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时事   2025-02-06 17:28   山西  
2024年我市群众身边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综述

中小学“校园餐”成为“放心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规范、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就医检查检验负担持续减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

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急难愁盼”。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乎民生福祉,关乎人心向背。集中整治以来,市委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和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以鲜明态度、超常举措、果敢行动纵深推进集中整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纪委监委聚焦“2+5”重点问题整治

和“15+15”民生实事

强统筹、抓重点、聚合力

强力推动反腐败斗争

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

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

正风反腐加力度、清风正气在身边

01

压实责任

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关键是健全全链条责任体系,推动各级党组织知责明责、践责履责、担责尽责——

党委政府主动扛责、强化统筹。市委把集中整治作为重大任务、纳入重要议题、摆在重要位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先后作出36次批示指示,多次组织召开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传达最新部署、听取工作汇报、作出具体安排,市政府建立市长月调度机制,过筛式分析堵点、解决问题、传导压力,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市直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调研指导、强力推进落实,解决了一批覆盖面广、涉及人数多、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纪委监委牵头抓总、聚力攻坚。第一时间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会、推进会56次,配套建立台账管理、工作例会、跟进监督、效果评价、通报约谈等机制,班子成员全员上阵、既督又战,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督促指导等方式全程跟进推动案件查办。

职能部门积极履责、联动发力。市直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既立足部门实际,全力配合抓好问题排查、案件查办、促改促治、民生实事等工作,又全面检视和纠正行业系统存在的不正之风,持续推动集中整治走向纵深。

齐抓共管,攥指成拳,彰显决心与力度,凝聚强大合力,推动集中整治取得实绩实效。

02

强力攻坚

严惩“蝇贪蚁腐”


案件查办是彰显集中整治决心和力度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集中整治成果的重要标准。

从强力整治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到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再到深入整治医药领域乱象,严查欺诈骗保违纪违法问题……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集中整治以来,市纪委监委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以查办案件破题开路,统筹推进学校“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等“2+5”突出问题整治,紧盯“动民生奶酪”、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精准高效处置问题线索,共立案150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51人,移送司法39人,形成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强力态势。

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学生健康,人民群众对伸向“校园餐”的黑手深恶痛绝。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促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围绕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深入排查,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9个,立案5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6人,留置4人,追回损失79.93万元。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针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问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5类22项问题,一体开展排查问题、强力办案、创新监督、健全机制等工作,严肃查处了高平市米山镇原副镇长郑建忠、泽州县巴公镇东郜社区原党支部第一书记史永安等典型案件,形成了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有力震慑。

在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下,一类问题一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抓出了实际成效。

03

用心用情

为民解难题办实事


“现在看病真是太方便了,医生没让我再重复检查,而是根据我带来的化验单就做出了诊断,不仅省了一笔检查费,还节约了排队等待的时间。”在市医院内分泌科诊室外,刚刚结束诊疗的市民李女士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肃纪反腐的发力点。一年来,市纪委监委全力督促市卫健委推进“听民意办实事——检验结果互认”项目,推动全市28所公立医院互认项目3.6万次,累计受益1.6万人次,为群众节约费用478万余元,有效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检验结果互认”只是我市推动办成一批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

集中整治中,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集中整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15+15”民生实事项目,坚持纠风治乱与回应关切同向发力,推动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确保每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紧扣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解民忧,新增化解“登记难”房屋3076套,安置逾期未回迁棚改居民989户,打掉“村霸”“街霸”53个,切实让群众可感可及;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纾民困,督促整改物业服务不履约不到位等问题818个,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受益22.98万人,推动服务提质增效;紧扣群众利益福祉暖民心,实现市区1995辆出租车(网约车)运营轨迹、视频回放全覆盖,督促有关部门巩固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成果,惠及办事群众4万余人……

点点滴滴民生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纪检监察机关以集中整治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一批涉及面广、群众感知强的民生实事,把一项项“急难愁盼”真正转变成“满意清单”。

04

促改促治

既“当下治”又“长久立”


下大气力惩治“蝇贪蚁腐”,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唯有一以贯之深化促改促治,把“当下治”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市纪委监委把深化以案促改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不断加强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进一步查漏补缺、举一反三,持续巩固扩大战果,做好以案促改促治“后半篇文章”。

突出源头治理,推动相关部门排查各类问题1.7万个,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联合执法、乡村振兴项目监管、医保基金智能监控、膳食经费使用情况跟踪监督等各类管理制度1300余项。

——校园食品安全及膳食经费管理方面,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投资80万元,实现全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城区制定《中小学食堂经费管理办法》和《“放心午餐”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十条》《“放心午餐”学校配餐验收记录表》等制度,确保“放心午餐”人员管理、配送验收、食品留样等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会同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整改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441份,追回拖欠村集体账款516万元。督促职能部门对集体财务管理、小型工程项目管护等方面深入排查,修订完善制度34项。

——矿产资源私挖滥采方面,会同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私挖滥采执法案件“回头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私挖滥采类案件158件,推动制定各类制度27项,阳城县制定《联合打击私挖滥采矿产资源长效机制》等,陵川县出台《关于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沁水县制定《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处置意见》,不断铲除滋生盗采矿产资源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土壤。

——困难群众救助方面,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健全制度141项。市医保局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救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市民政局与市大数据局、公安局、住建局等部门协作,实时比对全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有力保障了各项惠民政策精准、高效惠及困难群众。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制度的背后,体现了严肃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雷霆之势,反映了针对监管缺失、制度漏洞,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积极成效,更提升了我市在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校园食品、民政救助、医疗保障、营商环境等领域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05

大抓基层

提升基层监督效能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方向在基层、重点在基层。

针对基层监督点多、面广、难度大的情况,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过程中,市纪委监委践行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理念解决问题,深化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督促推动全市县级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全部实现集中办公,健全完善提级监督、交叉巡察、片区协作、异地交叉等工作机制,推广应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制定平台业务运行细则,累计公开基层事项3.69万余件次,推动处理群众投诉事项421件次。按照“地域相近、优势互补、便于协调”原则,建立纪检监察协作区30个,实现县乡联动、区域协作、交叉监督、要案联查。指导推动县级纪委监委优化内设机构,整合职能相近综合部门,基层监督办案力量大幅加强。

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实落地,基层监督力量分散、办案薄弱等突出问题明显好转,监督力量和监督质效得到全面提升,重点事项监督、重要案件查办等协作攻坚能力有效增强,为有力有效执纪执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以更大力度惩治“蝇贪蚁腐”,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来源:太行日报

晋城在线
“晋城在线”是晋城市委、市政府发布权威信息的新型党政信息网站,是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综合宣传窗口,是晋城市各级各部门实行政务信息共建共享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平台,是市委、市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