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复旦大学教务处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对人工智能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的使用进行详细规范。
《规定》中明确,学生违反相关规定使用AI工具的,视情节给予纳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成绩、不准答辩、取消合格成绩等处理;构成学术不端(不当)的,按照相关校纪校规给予纪律处分、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撤销学位等处理。
这里的“AI工具”指的就是以ChatGPT为典型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这是一种能够自主生成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文本生成、图像生成等多个领域,能够按照用户的要求极快地完成各式各样的文字撰写,给出极其丰富的内容。
去年《自然》杂志对全球博士后的一项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使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来优化文本、生成或编辑代码、整理文献。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使用AI能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利用AI辅助完成论文,也不可避免地“渗透”进大学生群体之中。
注:本文中所提到的“AI”“AI工具”均指生成式人工智能。
滥用AI,成乱象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AI的使用,正不断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篇针对本科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情况的调查显示,超半数的本科生会在课程学习和科研活动的场景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辅助完成课程作业、辅助写作、修改论文或报告等。
图源:《大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思考》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靡,在没有相应手段规范的情况之下,必将引起一些乱象。在各大平台搜索“AI论文代写”,眨眼间就能看到五花八门的教程。这些教程声称“60秒内免费生成三级大纲,3分钟生成万字论文”“任何论文都能生成,所有论文均是原创,无需担心查重率和隐私性”。它们宣扬自己的迅捷与便利,“明示”大学生们使用AI撰写论文。
对于论文、考研、考公、考证“N手抓”大学生来说,利用AI辅助快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似乎是一个节省时间和精力的不错选择。有不少曾使用过AI辅助论文撰写的大学生戏称:“AI写出来的东西可比我写的好多了。”
滥用AI的乱象,在国外更为严重。以英国为例,据相关媒体报道,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的学生利用AI作弊的情况最为严重,过去两个学年中共发生了402起。仅次于伯明翰城市大学的是利兹贝克特大学,过去两个学年,该校有395名作弊学生受到处罚。紧随其后的是考文垂大学,过去两年中,该校因学生使用AI作弊而作出的学术处罚达到231次。
“AI造假”,严查严抓
尽管AI已经变成了“日常工具”,但所生成的学术内容却并不一定靠谱。早已有人发现,AI会自行编造不存在的参考文献。
图源:小红书
AI造成的学术造假还发生在数据领域。国外某机构研究人员先是要求GPT-4 ADA创建一个关于圆锥角膜患者的数据集,后又要求它编造临床数据,用以支持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比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效果更好的结论。但真实的临床数据证明,两种手术效果并无明显差别。
除去编造事实外,用AI撰写论文时,所生成的文本“非常水”。据《科技日报》报道,AI生成的段落中,存在大部分重复且言之无物的内容。这样的论文看似条理清晰、层次丰富,但实际上每个层面的内容都很少,而且非常空洞,缺乏深度,创新性也不强。
论文写作被认为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之一,也是人才培养重要环节。AI的滥用,上述情况必然会频频发生,或会导致这个环节失去意义。规范AI使用,可谓刻不容缓。
国家率先出手,对学位论文中的学术不端发出警示。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其中明确规定,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利用AI撰写论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虚假文献和失实数据,正踩在“雷点”之上。
为了杜绝学生使用人工智能造成学术不端行为,各高校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引入了AIGC检测,AI率作为“补充包”,紧跟在查重率之后。
“冒险”,为了什么?
大学生冒着风险使用AI辅助撰写论文,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他们对于学术论文的第一次尝试,其特定的写作格式与规范要求较为严谨。行距、引用、页码……尽管学校会给出模版,但操作不当仍会导致模版出现错乱。仅仅是格式的调整,就已经消耗了不少时间与精力,让许多学生直呼毕业论文“格式难”。
图源:小红书
毕业论文对于学术规范的要求同样难倒了大学生。缺少专门的学术素养的培养和论文写作的训练,一时间要让从未写过论文的大学生写出一篇充满“专业术语”的论文,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大白话”是导师给的最多的评语之一。“乱造词”“小说体裁”“废话太多”……导师锐利的批注之中,饱含大学生们的“学术难”。
除此之外,毕业论文同样考验了大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阅读能力。如何找到合适的参考文献?如何快速捕捉到文献的核心内容?如何才能克服外语文献的语言障碍?AI的内容整合及翻译能力,是大学生使用它们的重要原因。在《中国青年报》针对AI工具用途的调查显示,用于资料查询和翻译的占比最高,分别为61.30%和58.31%。“文献难”,也是大学生撰写论文时的困境之一。
种种困境之下,向AI“求助”,似乎也变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明确使用的边界、规范使用,是需要众人一起探索的前路。
“如何规范使用”,是人工智能自诞生之初就面临的诘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便利程度,对于为论文苦恼的大学生而言,有着不一般的“诱惑”。然而,AI代写论文,一时快意的背后,藏着的是一颗定时炸弹。
人自称为高级动物,源于对工具的制造与使用。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发明的工具,应当是最佳辅助。如若对工具产生依赖,失去了自我的思考,一路走来的辛苦与收获如指间流水般逝去无痕,那便是得不偿失。
“点赞后小编将化身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