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绵延2500多年的人工水道

政务   2025-01-12 14:01   北京  
中华民族有着善治水的优良传统。中国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对中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代表,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察看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同年6月,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20年11月,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2023年9月,总书记来到位于浙江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步行察看古运河河道和周边历史文化遗存,详细了解浙东运河发展演变史和当地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进大运河保护等情况,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绵延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大运河遗产分段示意图。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长25.7米、高8米的汴河州桥遗址河道剖面,恢宏厚重。州桥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明代末年被黄河泛滥后的泥沙淤埋。河道剖面蜿蜒的地层线标注着唐代至现代的沧桑岁月,让人真切感受到王朝兴替和文明绵延。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演进中,不断建造和完善的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绝佳印证。

《左传》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公元前486年,吴国在今扬州附近开挖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战国中期,魏国于公元前361年前后开始挖掘改造鸿沟,北接黄河,南边沟通淮河北岸的几条主要支流,构成了黄、淮之间的水路交通网络。西汉时期运河向西延伸至关中地区,东汉时期开凿阳渠以沟通洛水与黄河。当时,由洛阳入汴渠,至徐州入泗水,由泗水入淮水,再转经邗沟可达江南。东汉末期,曹操利用黄河故道,开挖白沟等运河,使运河向黄河以北延伸,抵达今河北东部地区。东晋南北朝时期,开凿修治浙东运河,沟通了姚江、甬江、钱塘江、曹娥江等自然河流。经过千余年的营建,到隋统一中国之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的中国大运河体系已初步形成,为隋唐时期对运河大规模开挖、整治及航运大繁荣奠定了基础。

公元605年,为加强都城洛阳与南方的联系,隋炀帝下令在前代汴渠的基础上开凿通济渠,沟通黄河与淮河。同时,重新疏浚邗沟,疏凿长江以南的江南运河,并对前代开凿的浙东运河航道加以整治,使大运河越过钱塘江沟通宁绍平原。此后,又在黄河以北,在曹操时期开凿的原有运道的基础上,开凿永济渠,直抵涿郡(今北京南郊),从而修建出一条以洛阳为中心、东北方向到达涿郡、东南方向延伸至江南的“Y”字形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从南方重要农业产区直达中原地区政治中心和华北地区军事重镇的内陆水运交通动脉。唐宋时期,大运河主要河段、格局和走向基本没有变化,朝廷对运河的主要职责在于维护航道、大规模疏浚与改建部分航段,同时建立粮食仓储、转运等运河配套设施,并逐步完善统一运河维护和运输管理的漕运行政体系。

北宋晚期,战乱不断,运河航道维护逐渐松弛,航道不断淤积,航运逐渐中断。期间黄河数次泛滥,淮河以北的大运河河道大多被黄河泥沙堵塞,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体系逐渐宣告结束。元统一中国后,组织开凿了会通河,北通卫河,南接泗水、黄河,从根本上改变了淮河以北大运河的格局与走向。由此开始,大运河不再流经洛阳,河南和安徽北部的河段被废弃,形成了南北直行的走向,缩短航程千余里。公元1293年,沟通元大都(今北京)城内与城东通州的通惠河建成,来自南方的漕粮可直接抵达城内的积水潭,实现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二次大沟通,奠定了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大运河的线路格局。

为了保障漕运的持续畅通,明清两代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在元代大运河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整治修浚,陆续新建、改建多处河道和水工设施,并不断完善漕运管理制度和机构。其中,为了减少淮安清口以北借道黄河行船的危险,1686年至1688年清廷在宿迁与淮安间的黄河故道东侧开凿了中河。中河的贯通标志着大运河彻底摆脱了借黄河自然河道行运的状况,实现了完全的人工控制。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大运河成为联系全国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在运河沿岸形成了一批转口贸易城市,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商业的繁荣。

更多内容,详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章《大运河:流动的文化、宝贵的遗产》


来源:求是网

策划:周昭成  许文嫣

制作:汤宝兰

审核:闫玉清

监制:李达

求是网
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