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拜年】市直部门⑥

时事   2025-02-02 11:45   山西  

2025

新春



晋城市城市管理局

奋楫笃行担使命 赓续前行启新程


祥龙辞岁,瑞凤迎春。在2025年春节的钟声敲响之际,晋城市城市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心系晋城城市管理事业、给予我们鼎力支持的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朋友,向坚守岗位、辛勤耕耘的全体城管同仁,献上最诚挚的新年祝福与问候!
2024年,我们勇毅前行,硕果盈枝。这一年,我们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施工现场,用坚守诠释初心,以实干担当使命,无畏无惧、奋勇拼搏,书写下属于城管人的荣耀篇章。2025年,我们壮志满怀,信心如磐。新岁序开,我们将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优的作风,持续深耕城市管理领域。着力强化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效能,确保执法公正、严明、文明;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匠心雕琢城市品质,全力打造更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助力晋城城市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征程。
往昔已铸辉煌,今朝再启华章。2025年,恰逢“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攻坚突破的关键节点,市城市管理局将在构建“净、序、绿、亮、美”城市图景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勇立潮头,展现新风貌、实现新跨越、铸就新荣光,不负时代所托,以实干实绩奏响城市发展的激昂旋律。
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愿全市人民阖家欢乐,皆得所愿!
愿城管事业蒸蒸日上,再谱华章!



晋城市交通运输局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党组书记、局长 张宏
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晋城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全体干部职工向全市人民致以新春问候和美好祝愿!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晋城“三农”事业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回望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把建设太行一号乡村振兴示范带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抓手,强力牵引乡村全面振兴。
这一年,良田沃野绘丰景。我们坚决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实行“班子成员+农技人员”包县指导机制,印发粮食生产指导意见21个,针对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发布预警信息12期、农事提醒106期,深入一线技术指导234次。建成高标准农田11.22万亩,总结11个高产示范典型,推广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技术51万亩次,全年粮食面积243万亩、产量13.77亿斤,再获丰收,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
这一年,脱贫成果再拓展。我们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抓好监测帮扶,强化产业就业帮扶,新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9250户,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总人数30446人,不断激发脱贫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完善泽州、高平、阳城、沁水帮扶陵川“四帮一”县际结对帮扶机制,累计落实帮扶资金3.6亿元,相关经验在全国中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推广,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这一年,乡村蝶变换新颜。我们紧紧扭住和美乡村建设主线,聚焦“路景村业”系统谋划,强力推进太行一号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88.62亿元,辐射带动739个村提档升级。聚焦“三类乡村分类提升”,建成62个精品示范村、310个提档升级村,全域推进1542个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农村污水、厕所、垃圾三大革命,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垃圾治理率、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85.3%、96.9%、37.8%,均居全省前列。全国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会在我市成功召开。
这一年,千村万户奔共富。我们大力发展特优农业产业,强化联农带农,促进群众致富增收。新认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7家、省级10家,新认证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占全省1/3多,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99.69亿元、同比增长17.71%。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19元、增长6.9%,总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方阵,超1/3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一半以上的村达到50万元,3/4的村达到30万元,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础不断夯实。
我们的家乡就在希望的田野上,为她富裕、为她兴旺。面向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绘就的蓝图,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的生动实践,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篇章贡献“三农”力量!
新的一年,衷心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美丽晋城五谷丰登、蒸蒸日上!全市人民五福临门、幸福安康!


晋城在线
“晋城在线”是晋城市委、市政府发布权威信息的新型党政信息网站,是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综合宣传窗口,是晋城市各级各部门实行政务信息共建共享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平台,是市委、市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
 最新文章