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业负责人欣喜:一下省了350万元!“政策超市”即将上线,未来更加方便

时事   2025-02-04 16:36   上海  
上海鲜波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鲜波隆”)负责人张海浪近来很发愁。这两年餐饮生意不好做,连带冷链行业也受了影响。

好在2024年国家出台了“两新”政策,货运车辆报废更新也在鼓励范围内。去年年底,张海浪收到通知,上海可以开始申请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的购置补贴。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次张海浪不用再去线下办理申请手续,所有的申报都可以通过线上一天办结。

这则政策在去年9月底发布时,最初采用线下办理方式,其他经营主体的感受不如张海浪便捷。之所以可以通过线上办理,是因为上海自去年年中开始,对市一级存量惠企政策文件进行了“大摸底”,建立了一个名为“惠企政策精准服务”的“政策超市”,推动了更多惠企政策从线下转为线上办理。

上海正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政策服务的便利性和精准性。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归集了市区两级惠企政策的“政策超市”将正式上线,上海数字化营商环境建设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目标是做到政策“可感、可及、可预期”。

从线下到线上

上海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已有多年,这次有何特殊之处?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上海虽然之前也打造过集成式政策库,但对于企业来说,很多文件没有针对性,寻找政策仍然如同“大海捞针”。此次推出的“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统一归集了所有上海市涉企的优惠政策文件,并将所有申报类事项都“挑”了出来,共854项。

也就是说,在这一平台上,企业可以找到所有涉及资金扶持、融资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的申请事项和政策文件。

在此基础上,平台还在推进更多申报事项的数字化办理。例如,张海浪所在的货运行业,其优惠政策大多为短期项目,过去优惠申请基本都是通过线下办理,这次是张海浪第一次尝试数字化的补贴申请方式。

张海浪说,过去购置冷链车需要先办理车辆保险、行驶证、道路运输证,然后再申请补贴,多个步骤意味着线下至少要跑好几次趟,整个流程下来要三四天,这还是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这次申请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购置补贴,张海浪除了线下验车环节,后续整个申请过程都是在公司操作完成,一天之后申请就通过了。一辆车补贴3.5万元,张海浪一口气购置了100辆冷链车,优惠政策合计省了350万元。张海浪说,他没想到能有那么方便。

张海浪申请的百台新车已投放使用。

在2024年下半年,“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试点搭建过程中,有60余个申请事项被作为试点进行数字化推广。市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处一级调研员杨立娟介绍,未来“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将逐步推动申请事项的数字化转型,能够线上办理的尽量线上办理,能够“免申即享”的尽量“免申即享”。

从迷茫到精准

采访中,张海浪表示,这次能够快速办结补贴申请,还因为线上要求清晰明了,操作简单。“以前有优惠政策出来时,我们有时会有迷茫感,不知道怎么操作。但这次线上操作服务特别到位,整个申请过程都很轻松。”

张海浪所说的“迷茫感”是许多企业的心声。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疫情期间,上海发布了不少针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但通常分布在不同的政府单位和部门,企业查找起来有难度。

根据市发改委营商环境的前期调研,政策“不好找”“看不懂”“不好用”“用不上”“用不畅”是企业面对优惠政策的5大痛点。

为了解决这些企业困扰,此次一网通办打造“政策超市”的重点就是提供精准服务。
比如企业最关心的信息就是时间和金额。在“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上,申报事项会用醒目的绿色标识框出申报时限,用橘红色的字体标明最高奖励金额,关键信息呈现一目了然;

如果企业不知道有哪些项目自己可以申请,可以点击“立即匹配”,系统会根据企业的公开数据,将初筛后适合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推到企业用户首页;

再比如,企业不知道自己申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可以使用“智能体检”功能,不用再自己翻文件,只需要做几道判断题,就能对优惠条件做出基本判断。

为了方便企业快速了解政策,平台开发了“智能体检功能”。

政策精准服务不仅要做到“政策找人”,更要能让企业“拿来就用”。市发改委营商环境处副处长孔媛介绍,目前上海已出台有关优化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的工作指引,要求政府各单位从政策调研、政策起草、政策发布解读、政策兑现等环节进行优化,提升企业对惠企政策的获得感。

从惠企到改革

再向前一步,通过“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这个抓手,上海正在推动更多政府内部的潜在变革。

仍然以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政策为例,为了把这一申请事项搬到线上,市交通委与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一起,花了3周时间,对政策进行文本拆解、贴标签,这样政策的文字语言才可以转化为系统可以录入的数字化语言。

这不仅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阅读门槛,更是在推动自身行政方式的重塑。一位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专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策拆解”和“数字化”改造的难点,实际上不在于文字转化,而在于业务部门要给出优惠政策明确的适用范围和享受条件,这一定程度上拿走了业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增强了对政策服务效率的管控。

2024年10月,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优化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实施办法》。会议指出,要促进政府职能从“侧重政策审批”向“侧重政策服务”转变,简化政策申报流程和材料,细化量化规则条件,进一步压缩自由裁量权,提升可预期性。

政策服务的作用是一体两面的。通过数字化,把惠企政策晒在阳光下,既是对市场公平的保护,也是政府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

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吴丹璐
微信编辑:Rong
校对:SYL

解放日报
知上海,观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