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人的顶级审美!

政务   2025-02-01 11:32   江苏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纹样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宝相花纹、连钱璎珞纹、

四季花卉纹、如意纹……

当传统纹样遇上生肖蛇

交织出中国人的顶级审美

创意动画里的每一帧都是中华文化



综合型宝相花纹

(取自唐代藻井)


宝相花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

从莲花、石榴花、牡丹、菊花等

多种花中分别提取

花瓣、花苞、叶子等造型

经过艺术加工融合而成



四季花卉纹

(取自柿红盘绦朵花宋锦)


四季花卉纹

以代表四季的花卉组合为特征

以同株、团花、折枝、缠枝

或者绘画方式

将花卉并为一景

寓意一年四季繁荣昌盛



三交六椀菱花

(取自故宫太和殿的窗棂)


这种纹饰的特点是

中间的直棂、两边斜棂交于一点

将立面分成六等分

而每个等分的边界做成菱花纹

总体来看就像六个碗

整体呈现出韵律之美


牡丹纹


牡丹纹以牡丹花为描绘对象

牡丹寓意着

家庭幸福美满、国家繁荣昌盛

牡丹纹大多呈现为牡丹盛开的状态

常作为主体装饰纹样出现

并与缠枝纹、鸟兽纹等组合



鱼纹

(取自黄地粉彩花卉鱼纹瓶)


鱼纹是民俗文化中

寓意吉庆的动物纹样

多以写实为主

鱼纹常用作生活器物的装饰

人们用其谐音来表达

年年有余、连年有余、

吉庆有余、金玉满堂等吉祥寓意



连钱璎珞纹


钱纹又称铜钱纹

一种外圆内方的纹样

钱纹是财富的象征

也是代表镇灾、吉庆的符号


云纹


云纹是贯穿于中国历史的

经典纹样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

衍生出不同的形态

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

织绣、工艺品等

寓意瑞祥吉兆、步步高升


如意纹

(取自蓝地梅花织锦)


如意纹取自如意的造型

如意纹表达了人们

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期盼未来事事顺心,事事如意



花蝶纹

(取自掐丝珐琅胡人进宝式熏炉)


蝴蝶纹风格偏向于写实

蝴蝶纹的不同组合

有着不一样的寓意

蝴蝶与花卉组合成“花蝶纹”

呈现出蝶恋花的意境

人们常以“花蝶纹”来象征爱情


中国传统纹样代代相传

始终不变的是

中式美学的浪漫

和每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在无锡的鸿山遗址博物馆

还可以看到很多蛇形文化符号




在中国文化中,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部落成员常常用蛇形纹身或饰品来象征自己的身份。特别是在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地区,蛇图腾崇拜达到了顶峰。许慎在《说文》中提到:“东南越,蛇种也。”这里的“蛇种”指的是信奉蛇图腾;《吴越春秋》记载:“越在巳位,其位蛇也,或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地。”这证明了越人将蛇作为其民族和国家的象征。

鸿山墓群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东周时期的大型墓葬类遗址,其中出土的文物上展示的蛇形文化符号,将对蛇、龙的图腾崇拜具体化为器物上的装饰,在甬钟长柄上堆塑蛇状悬虫,或打造龙形玉饰,将神化的蛇、龙融入到他们日常生活中。这充分证明了东周时期吴地先民对蛇怀有深厚的敬畏之情。




2025

琉璃釉盘蛇玲珑陶球形器



琉璃釉盘蛇玲珑陶球形器  战国

琉璃釉盘蛇玲珑陶球形器,鸿山遗址邱承墩特大型战国贵族墓共出土4件,均位于墓室东部。


其质地为泥质灰白陶,总体呈球形,中间镂空,下部为矮圈足,圈足内侧有单向凹槽。整个球身由盘曲的八条蛇互相交叉缠绕组成,有的蛇用口紧紧衔住另一条蛇的尾或身体,有的蛇则上扬着蛇头,紧睁着圆目,口微微张开,蛇身盘成圆圈状,生动形象。蛇头和蛇身饰点状的蓝色琉璃釉,并以红彩相间。



2025

蛇凤纹玉带钩



蛇凤纹玉带钩  战国

带钩是我国古代类似于皮带扣的物品,古人身着宽衣大袍时用以钩连腰带。


蛇凤纹玉带钩由钩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弯曲,作蛇首回首状,减地浮雕的蛇首双目凸出圆睁,蛇身阴刻鳞形纹、细斜线纹,并间以浅浮雕谷纹和斜方格纹;带钩身的中部为一绞丝纹圆环,圆环中心为一椭圆形浅浮雕,上阴刻细密的斜方格纹,其外框为透雕的四凤,四角向内出凤首,四蛇身与四凤相连,蛇首穿过中心的圆环,凤身、蛇身皆阴刻羽状纹、细斜线纹、鳞纹;背面素面,有一椭圆形扣。



2025

神兽纹玉管



神兽纹玉管  战国

神兽纹玉管,截面呈三角形,一小孔上下贯穿,上下两端均为神兽,身上盘绕三条蛇,蛇身阴刻鳞纹,一蛇头在背面,两蛇头在正面,整器采用高浮雕技法,局部透雕,身体的低凹处阴刻极细的网格纹,背面有翼,翼阴刻平行线,呈羽状纹。




2025

青瓷甬钟

青瓷镈钟



青瓷甬钟  战国

青瓷镈钟  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地区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礼乐制度上有所交流。这些陶瓷编钟在钮的设计和戳印纹饰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创新和地域特色,例如甬钟上的蛇形圆钮,以及手工戳印的“C”形或“S”形纹饰,这些元素是吴越地区特有的蛇形文化标志。




2025

青瓷鼓座



青瓷鼓座  战国

鼓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中最常见的乐器,诸侯之间的战争中击鼓为号,鼓声是战争过程中进攻的信号和象征。鸿山遗址出土的悬鼓座上用双头蛇,这种独特的设计与战争指挥和战术密切相关。《孙子兵法·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2025

青瓷振铎



青瓷振铎  战国

青瓷振铎环钮上贴一蛇,蛇圆目、张口、回首、平舞,合瓦形钲、平于、环钮上饰戳印的“C”形纹,舞部以弧线四分,内填戳印的“C”形或“S”形纹,钲部无篆无枚,上部以弦纹相间,饰两周戳印的“C”形纹间一周刻划人字形纹,正鼓部刻划出郭长方形,内填戳印的“C”形纹。






蛇图腾的影响延续至今

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而是蕴含着

智慧、力量和重生的寓意

在新的一年里

愿我们以蛇图腾为媒

灵动如蛇,游刃有余~



来源:人民日报、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无锡高新区在线

编辑:李倩

校对:张静

责编:杨珍

点赞+点亮


分享小伙伴

↓↓↓

无锡发布
政务发布服务民生,无锡发布期待与您共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