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景,唱的到底是什么景🤔

政务   2025-02-02 08:03   江苏  




江南水乡 低吟浅唱

文脉悠长 千年回响


“我有一段情呀 唱给那诸公听”

这优美的旋律和歌词

无锡人再熟悉不过


除夕之夜

这段旋律也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

江苏无锡分会场上响起

让无锡人倍感亲切



《无锡景》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江南小调

百年传唱间

填上了各种反映江南风土人情的歌词

歌声穿过太湖之滨,越过惠山之岭

落在泉涯汨汨,也落在市井熙熙

曲子沿着运河,随着人们的迁徙

也开枝散叶分散到全国各地



电影《三笑》中的《真心来相诉》

《金陵十三钗》中的《秦淮景》

北京小曲《探清水河》

……

这些民歌的源头

都来自《无锡景》的曲调


《无锡景》的前世今生

在央视纪录片《行走的歌谣》中

导演详细地记录了《无锡景》的来源

关注“无锡发布”微信公众号

私信“行走的歌谣”即可查看播放路径




一种观点认为《无锡景》所用的曲调

源自于由北方传入南方的一首时调

名曰《侉侉调》

《侉侉调》流传到江南后风行一时

被填上反映江南不同地方风土人情内容的词

其中尤以《无锡景》流传最广

成为在江南乃至在全国

有广远影响的一首时调小曲



1921年,署名“湘林四小姐”

演唱的《无锡景致》

由百代唱片公司灌录

1934年

由无锡籍滩簧艺人王美玉

演唱的《改良无锡景》

也由高亭公司灌制发行了唱片


其后,由于传唱度较高

该曲常被改编、填词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

也运用《无锡景》曲调来进行时势宣传



作为一首带有鲜明的江南吴地特色、

旋律优美而又谐畅和柔的歌曲

这首歌一直在无锡、

在江南、在全国广为传唱

1994年录制的《无锡景》

是当下流唱最广的无锡景版本


1994年版《无锡景》歌词

小小无锡城呀,盘古到如今。

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呀

一到子民国初年份呀

新造那一座末,光呀光复门呀。

无锡去来往呀,火车真便当。

通运桥堍下侪是大栈房呀

栈房里修饰得蛮清爽呀

热闹那个市面么,像呀像申江呀。

春天去游玩呀,顶好是梅园

顶顶写意坐只汽油船呀;

梅园么拖拉到太湖边呀

满园那个梅树么,真呀真奇观呀。

天下第二泉呀,惠山脚半边

泉水纯净茶叶泡香片呀。

锡山么相对那惠泉山呀

山脚下两半边,开个泥人店呀。




《无锡景》可称为无锡

音乐版的“旅游攻略”

各地观光客慕名而来

跟着歌词

看看“无锡好景致”吧



由于歌词的流行

梅园、鼋头渚、惠山

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而梅园更是来无锡旅游的

必到之处




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
荣氏家族是无锡工商精神的代表
梅园建园之主荣德生说过
他办企业赚钱
不是为了自己享福
是要为社会造福



春节假期,梅园的年味无需多言

第十九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

这一花卉界的璀璨盛事

在无锡梅园盛大开幕

夜幕降临后

灯火里的年味更是耀眼而来



蜡梅展、鱼灯巡游

青蛇传奇、夜游舞狮

春日梅园的好戏还在继续!




“一山独占江南春,半岭松声万壑传”

惠山是无锡的自然人文地标

如今

惠山古镇历史文化遗迹

得到进一步保护利用

人文旅游景点也贯串成片

桥街相连、小船轻摇

绿影婆娑、水色山光的美景

定格了古镇秀美的时光,静静流淌



江南水乡美如画

春节期间的惠山古镇

花灯旖旎,流光溢彩

华彩灯笼连接起街道两侧的天空

将古镇浸没在温馨的光影里

高高挂起、红黄相间的灯笼

过年氛围感直接拉满




游客们在欣赏湖光山色的同时

总要带上几样流行的“伴手礼”

如无锡特产惠山泥人



惠山脚下的“惠山泥人”

是江苏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

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



惠山泥人取材于惠山山脚下的 “善业泥”

经过繁复的18道工序

才能成为一尊惠山泥人

打泥、揉泥、捏制、绘彩、开相……

一道道关口走过去

做出来的泥人才能传神传情

因此惠山泥人被赞为无锡的“城市名片”

不算过誉

 2006年惠山泥人入选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无锡
你能看到古老城门的沧桑和厚重
1912年修建的光复门
是无锡这座城市历史重要的一部分
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
为了方便火车站和城内的交通往来
特别开设了这座城门
取名“光复门”,寓意“中华光复”


如今,光复门所在的站前区域

已成为无锡环城古运河

主题景观区之一“站前灯火”

这是一处难得的红色地标

老无锡们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怀





1913年
本地士绅祝大椿等人捐资建造了
一座跨长为37.5米的四孔大木桥
取名“通运桥”
1927年改名为“工运桥”
此后,工运桥几经拓宽改造



40多年前
作为无锡特色旅游项目的
“太湖水上一日游”一经推出
每年吸引成千上万名游客
游轮穿行太湖
途经蠡园、鼋头渚等风景点
游客在船上品味
以太湖水产为原料制作的船菜
美景、美食共享
这条旅游专线的起点站和终点站
都在工运桥



1905年
无锡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园
该园自建立之初至今始终坚持一个原则:
不收门票,也不针对任何人设立门槛



无锡的“公花园”
承载了无数无锡人美好童年的回忆
因为地处锡城最繁华的市中心
无锡人也称之为“城中公园”


见证无锡历史上几个重要时刻的多寿楼


“城中公园”旁的老图书馆钟楼
曾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县立图书馆之一
而其馆长曾是钱锺书的父亲
国学大师钱基博
经过活化利用
如今的钟楼回归文化功能
更新成为无锡市级钟书房旗舰店
百年钟楼再飘书香





老无锡聚堆讲劲头
三句话离不开老字号
说起老字号又总绕不开“小辰光的味道”
无锡聚丰园饭店创建于1867年
是锡城以经营正宗锡邦菜肴
为特色的百年老店
“聚丰园”三个字
是锡城百姓几代人的幸福记忆



公私合营时的聚丰园


1972年的无锡,美国访问团到无锡新风饭店(即聚丰园)就餐,人们的穿着,男女都是藏青、军绿为主



这个春节

你有没有品尝无锡地道美食呢?


往期回顾





无锡美食攻略



一曲《无锡景》常唱常新

新的唱词赋予其时代意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

江苏无锡分会场上唱响的

《无锡景·家国情》

又描绘了哪些江南妙境

传递出怎样的家国情怀呢?

让我们逐段解读:


第一段:水韵文脉《无锡景》歌词



我有一段情,唱给诸公听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

……

我有一段情呀 唱给那诸公听

小小无锡城呀 盘古到如今

南长老街走呀 鼋头渚头立

二泉试茶 独携小团月

太湖运河穿古今呀

风笔雨墨共描绘 江南依旧好

我心有一曲呀 轻吟与君听

诸君静候 心湖漾涟漪呀

且听我 细说无锡景呀

如诗如画似梦境 缓缓吟与君呀







南长街是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

主舞台的所在地



白日的南长街

是温婉动人的水乡

串串灯笼映衬在白墙黛瓦之上

古朴而沉静



夜幕降临

星辰与灯火投在水面

粼粼波光化作游人眸中的点点繁星

无数光亮汇聚唤醒了千年古运河


摄影/RelaxWUXI


千年运河古韵,百年城市繁华

登上游船

徜徉在古运河之上

体验“独此一环”的绝美风光

千年文脉 百年工商

满城风景尽收眼底



清名桥作为无锡的地标

近年来成为诸多游客的打卡点

站在桥上

看运河美景,览城市繁华

一眼千年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最近人气爆棚、游人如织

你去打卡了吗?




鼋头渚是无锡的另一张“名片

它是太湖北岸的一个半岛

因充山有巨石,伸入湖中

形如浮鼋翘首,故名



鼋头渚是太湖的标志性景观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第一次外出考察

来到太湖时

就专门乘船登临鼋头渚欣赏美景




太湖“七十二峰”、“四十八岛”之中

鼋头渚南屏马迹、北枕龙山

湖中多岛、沿湖多山

山长水阔

风景层次重叠,景色变幻无穷

以“太湖佳绝处”的美名享誉世界


冬日的鼋头渚

坐船游湖观鸟

是游客欢喜过春节的不二之选



而春日的鼋头渚更是堆云叠雪

作为世界级赏樱胜地

待到阳春三月时

江南好风景等你来看


摄影/龙歌摄影




无锡惠山的泉水

自开凿以来便为文人雅士所称道

“茶圣”陆羽曾论水次第凡二十种

无锡县惠山石泉第二

因此惠山泉也被称为“天下第二泉”

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也在这里拉响



除了阿炳

无锡孕育了众多二胡大师

在总台春晚舞台上

梅村二胡文化形象大使

中国二胡演奏家邓建栋

出现在春晚镜头里

民乐二胡登上春晚大舞台

显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江阴的“千人二胡”阵容

再次让全国观众为之震撼

著名二胡演奏家于红梅教授

携988名二胡班小学员齐聚国乐岛

演奏出动人的旋律



梅村被誉为“中国二胡之乡”

目前,梅村已形成集制作、展示、销售

培训、演绎、旅游于一体的二胡产业链

如今,每年有近5万把各类二胡

从这里走向世界

约占全国市场的四分之一




苏东坡对无锡

有着不寻常的亲密感情

曾数次到无锡拜访朋友

他到惠山拜访钱道人

品龙团贡茶,眺望太湖

并兴致勃勃地写下了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无锡有好茶

阳羡雪芽、太湖翠竹久负盛名

无锡有好水

“天下第二泉”的惠山泉

就在惠山古镇

无锡有好壶

宜兴紫砂天下独步

名茶、名泉、名壶,在此汇聚

成就了无锡的风雅




再过几个月

清明过后

茶叶将大量上市

期待你到时再来无锡看看






无锡“充满温情与水”

南拥太湖、北抱长江、运河穿城



《太湖美》无锡市歌

无锡被称为“太湖明珠”

而新春游太湖又有新方式


摄影/高月鹏-无锡廊桥


从管社山庄到太湖仙岛

从无锡到苏州的

两条太湖游轮航线人气火爆

船舱内“福”字窗花暖意融融

评弹、魔术等新春特别节目

引得游客掌声阵阵




论及无锡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无论怎么说

运河是无法绕过的一个支点

从泰伯奔吴开始,上下三千年

运河是支撑无锡城市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经脉


摄影/芋头


无锡之水不是单向的、孤立的

除了自身的水系相融相通之外

同时也与外部的世界沟通相连,通江达海

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走向世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走进无锡市东林书院

依庸堂上悬挂着明朝学者顾宪成的这副名联

与亭台楼阁、草木碧水相互辉映



东林书院倡导的

“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

数百年来绵延传承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曾经的江南迷倒了多少文人墨客

而千年过后的江南

更添好景致


摄影/陆佳敏


近年来

熠熠生辉的江南文脉和现代经济

在无锡这片土地上共生共荣

生动展现出这座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

人文魅力、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

“太湖明珠”绘就一道现代江南好风景



第二段:百年工业《无锡景》

百年老厂房织机声声唱
商贾云集 河湖舟船
从未忘 续写新篇章
业精于勤聚智慧 无锡景更靓呀








“百年老厂房呀 织机声声唱
商贾云集 河湖舟船忙
《无锡景》再次响起
这次唱的是百年工业
薪火相传的壮志
唱的是敢为人先
实业报国的豪情


太湖佳绝处,百年工商城
无锡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19世纪中期
无锡已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同时还是闻名遐迩的“丝市”“布码头”
20世纪初
民族工商业迅速崛起
中国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
第一家商办纱厂都在这里诞生


敢为天下先
始终是无锡这座城市
向上生长的独特气质
无锡连续多年跻身“万亿俱乐部”


无论是充满想象空间的未来产业

还是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无锡凭借着强劲的创新内核

一次次抢占先机

扩大产业市场份额



无锡这座熠熠生辉的“百年工商名城”

深深植根于企业家精神的沃土

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创业者的辉煌与梦想



无锡也继续传承和弘扬

“敢创人先、坚韧刚毅

崇德厚生、实业报国”

的锡商精神

将每年的11月1日

定为“无锡企业家日”

以城之名致敬企业家

致敬企业家精神



第三段:《新无锡景》

我们有一段情

唱给祖国




“我们有一段情,唱给祖国听
《新无锡景》唱响了家国情怀


在小红书账号“小甜锡”的评论区

有一位网友说:

“今年春晚令我感触最深的是

无锡景中倪妮乘船而来

恍惚间好似看到了

《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

在这盛世光景下,看着人间千百宵



盛世繁华,不忘来时路
运河、人文、工业、民乐、科技
呈现出无锡之美、江苏之美、中华之美
而这背后
更是无数人的默默耕耘和辛勤付出


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坚强战士
他们是大国重器的支撑力量
他们在科技创新上不断突破
他们吹响了未来产业的号角
他们展现着敢为人先的精神
他们是更多平凡又不平凡的人



在春晚的舞台上
全新演绎的《无锡景》
已悄然打破传统的边界
春晚无锡分会场
让海内外观众感受到了
无锡这座音乐之城的无限魅力
无锡也借助春晚告诉所有人:
随着“音乐之都”建设的不断推进
未来
将有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人才
在这里诞生
也将有更多精彩的音乐故事
在这里上演


你对本场春晚无锡有什么样的解读?
你最喜欢的画面是哪个呢?
欢迎带图评论~


来源:无锡发布

素材来源:《行走的歌谣》、无锡文旅、梁溪文体旅、无锡新周刊《发现无锡》、情调无锡、老周望野眼、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桂影秋窗、《遇见无锡》、无锡日报、无锡博报、湖滨路4号、一怪食志、灯下品茗聊无锡等,如有摄影师需补充,可文末留言

编辑:李倩
校对:张静

责编:杨珍


点赞+转发


分享小伙伴

↓↓↓

无锡发布
政务发布服务民生,无锡发布期待与您共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