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电信诈骗“黑面纱”
一图带你看懂电诈“关系网”
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具有手段多、翻新快、挽损难等特点,受害者辛辛苦苦积攒一辈子的退休金、购房款等被一个电话、一条信息瞬间骗个精光,损失惨痛。游戏币诈骗、航空退改签以及冒充公检法等骗术推陈出新。
一个成熟的电信诈骗团伙,由“金主”“卡农”“菜商”“话务员”“水房”“车手”等构成。不过,这里说的“菜商”不是菜贩子,车手也不是一般的驾驶员,“水房”更不是打水的地方。
金主:实施诈骗者即老板。他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有几个股东,他负责选址,招募并培训团伙成员,并提供诈骗所需的“话术本”。
菜商:利用非法手段在诊所、车行、地产销售等处获取大量真实的公民信息,批量卖给“金主”。
卡农:电信诈骗团伙成员谁也不会傻到用自己的身份证去开户,而是需要非法收购银行卡、电话卡,这就催生了“卡农”行业的存在。他们把目标选择在中老年以及农民工群体,通过赠送礼物免费旅游、免费体检,或者直接购买的方式,诱导被害人办银行卡、电话卡交给他们,再卖给“金主”。
话务员:5000元底薪,还有提成,“金主”对这类人员精心培训,也开出高薪筹码,这是诈骗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以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为例,一个团伙的话务员至少分三个层级。
水房和车手:简单来说,“水房”是帮“金主”洗钱的机构。从“卡农”收购来的银行卡,也被分为多个层级,一级卡收到赃款最多,为了不被冻结,到账第一时间,“水房”通过转账、支付、网购等方式,将资金拆分流向多个二级卡,通过类似方式拆分流向更多的三级卡。为逃避打击,一笔资金甚至会“飞”到境外,再兜一圈回来。最后“车手”负责银行取现、购买黄金或帮助转移现金、黄金。
“不露面”“不接触”是电信诈骗惯用套路,可近期一种新型“线上诈骗、线下取款”诈骗手法出现,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公检法”、投资理财等形式诱骗受害人,待受害人上钩后,诈骗分子为了防止警方通过银行卡追踪资金,他们不再采用线上转账的方式,而是在话务员的诱导下让受害人自行前往银行取现、购买黄金等,通过“邮寄”或直接见面的方式交到车手手上。此类手法相较于线上转账而言更加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
近期,“邮寄”类骗局多发高发,成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获取资金的主要手段和形式。
诈骗分子利用快递和网约车让群众把现金、黄金邮寄到指定地点,实施“线上洗脑+线下取钱”诈骗。
诈骗类型主要有刷单返利+邮寄现金/黄金“提现”、虚假投资理财+邮寄现金/黄金“充值”、冒充公检法+邮寄现金/黄金“自证清白”等。
诈骗分子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便以需要“支付手续费”“缴纳解冻金、保证金”“投资入股”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将大额现金或黄金等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在实施诈骗的同时“洗白”诈骗资金。
来源:刑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