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桃林按照“党建引领、网格夯实、力量下沉、资源激活、数据赋能、三治融合”的总体要求,凝聚多部门力量,融合新治理模式,推动多维共治、精网细治、赋能强治、数字优治、融合善治,通过一屏建设、五化治理,创新性打造“桃凝新治惠”基层治理模式,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一、聚焦党建引领,实现多维共治
一是强化体系,高效运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健全镇三套班子领导协调机制,党委书记任组长,以党政办为指挥中心,构建党建办、经发办等8个部门互联互通组织体系,促进各部门间工作统筹和协调联动,针对党委政府和各村工作细化任务职能,强化分类指导,做到工作开展有的放矢,激发自治活力。二是完善平台,一体指挥。全面利用镇级综合指挥平台“网格化+统一调度+基层治理”建设职能,整合为民服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和网格治理平台等3大平台,覆盖26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治理的数据赋能和一体指挥。优化“指挥部”队伍建设,配强23名工作人员,落实AB岗轮换值班模式,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岗位职责,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三是吹哨派单,一网处置。依据“一台受理、二级分拨、三层处置、反馈销号”事件处置流程,指挥中心对重点信息研判分析、统筹协调、联动处置,形成“发现—推送—处置—销号”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流程。智能接处警系统使出警调派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8分钟,“隔空喊话”防溺水智能监控系统同比降低了12%的溺水险情。
二、打通神经末梢,实现精网细治
一是合理规划,多格合一。构建网格“多格合一”体系,统筹整合党建、政法等职能部门,形成全域专业服务管理“一张网”。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一网通办机制,优化提升服务管理效能。落实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网格制度,每人每月到2个联络网格走访1次。二是夯实网格,精细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细则,明确网格长、网格员选任7项标准,制定公共服务事项43项、帮代办事项41项。建强多元治理队伍,吸纳村“两委”班子成员、“三亮”党员、志愿者、“两企三新”群体等编入网格。抓实专属网格治理,组织网格员深入企业、学校等场所,开展公共消防安全、矛盾化解等宣传活动5次。三是党建助力,提升效能。健全“村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推行“四到户四到人”做法,21个村党组织、6个网格党支部、37个网格党小组、43名党员中心户常态化发挥先进作用。开展“入户探访”5次,组织发动100余名网格先锋力量,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病残致困等群体进行走访慰问,解决民生需求28项,做到“三提三知”,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
三、强化组织建设,实现赋能强治
一是培育后备人才,强化队伍建设。召开村级后备人才“储晶蓄锐”行动推进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各村党组织依据政治素质、模范作用、工作业绩、群众口碑、生活作风等5项基本条件进行成绩晾晒,严防涉黑涉恶、党纪处分等情形,选出3名“德才兼备”的最优后备人才,进一步强化了村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凝聚先锋力量,激活治理活力。以更高要求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组织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标准、亮作为”活动13次,参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固废专项整治、西大河河道清理、户厕改造等6项工作,镇村面貌明显改善;开展困难群众和老年人关心关爱行动,帮扶慰问312户,临时救助30次,切实保障民生福祉;常态化推动交通安全劝导和农路桥梁隐患排查,有效提升安全治理水平。三是调动各类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举行“牵手‘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伙伴计划签约仪式,桃林镇商会和白岭村现场签署协议,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业务领域和行业规模特点,通过项目共建、环境共治、文化共享、治理共抓、民生共筑等5项措施,加快推动信息、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下沉,帮助乡村找到全面振兴的好路子。
四、推进数据赋能,实现数字优治
一是多网融合,一屏展现。集成党建、政务服务、综合执法、网格治理等10余个模块,搭建智慧桃林“1+4+N”综合指挥平台,入网高清数字摄像头、智能感知设备,实现24小时实时监管,实现数据共享。二是指尖互联,资源共享。开发运行“智慧桃林”APP,集成12345、网格巡查、执法检查等功能,形成上下互联、左右互通、新旧互融的数字乡村平台。推广应用智慧印章系统,开展专项培训,全镇上下智慧印章全面投入使用,用印事项达720余项,用印量预计达5500余次,实现“小印章”解决“大问题”。三是空中巡航,一体监管。布建5个无人机点位划分5个片区,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空中巡查,实时监测各片区情况,绘制三维实景影像,依托搭载AI算法的政飞云平台,实现航线固定巡航、信息自动预警、统计报告自动生成、时空搜图、重点区域热力图等,对辖区内固废倾倒、偷挖盗采、违法用地、畜禽养殖排污等问题全方位监管,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打击,打造“人防+技防”的“空地立体化”现代化巡防体系,实现数字优治。
五、促进三治协同,实现融合善治
一是筑牢自治根基,促民主管理规范。民政办推行村民自治积分制,将村级治理成效转化为12条量化指标,运用“一委三会”村民自治新模式,面对低保申报、公厕卫生、农业生产等17项问题,召开议事协商会90余场,村民由“旁观者”到“当家人”,该镇社区综合治理平台被确认为江苏省智慧社区建设特色应用试点单位。二是强化法治保障,促履约守法自觉。司法所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20余名,开展“援法议事”活动4场,派出所将公证员、法援律师引入调解,成立“公证+”多元融合调解联动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18次,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三是聚焦德治引领,促乡风文明提升。宣传办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单位引导干部群众200余人,广泛参与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文明家园志愿服务行动。开展“厕所革命”,实现全域无旱厕,新建户厕958户,提升改造14户,推动整体风貌“微改造、精提升”。
文章来源 | 组织二科
图文编辑 | 李光耀
文章校对 | 陈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