的小学生活,以及教师和校长们希望构建的理想的教育模像,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最后,我们还会以家长的身份反思当今社会给家长们制造了哪些迷思,并探讨如何在当下为自己和孩子寻求解放的可能。


我们会希望把孩子们的声音、一线从业者的声音和家长们的声音都放到一起,让各种想法能够在一个包容的环境中得到释放、碰撞,最后希望获得的是深刻的互相理解与温暖的互相支持。


 
🌂👇

看理想
看见另一种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